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

更新时间:2021-08-24 浏览次数:1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第31题7分,第32题11分,第33题11分,第34题11分,共计40分)
  • 31. (2020七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 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 (1) 根据材料一,哪一次战争导致了“商、周政权的更迭”?
    2. (2) 材料二体现了西周的什么制度?说说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及其积极意义。
  • 32. (2020七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商鞅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 (2) 商鞅变法中哪个措施最受当时秦国农民欢迎?哪个措施是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
    3. (3) 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并且影响深远的措施是什么?
    4. (4) 依据材料二,说一说当时商鞅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
    5. (5) 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 33.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秦之兴】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秦之衰】

    材料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秦之亡】

    材料三: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1) 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事件后建立了怎样的国家?
    2. (2) 如表列出了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完成它。

      措施

      经济

      统一货币为 A ,统一 B

      文化

      统一文字为 C

      交通

      统一 D 和道路宽窄,开凿灵渠

      军事

      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 E

    3. (3) 材料二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 34. (2020七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某中学初一(1)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 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有什么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影响?
    2. (2) 请分别指出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
    3. (3) 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的活跃局面称为什么?这种局面出现有何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