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贺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1-09-24 浏览次数:7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包头模拟) 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 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 . 保持社交距离 C . 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 . 出门配戴口罩
  • 2. (2017·桂林) 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 3. 化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贮存呼出的气体 B . 吸取液体 C . 塞紧橡胶塞 D . 处理废弃固体药品
  • 4. 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 用于人工制冷剂:干冰 B . 发射卫星助燃剂:液氧 C . 绿色能源:酒精 D . 工业粮食:煤
  • 5.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铁质炊具用于炒菜 B . 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玻璃 C .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D . 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 6. (2020·苏州)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
    A . B . C . D .
  • 7.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了延长易腐食品的保质期,常将食品进行真空包装,隔绝氧气 B . 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 . 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8. 硒是人体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 B . 硒属于金属元素 C . 硒元素的元素符号是Se D .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 9. (2020·青岛) 氧化铟(In2O3)是制造触摸屏的主要材料。氧化铟中铟(I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2    C . +3    D . +6
  • 10. 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 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 . 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 .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 11. (2018九上·成都月考)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等于90 B . b可能是单质 C . c一定是催化剂 D . 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
  • 12. (2018九上·武邑期中) 甲图为足球烯(C60),它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乙图为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的蜂巢状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都属于单质 B . 甲、乙是同一种物质 C . 甲、乙都为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 . 甲、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 13. (2018九上·苏州期中)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

    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

    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17·北京) 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A . 闻气味 B . 观察颜色 C . 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15.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千差万别”——组成元素不同 D .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16. 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 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C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D . 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17. (2020·邵阳) 下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一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B .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 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 . 图二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 18. 中成药莲花清温胶囊在防治新冠肺炎中作用显著,其主要成分之一的绿原酸的分子式为C16H18O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绿原酸属于氧化物 B . 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C . 绿原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D . 绿原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3
  • 19. 水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列有关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分析错误的是(   )
    A . 烧杯中的水用于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其污染空气 B . 吸收热量和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C . 防止生成的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D . 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 20. 小明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绘制了如图的图象,y可以表示(   )

    A . 生成氧气的总质量 B . 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C . 固体物质的总质量 D .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 (1) 铝离子
    2. (2) 过氧化氢
    3. (3) 三个钾原子
    4. (4) 5HgO
    5. (5) 五氧化二氮中氮元素显+5价
  • 22. 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请用下列序号(不能重复)填空:

    ①液氮        ②C60 ③金属汞            ④镁粉

    1. (1) 烟花中的在燃放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2. (2) 有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
    3. (3) 用作致冷剂;
    4. (4) 是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空气成分所用的试剂。
  • 23. 2020年与化学。
    1. (1)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发射卫星所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今年新型冠状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它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作用。
    3. (3) 芯片是电脑、手机等的核心部件,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工艺,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我国已突破半导体碳纳米管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请回答:

      ①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性。

      ②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a=,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③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制硅反应 中氧化剂是

  • 24.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若该技术广泛应用,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还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填序号)。

      ①臭氧空洞②温室效应③白色污染④空气污染

    2. (2) 物质乙的化学式为,与氦气(He)的密度均比空气小得多,但氦气更适合用于飞艇填充气,原因是
    3. (3)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4. (4)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 25.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龟石水库供给贺州城区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沉淀池内常用聚集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其沉降,以达到初步净水的目的。
    2. (2) 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lO2)杀菌消毒,二氧化氯的制取方法: ,X的化学式为
    3. (3) 钟珊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降低水的硬度。
    4. (4) 我市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 26. 农谚“雷雨发庄稼”的化学原理是:雷电时雨水里含有微量硝酸。硝酸的形成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单质X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是
    2. (2) 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 (3) 反应③在常温下即可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为了提高氮原子的利用率,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27.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C都为无色气体,且A为单质,B有毒性,E为黑色粉末,D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后的生成物。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固态的物质C的俗名是
    2. (2) A的用途是(答一点)。
    3. (3)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B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利用该性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
    4. (4) E→B的反应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此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 28.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为
    2. (2) 用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二氧化锰在该反应前后质量和不发生改变。
    3. (3)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用此装置收集,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 29. 东盟同学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

      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产生气泡、颜色改变或等。

    2. (2) 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 (3) “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

    4. (4)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写出丽丽同学的具体操作内容

    5. (5) 贺贺设计实验的目的是
    6. (6)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猜想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
  • 30. 高铁酸钠(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 NaClO)氧化法生产该物质,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 (1) 次氯酸钠( NaClO)由(填元素名称)组成。
    2. (2) 高铁酸钠(Na2FeO4)中钠、铁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 (3) 现要制得3320kg纯净的高铁酸钠,至少需要次氯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