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8-23 浏览次数: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漫画中从“前天”到“今天”的变化说明了(    )

    前天

    昨天

    今天

    A . 我国已彻底消灭了贫困 B . 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C . 我国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D .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 2. 中国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对以上三者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人享有是立足点和落脚点

    ②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是前提,是基础

    ③没有人人参与同样也可以人人享有

    ④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4日在京召开。在这里,每分每秒都上演着一场以文化、科技、金融、贸易为引领的“硬核”盛宴。9月7日,中国商报记者在服贸会综合展区看到,新科技成果相当吸睛。我国这一系列的科技成就说明(    )
    A .  是我国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的结果 B . 表明我国把科技创新作为中心工作 C . 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D . 生动诠释了文化建设是第一生产力
  • 4. 如果把全面小康比作一幅壮美画卷,民生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共享是其中最温暖的底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有(    )
    A .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社 B .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平均分享发展成果 C .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 . 公平正义是人民永恒的追求
  • 5. (2020九上·云县月考)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了新的论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D .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杜绝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
  • 6. 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    )

    ①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②将科技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

    ④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在过去的一年,我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实力还有较大差距。下列措施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的是(    )

    ①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鼓励、尊重和保护创造

    ②实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和应用的主体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8. “刷脸”进站、空中上网、网络买票排队……2018年春运进入高峰期,一系列新技术让出行更便捷、更高效,回家路上票难买、排队长、吃饭贵等难题正逐步改善。这说明(    )
    A .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 .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C .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 . 我国已成为创新型国家
  • 9.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下列说法中,与这一古语寓意相符的是(    )

    ①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人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

    ②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19·抚顺)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 . 坚持党的领导 B . 人民当家作主 C . 广泛性和真实性 D . 对人民负责
  • 11. 以下现象不能体现民主思想的有(    )
    A . 某领导做事独断专行,从来不听取下属的意见 B . 小明的爸爸很早就赶到投票站,选举自己满意的人大代表 C . 社区要对老旧管网进行升级改造,特地向业主代表征求意见 D . 某单位经常召开民主恳谈会,共同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 12. 国家信访局通过开通“手机信访平台”,进一步畅通了百姓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渠道。老百姓通过手机信访有利于(    )

    ①督促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办事    ②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现象

    ③解决所有的困难    ④更好地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法治”二字,贯穿全国“两会”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法治、反对人治,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法治要求(    )

    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礼治  ③实行善治  ④实行德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14. 2020年2月16日,岳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防疫期间在全市实施联点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行动。岳阳市委市政府在疫情稳定下的行动表明(    )
    A .  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B . 抗疫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C . 他们决定一切工作的重点 D . 他们能一帆风顺地解决所有问题
  • 15.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
    A . 绿色发展 B . 改革开放 C . 计划生育 D . 依法治国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由此可见(    )
    A . 国家注重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B . 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 .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真实性 D . 社会主义民主是所有人的民主
二、简答题
  • 17. 为响应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要求,某校九年级学生积极开展“我与依法治国”学习宣传活动。下面是小莉和小明在学习活动会上的发言观点。

    1. (1) 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请任选一个进行评析。
    2. (2)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厉行法治?
  • 18. 材料一: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代表,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认真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有关法律文件,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

    材料二: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部长通道”如约开启,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北门一段百米长的通道上,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此举对推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都有重要作用,架起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

    1.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 (2)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我国建设法治政府出谋划策。
  • 19.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完成下列图表: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补充相关问题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应用机制,大力培养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⑵改革开放以来哪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成就中国人民的幸福与追求,还得长期不懈地努力。

    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1. (1)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 (2) 改革开放以来哪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3. (3)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 20.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中学开展“奋进七十载,逐梦新时代”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科技创新我能行)

    7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从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世界首颗联通地球与月背通讯的中继卫星“鹊桥”;从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到“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从“复兴号”高铁到中国芯“龙芯”,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史诗中,科技创新这一荡气回肠的篇章。

    (法治中国谱新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本汇聚了无数法律人知识结晶的宝典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规范了人生各个阶段的权利与义务,其颁布实施意义重大。

    (攻坚克难助复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脱貧攻坚越往后越难,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在受疫情冲击之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不少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困难;一些农产品流通受阻;有的地区部分扶贫项目建设暂时停滞,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等项目开工不足等等,这都在敲响警钟,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切不可盲目乐观,更不能放松懈怠。

    1. (1) 为融入到我国的科技创新大潮,作为青少年应付出哪些努力?
    2. (2)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
    3. (3) 针对脱贫路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你认为该如何啃下这些“硬骨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