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24 浏览次数:8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一日之计在于晨”,新的一天从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玉米、白粥 B . 面条、西红柿 C . 鸡蛋、豆浆 D . 面包、奶油
  • 2.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盖房用的钢筋混凝土 B . 医院用的不锈钢手术刀 C . 直播间推荐的纯棉衣物 D . 某购物网站上售卖的腈纶毛衣
  • 3.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 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来水厂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降低水的硬度 B . 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C . 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D . 由电解水能够得到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4. 2021年佛山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下列废弃物品可以投放到如图所示的“可回收”垃圾桶的是(   )

    A . 过期的药物 B . 未污染的纸 C . 废弃的口罩 D . 剩饭剩菜
  • 5. 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器失火时,直接用水浇灭 B . 火灾现场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口鼻 C . 森林火灾时,可开挖隔离带 D . 加油站禁止烟火,原因主要是防爆
  • 6.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图a是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a中“钠”右上角小方框内的横线上应填写Na B . 图b中长方框内横线上的数字是8 C . 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11号元素与9号元素可以形成化学式为NaF2的化合物
  • 7. 一种化学式为C27H35N6O8P的新药在抗击新冠肺炎时被寄予厚望。下列有关该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其相对分子质量是602 B . 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C . 碳、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7:7 D . 该物质由碳、氢、氮、氧、磷5种元素组成
  • 8. 华为自主研制的芯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芯片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下列关于单质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质硅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 . 单质硅属于纯净物 C .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 D . 单质硅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9. 科学研究以实验为基础,操作是确保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B .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烧碱溶液冲洗 C . CO还原CuO时,先加热后通CO D . 酒精灯加热试管前,先使试管均匀受热
  • 10.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 . 将t1℃时,丙的溶液升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C . 在t2℃时,2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 D .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性质及其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氮气

    化学性质稳定

    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B

    氧气

    支持燃烧

    用于火箭的燃料

    C

    烧碱

    烧碱能和盐酸发生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

    D

    熟石灰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改良酸性土壤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 除去MnO2粉末中的少量KMnO4 , 可加热固体混合物至不再放出气体 C .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 加入过量的Ca(OH)2 , 过滤 D . 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AgNO3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13. 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探究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B.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C.探究CO2气体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D.验证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A . 若甲是氢气,乙可以是水 B . 若甲是氢气,乙可以是单质镁 C . 若甲是一种盐,乙、丙、丁可以都是碱 D . 若甲是CO,乙、丙、丁可以都是氧化物
  • 15. 下列图像中,坐标标示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反应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 . 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 B .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C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二、填空题
  • 16. 海天是中国调味品行业的优秀企业,也是佛山著名的企业。海天酱油家喻户晓,其主要生产流程有连续蒸煮、圆盘制曲、阳光酿晒、物理压榨、灭菌澄清等。
    1. (1) 香味是衡量酱油品质的标准之一,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酱香的原因是。海天率先大规模运用超滤技术于酱油生产,其中所用多孔膜相当于过滤装置中的,该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酱油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糖类、有机酸(以乳酸为主)等。乳酸的pH(“>”、“<”、“=”)7。
    3. (3) 超高温连续蒸煮的目的是使蛋白质适度变性,让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更容易将黄豆里的蛋白质和多糖分解成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属于(“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葡萄糖(C6H12O6)在生物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其化学方程式是
  • 17. 2021年4月29日,搭载着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稳稳入轨。紧接着,将用长征七号遥三、长征二号F遥12运载火箭发射“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会进入空间站执行建造和科研任务。
    1. (1)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中含有液氢的燃烧剂箱和液氧的氧化剂箱。氢气是公认最清洁燃料,理由是,氢氧发动机具有二次启动能力,液氧与液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长征五号的遥测系统能够实现远距离测量,硅材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工业生产中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 (3) 长征二号F遥12运载火箭助推器以偏二甲肼(C2H8N2)和氧化剂四氧化二氮为燃料。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
  • 18. 如图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1. (1) 氯化铁是图中的物质(填字母序号),D物质的名称为
    2. (2) 反应B→C的实验现象为
    3. (3) 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 19. 实验室部分仪器和装置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标号B的仪器名称为
    2. (2) 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较纯浄的氧气,并要求获得平稳气流,发生和收集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从A~I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J和K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发生装置→→e请将收集装置L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4. (4) 欲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液的成分,某化学小组向反应后的残留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到如图2曲线。

      ①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B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③CD段上升的原因是

  • 20.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 (1) 探究一:NaOH溶液与Al的反应

      (査阅资料)

      ①氢氧化钠、铝和水常温下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2)和一种气体;

      ②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

      (实验设计)按图I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用点燃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气体,气体能够燃烧。

      (实验分析)

      该实验产生的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3. (3) (拓展延伸)NaOH是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管道疏通剂一般(填“能”或“不能”)用于铝制管道的疏通。
    4. (4) 探究二: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NaOH与CO2的反应

      (实验方案)在锥形瓶内收集满CO2 , 按图Ⅱ进行实验,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同时迅速注入锥形瓶内,关闭活塞,t1时刻,同时振荡锥形瓶,观察到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乙中无明显现象,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Ⅲ所示。

      (实验分析)

      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导致CD段压强快速变小的原因是
    6. (6) 通过图Ⅲ可知,曲线1的注射器里装的溶液是(填“NaOH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7. (7) (拓展延伸)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室中NaOH和Ca(OH)2保存。
  • 21. 生产印刷电路板时,把预先设计好的电路用耐腐油墨印刷在敷铜板上,然后将敷铜板浸入氯化铁溶液中,未被油墨覆盖的铜箔被腐蚀掉,最后将油墨清洗即可得到电路板。如果废液直接排放,对自然环境将产生严重污染,变废为宝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 (1) 操作a的名称是
    2. (2) 写出FeCl3溶液与敷铜板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的化学方程式:
    3. (3) 从节能角度看,(填“途径Ⅰ”或“途径Ⅱ”)更优越。
    4. (4) 途径Ⅰ需要向废液加入过量铁粉。检验铁粉是否加过量的方法是
四、计算题
  •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一枚生锈的大铁钉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进行以下实验:
    1. (1) 实验一:把21g生锈的铁钉投入盛有120g稀硫酸的刚性密闭容器中,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曲线ab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曲线cd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3. (3) 实验二:为了探究上述铁钉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另取21g上述铁钉于烧杯中,将120g稀硫酸平均分成6次加入。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g

      41.0

      60.9

      80.7

      100.5

      120.4

      140.4

      计算21g生锈铁钉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 (4) 请在下图中画出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并作必要标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