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1-08-24 浏览次数:18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有学者认为,只有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改变近代中国面临的恶性循环的 命运。根据该观点,中国改变“恶性循环命运”的标志是(   )
    A .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2. 周恩来说:“抗美援朝不是我们预料的,可是也不应该看成完全不是我们预料的……美帝国主义退出中国大陆,他是不会就此甘心的,必然要和我们较量,这一点我们是看到的。”材料表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是(   )
    A . 刺激美国经济发展 B . 遏制新中国崛起 C . 争夺世界霸权 D . 转嫁经济危机
  • 3. 1950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 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 质。”这件大事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土地改革 C . 抗美援朝 D . 西藏和平解放
  • 4. 《中国工业化的“从0到1”》中介绍:新中国建立后,工程技术人员只有2万多人,甚至连鞍钢这样的重点大型企业也只有70多个工程师,其中日本人竟多达62人。可见,当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
    A . 交通运输业落后 B . 重工业落后 C . 国防现代化程度低 D . 建设人才缺乏
  • 5.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应填入方框中的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B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6. 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 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可见,这些社论关注的是(   )
    A . 农业的改造 B . 手工业的改造 C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 一五计划
  • 7. 刘丹的爷爷对刘丹说:“文革时期虽然建设遭到破坏。但在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选项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
    A . 我国结束了依赖“洋油”的时代 B . 我国实现载人航天梦想 C .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D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8. 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由此可见,“一号文件”旨在(   )
    A . 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 . 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 .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9. 1985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首先提出并实行“满负荷工作法”,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工作法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B . 打破“铁饭碗” C . 增强企业活力 D . 改革企业所有权
  • 10. 中央让深圳先行一步,绝不仅仅是为了给共和国增添一座繁荣、富裕的新城市,更是为 了让深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新路。可见深圳经济特区(   )
    A . 借鉴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B . 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往 C . 证明了 “包产到户”的合理性 D . 成为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 11. 邓小平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认为“不搞市场经济,没有竞 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产品总是落后,也影响到消费,影响到对外 贸易和出口。”材料表明邓小平赞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理由是(   )
    A . 深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 B . 市场经济有利于发展科学技术 C . 市场经济没有竞争和比较 D . 市场经济能缩小城乡差距
  • 12. (2017八下·三台期中)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 13. 下图为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 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C .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代表大会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 14. 如今“中国流行语”排行榜,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中国梦就是 要实现(   )

    ①国家统一    ②国家富强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 . ②③④ B . 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5.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接连不断地爆发了民族冲突与战争,这些冲突与战争大都 是由民族问题引起的,民族分裂的情绪持续扩散。而我国却向世人展示了国家稳定、经 济发展的景象,□□□□□□□□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它使各族人民既各得其所, 又同舟共济。□□□□□□□□应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 16. 邓小平曾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 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 个值得信任的国家。”由此可见,香港的回归是由于( )
    A . 领导人的作用 B . 综合国力的提升 C . “一国两制”的提出 D . 人民的期盼
  • 17. (2017·苏州)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 . 实现直接“三通”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8. “2000年到2013年,澳门经济总量由490.2亿澳门元增至4134. 7亿澳门元,人均产值 由1.4万美元增至8. 7万美元。居民失业率由6.8%降至1.7%。其中,2010年经济增 速高达33.4% , 2004年和2011年的增速亦都接近30%。”上述材料说明了澳门回归祖国后( )
    A . 经济迅速增长 B . 产业转型困难 C . 国企改革取得进展 D . 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就
  • 19. (2018九上·大庆开学考)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下列史实不属于这场变革的是(   )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 “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 20. 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 当的一条标语(   )

    A . 90年磨砺利剑 科技强军换新颜 B . 90年英雄辈出 长征精神永传承 C . 90年不忘初心 传承红色为人民 D . 90年披荆斩棘 本色不改为国民
  • 21.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 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 . 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 香港回归祖国 C .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D .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 22. 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 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 )
    A . 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B . 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 C .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D . 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 23. 冷战结束(1991年)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 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具体表现在(   )
    A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 .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C . 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 24. 在新军事革命的浪潮中,信息化战争成为最主要的战争形态,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 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国际军事领域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军队信息化作战能力 的竞争,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在新军事变革中抢占先机,夺取优势,作为重要的国家战 略。材料旨在强调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   )
    A . 原因 B . 过程 C . 结果 D . 影响
  • 25.

    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 . 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 . 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 . 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 . 科技水平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26题11分,27题14分,28题15分,29题10分,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何具体实施对外开放,从哪里起步,这在当时还是个问题。1979年4 月,广东省领导习仲勋正式向中央提出,希望中央能够根据广东华侨多等特点,在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及创办贸易合作区的建议,邓小平对此非常赞同,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建议。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材料二:

    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的优势有哪些。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叙述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并指出该格局的特点。
    3. (3) 结合材料三,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说说我国对外开放有 什么变化。
  • 27.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 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 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二: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同时, 认清国际局势的发展方向,以开放的状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1. (1) 材料一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2. (2) 据材料二,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3. (3) 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28.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时代楷模榜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位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及其产生的巨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2. (2) 据材料,概括三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共同因素。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遭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国防尖端项目面临“上马” 还是“下马”的危机,聂荣臻力主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在总体战略上,聂荣臻主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基本方针上,聂荣臻从国内外基本形势和国防科技的特点出发,提出了 “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指导科技攻关时,聂荣臻根据组织大兵团攻坚作战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有限财力、物力和优秀人才进行科技攻关。面对党内“左”倾思想和轻视知 识、不信任知识分子的现象,聂荣臻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要求科研机构 中的所有党政干部都要做好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勤务员”,积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 必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摘编自《聂荣臻: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者》

    1.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距今多少周年?
    2. (2) 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