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1-08-30 浏览次数:1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 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ìn)        推 (sǎng)      招撞骗 (yáo) B . 黑 (lí)          褓 (qiǎng)     目神迷 (xuàn) C . 纶 (qīng)       默 (jiān)       怒不可 (è) D . 裂 (guī)        幽 (qiǎo)      分离析(bēng)
  • 2.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参加“优秀读书人物”评选活动,使他的学习热情更高涨了。(去掉“通过”或者“使”) B . 房屋倒塌,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劣质材料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C . 在路况不好的公路上驾驶汽车,时速最好不要超过60公里左右(删掉“左右”) D . 我校针对安全问题,采取了学生进出校门要打卡,保证学生人身的安全。(把“人身”改为“生命”)
  •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劳驾  惠顾  奉陪”都是敬辞。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当时奥斯托洛夫斯基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 4. 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市民广场有一块绿地,总有市民休闲后把垃圾扔下。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作为一名志愿者,你会对乱扔垃圾的市民说:

    A . 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把垃圾投到垃圾箱,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B . 人人都在为创城做贡献,你乱丢垃圾,不感到无地自容吗? C . 乱丢垃圾,真没素质! D . 谁乱丢垃圾,谁就是“垃圾”!
  •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知道菊花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同的,是有性格的。黄巢眼里的菊花是“冲天香阵透长安”,        ;陶渊明心里的菊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清照词里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蒋捷笔下是“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①充满了壮士豪情

    ②一副悠然自得,逍遥红尘的样子

    ③像极了凄风苦雨中孑然独立的佳人

    ④画出了相思女子为伊消得人憔悴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④③① D . ③①②④
  • 6. 对《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蒹葭

    佚名 〔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 .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 . 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吟咏,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C .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D . 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可望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 7. 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1. (1) 青青子衿,。《子衿 诗经 郑风》
    2. (2) 浮云游子意义,。《送友人》
    3. (3) 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4. (4) 气蒸云梦泽,。《望洞庭湖送张丞相》
    5. (5)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
    6. (6)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7)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二、 <b >&nbsp;&nbsp;&nbsp; </b> 阅读(45分)
  • 8. 阅读选文,回答各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故人不独其亲  

      盗窃乱贼而不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 (3) 简要概括本文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9. 阅读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拥抱VR技术

    ①躺在自家沙发上,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就会“穿越”到世界各地的商场集市,自由挑选逛街了……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VR技术来到我们身边,正在把这一切变成现实,进入21世纪,我们开始拥抱VR技术。

    ② 何为VR技术?VR是Virtual Reality技术的缩写,中文的意思就是虚拟现实,其具体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使用者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

    ③那么,VR虚拟现实技术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呢?

    ④它让旅游更奇妙。通过一小段意大利VR旅游的视频,你就可以坐在自家的沙发上,提前体验水上小城威尼斯的魅力,或是在圣马可教堂体验哥特式建筑的风采。北京西山龙泉寺推出了一项虚拟现实应用“全景龙泉寺”,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龙泉寺的全景风光,身临其境参与佛堂早晚课等。

    ⑤运用VR技术,让新闻更逼真。传统新闻报道的模式就是文字、照片、声音、现场视频。日前,美国广播公司(ABC)推出一种虚拟现实新闻报道,通过VR技术可以让读者身处新闻现场并自由移动。目前,首个VR新闻报道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行,ABC的新闻用户得到了“亲临叙利亚战区”才能获得的浸入式体验。

    ⑥ 通过VR技术,可以体会装修后的家庭立体实景效果。在装修领域,多数用户都对装修效果抱有超前的期待心理,希望可以提前看到装修后的家庭立体实景效果,而并非简单的设计图纸和电脑绘制效果图。但此前由于技术限制,这种概念性的需求无法满足,而VR则弥补了这一短板,在视觉平面效果基础之上,用户还可感受家装立体实景效果。国内已经出现了虚拟现实家装服务公司,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装修开始之前就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方案和装修入住后的实际效果。

    ⑦通过VR技术,也可以与教育结合,颠覆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由对全班同学进行无差别教学,变为真正的个性化因材施教,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听老师为自己讲课,还能与老师对话。想象一下,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时候,你好似亲自参加了雅尔塔会议,会议内容你还能忘掉吗?

    ⑧虽然虚拟现实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购物、旅游、教育等行业,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领域的虚拟现实应用尚有距离。随着科技的发展,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想象一下,你住在济南的某个小区中,带着VR虚拟现实头盔就能游览世界的各个角落,不仅能看到各国的美景,甚至能伸手触及它们的材质,闻到气味。

    ⑨拥抱VR技术,会让生活更美好。

    1. (1) 什么是“VR技术”?
    2. (2) VR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3. (3) 第⑤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 (4) 阅读第⑧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领域的虚拟现实应用尚有距离。

  • 10. 阅读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黄河一掬

    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去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

    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像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出来的?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1. (1) 作者走向“河岸”看到的“河景”具有空廓、色彩暗淡的特点。
    2. (2) “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出来的?”句中加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 (3) 作者说,这一瞬自己的“黄河一掬”“绝对值得”,为什么?
    4. (4) 文章开篇写黄河的风沙,有什么作用?
    5. (5) 文末“隐隐的水声”指什么?
  • 11.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你好,北京!我是史蒂芬•霍金。我今天的演讲,是关于在宇宙这一背景下,地球和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为了最好地阐述,我需要从两个维度出发,一是思考              , 二是研究我们探索太空、寻求其他潜在宜居星球的选择。我今天的目的,是问大家两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够确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人类的未来达到尽可能完美?其次,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探索其他宜居星球?

    一个原因是,对我们来说,地球变得太小了。在过去二百年中,人口增长率是指数级的,即每年人口以相同比例增长。目前这一数值约为1.9%。 这听起来可能不是很多,但它意味着,每四十年世界人口就会翻一番。 2022年,我将庆祝自己80岁的生日,而在我人生的这段历程中,世界人口比我出生时膨胀了四倍。

    这样的指数增长不能持续到下个千年。 到2600年,世界将拥挤得 “摩肩擦踵”,电力消耗将让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这是岌岌可危的。然而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我们可以避免这样的世界末日,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到太空,探索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

    人类向太空的拓展,甚至将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这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我们是否还有未来。它不会解决地球上任何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它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全新视角,让我们着眼于更广的空间,而不是拘泥眼下。希望这能够让我们团结起来,面对共同的挑战。

    当我们进入太空时,会有怎样的发现呢?会找到外星生命,还是发现我们终将在宇宙中踽踽独行?我们相信,生命在地球上是自然而生的,是在漫长的进化后,实现了与地球资源的高度契合。因此,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必定是可能的。即使这种可能性极小,但宇宙是无限的,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出现。不过,如果概率很低,那么出现生命的两个星球间的距离,可能将异常遥远。

    在太阳系中,月球和火星是太空移民地最显而易见的选择。水星和金星太热,而木星和土星是巨大的气体星球,没有坚实的表面。火星的卫星非常小,并不比火星本身更优。木星和土星的一些卫星也存在可能。比如木星的卫星之一欧罗巴,它的表面是冰层,但其下可能会有液态水,也就可能会孕育生命。

    人类作为独立的物种,已经存在了大约二百万年。我们的文明始于约一万年前,其发展一直在稳步加速。如果人类想要延续下一个一百万年,我们就必须大胆前行,涉足无前人所及之处!

    1. (1) 通读全文,在第一段划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写在下面)
    2. (2) 为什么说地球变小了?
    3. (3) 我们探索其它宜居星球的意义是什么?
    4. (4) 这是霍金在中国的最后一次演讲。如果你当时也在场,由你代表全国中学生向霍金提一个问题,你会说什么?把你的发言稿整理在下面。
三、写作(50分)
  • 12. 任选一题作文。

    绽放的不只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分未表达的谢意,一个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身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那一刻的绽放

    题目二:藏在心底的   ▲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避开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