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

更新时间:2021-08-24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良渚人
  • 2.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了“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由此可推测该同学研究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 3. 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仔细观察右下图文物,你认为这些文物反映出我国当时(   )

    A . 聚族而居 B . 原始农业兴起 C . 采集与狩猎 D . 贫富分化现象出现
  • 4. 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各个部落联盟之间不断攻伐合并,最终形成华夏族,而华夏族又与周边少数民族融合而成今天的中华民族。传说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A . 炎帝和黄帝 B . C . 秦始皇 D . 汉高祖
  • 5.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内容纳入同一个学习主题,则该主题最准确的表述是(   )
    A . 中华文明探源 B . 大变革的时代 C . 大一统的时代 D . 大分裂的时代
  • 6. 巨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精美的“四羊方尊”可以证明当时我国(   )
    A . 商业水平的提高 B . 农耕文明的出现 C . 铁器农具的改进 D . 青铜器高超的工艺
  • 7. 1899年,王懿荣对“龙骨”这味药进行了反复推敲、对比、拼合,确定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是一种文字。这就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汉字。它就是(   )
    A . 隶书 B . 小篆 C . 楷书 D . 甲骨文
  • 8. 公元前14世纪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
    A . 成汤 B . 盘庚 C . D .
  • 9.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应该是(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商朝 D . 东周
  • 10. 春秋时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成为第一个霸主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越王勾践 D . 吴王夫差
  • 11. (2016七上·平凉期中)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17七上·汕头期中)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 大禹 B . 李冰 C . 商鞅 D . 郑国
  • 13. (2017·营口)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  )

    A . 开发灵渠 B .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 . 修筑万里长城 D . 统一文字
  • 14. (2019七上·石林期中)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使大夫 D . 郡守
  • 15. 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写形式中,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   )

    A . 甲骨文 B . 大篆 C . 小篆 D . 楷书
  • 16. (2017·临沂)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7. 秦朝时,蜀郡(现今四川地区一带)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
    A . 世袭继承 B . 朝廷任命 C . 地方推荐 D . 考试选拔
  • 18.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 .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 统一货币 C . 修筑长城 D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19. 战国时期,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主张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墨子 C . 庄子 D . 韩非子
  • 20. 某班班委会因为班级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厉的班规班纪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你认为是下列学派的思想?(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墨家
  • 21.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材料表明孔子创办教育的特点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有教无类 C . 学在官府 D . 学思结合
  • 22. (2020七上·颍州期末)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A . 楚汉战争 B . 大泽乡起义 C . 修建阿房宫 D . 建立张楚政权
  • 23.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面对这种社会景象,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
    A . 提倡勤俭节约 B .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 . 大力整顿吏治 D . 加强中央集权
  • 24. 为了稳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而导致灭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是(   )
    A . 重农抑商政策 B . 焚书坑儒政策 C . 独尊儒术政策 D . 休养生息政策
  • 25. “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③实行推恩令  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第21小题20分,第22小题20分,共4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 (1) 材料一指出图一图二房屋居住的原始居民和样式。

      ①图一:居民;  样式

      ②图二:居民;  样式

    2. (2) 观察图一图二结合自然环境,分析这种房屋样式有什么好处?(任选其一加以说明)
    3. (3)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在远古时期,战国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分别是什么?
    4. (4) 读过上述材料,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然?
  •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的伟大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还规范了进位制度,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四:商鞅的支持者死后,商鞅面临着顽固派的反扑,最终被处于车裂之刑,

    留给我们一段唏嘘的历史!

    1. (1)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本国的势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提到的商鞅改革发生在哪个时期的哪个诸侯国,支持者是谁?
    3. (3) 材料二提到的商鞅所做“利国富民”的措施是什么?请运用所学知识证明他所做的事确实起到了“利国利民”的作用。
    4. (4) 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
    5. (5) 你认为商鞅的改革成功了吗?我们从管仲和商鞅的改革得到了什么启示?
  •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的建立者是谁?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归纳该政治制度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对周朝的危害又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统一后在地方上采用什么制度管理? 在县以下,该朝还设置了哪些基层组织?
  •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石器

    图二:骨耜

    图三:青铜农具

    图四:铁制农具

    1. (1) 图一的出土证明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 (2) 图二伴随我们国家农耕文明的到来,这一时期,我国南北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3. (3) 观察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图三主要出现于我国古代那一时期?
    4. (4) 图四铁制农具的进一步推广,使哪一个阶级的势力得到增强?
    5. (5) 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生产工具的改进有什么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