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1...

更新时间:2021-09-16 浏览次数:1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0八上·温岭期中)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B . 用纸槽取用粉末 C . 倾倒液体 D . 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
  • 2. (2018八上·秀洲期中)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 B . 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是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C . 目前你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河浅层地下水 D . 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
  • 3. 沿海地区夏季多台风,台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这一过程主要改变下图水循环环节中的(   )

    A . B . C . D .
  • 4.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氧分子组成的 B .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 C . 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 D .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 5. (2019八上·萧山期中) 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 . 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C . 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 .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 6.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 . 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 .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 7. 下面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液体的密度大,对浸在其中物体的浮力就一定大 B . 同一木块在北京和广州浸入湖水中所受的浮力不同 C . 只要物体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就一定大 D . 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气体
  • 8. 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B . 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C . C部分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D . D部分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 9. (2018八上·杭州期中)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七种说法:①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透明的;②溶液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③写毛笔字用的墨水属于溶液;④虎跑牌矿泉水属于溶液;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牛奶和肥皂水都是乳浊液⑦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 6种 B . 5种 C . 4种 D . 7种
  • 10. 下图是电解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B .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 C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生成的两种新分子个数比为2∶1
  • 11.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B . 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C . 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D . 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 12. 如图是“彩球温度计”简易模型,它由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及液体组成,图中四个彩球所受浮力的关系为(   )

    A . FB=FC=FD B . FB>FC>FD C . FA>FB=FC D . FD=FB<FA
  • 13. (2019八上·绍兴期末) 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

    A . 仍能静止 B . 向下运动 C . 向上运动 D . 上下晃动
  • 14. (2018八上·桐乡竞赛) 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103kg/m3)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A . 大于8g B . 等于8g C . 小于8g D . 无法判断
  • 15.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p B . 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F C . 铁块受到的浮力F=F2-F1 D .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F1-F2
  • 16. 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 . 石料的密度为1.8×103kg/m3 C . 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 D . 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
  • 17. (2020八上·柯桥月考) 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 .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 . 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 . 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 18. 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一段时间后,发现萝卜变软,而坑里液体的体积增加。下列有关这一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萝卜变软的原因是细胞吸水 B . 变化后的液体仍为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 C . 液体体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D . 20℃时,将少量的食盐加入到变化后的溶液中还能溶解
  • 19. 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Y的溶解度为50g B . T2℃时,X,Y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C .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 D . T2℃时,50g水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X的饱和溶液
  • 20. 在有硝酸钾晶体存在的硝酸钾溶液中,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加少量水 C . 升高温度 D . 降低温度
  • 21. 如图为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

    避免浪费

    B

    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相同的纸

    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C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D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更加简便

    A . A B . B C . C D . D
  • 22. 小金在配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10

    100

    40

    120.9

    60

    100

    40

    140

    A .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 . 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 . 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 . 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 23. (2020·金华·丽水) 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 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 . 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24. (2019·宁波模拟) 下图是20℃时一定质量的甲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的数值是11 B .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C .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D . 20℃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二、填空(共31分)
  • 25. 某次军事演习中,执行深海作业的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如图)。要使潜水艇下潜,应对水舱(选填“注水”或“排水”)。在下潜过程中,海水对潜水艇的下表面压力,上下表面的压力差(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 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泥水⑤色拉油分散在水中,⑥碘酒,⑦冰水混合物   

    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属于悬浊液的是,属于乳浊液的是

  • 27. 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则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
    2. (2) 用海水晒盐:从海水中提取获得食盐氯化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3. (3) 打开汽水的瓶盖后往往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溶解度与有关;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有关。
  • 28.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看图回答:

    1. (1) 写出水循环中个环节名称:

      ;②;③;④

    2. (2) ①②③⑤⑥⑦环节构成的水循环是循环。
    3. (3) 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__________ 
      A . 地表径流 B . 蒸发和降水 C . 地下径流 D . 下渗和蒸腾
  • 29.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试管a内的气体为,如何检验试管a内的气体?
    2. (2) 试管a和b内气体体积比约为。试管b内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理论值偏小,原因可能是
    3. (3) 此实验可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30. 元宵佳节,很多市民都有燃放孔明灯祈福的习俗.
    1. (1) 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灯罩外的空气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孔明灯悬浮于空中时,灯受到的浮力自身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一个重0.5N的孔明灯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浮力是N。
  • 31.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1. (1) 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图中能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3. (3) 30℃时,将50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继续加热至60℃,下列各量一定变大的是(填字母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
  • 32.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实验,高兴地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而且深度越深浮力越大,老师肯定了他的实验,又带他做了一次实验,小明同学便恍然大悟。你认为:

    1. (1) 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 (2) 老师的实验操作是:;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
    3. (3) 结合五次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
  • 33. 测量盐水的密度,方案如下:
    1. (1) 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利用上述所测物理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2. (2) 用液体密度计直接测量

      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选用最小刻度是1.0gm的液体密度计它的测量原理是:

      密度计放入不同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它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被测液体密度越大,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所以它的刻度是从1.0g/cm3(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顺次标记1.1、1.2、1.3……。

  • 34. 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重为6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 (1) 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浮力大小为

    2. (2) 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

    3. (3) 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 (4) 如图所示,将该用弹簧测力计悬挂起来,并逐渐浸人水中,下列能正确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 35. 如图是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 (1) 上述实验操作中,E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本实验中需要氯化钠为g。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左盘上加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用药匙取出部分食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D操作中应选用(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的量筒。
    3. (3) 下列实验操作中会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 . 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左右盘放错 B . 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 . 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 D . 量取水的操作中仰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四、分析计算题(共13分)
  • 36. 体积V=0.2×10﹣3m3的物块A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6N,将物块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 如图所示。求:

    1. (1) 物块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2. (2)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3. (3) 求物块A的密度。
  • 37. 下表为20℃盐酸的密度和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时,小明量取50克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以配制稀盐酸。试回答:

    密度(克/厘米3)

    1.025

    1.05

    1.075

    1.1

    1.125

    1.15

    1.18

    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20

    25

    30

    36

    1. (1) 根据上表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2) 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中含有溶质为克。
    3. (3) 小明用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去配制质量分数l0%的稀盐酸,需要加多少毫升清水?(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