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85讲 地...

更新时间:2021-07-29 浏览次数:17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越城模拟)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其高度在不断升高,2020年12月8日、中尼两国共同宣布珠峰的新高度为8848.86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珠峰不断升高是地球外力作用的结果 B . 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的 C . 喜马拉雅山脉处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很少有地震发生 D .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为地壳运动提供了证据
  • 2. (2021·江干模拟) 以下证据中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

    ①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②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③江河的泥沙在中下游和河口沉积

    ④采石场工人看到开采过后暴露出来的弯曲的岩层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3. (2021·下城模拟) 地壳是在不断的变动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泥石流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 B .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C . 高山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 D . 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更老,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
  • 4. (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 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 . (1)(2)(3) B . (1)(2)(4) C . (1)(3)(4) D . (2)(3)(4)
  • 5. (2020七上·江北期末) 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说明地球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下列现象能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由陆地变海洋的是(   )
    A .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 . 在太行山上发现了海螺化石 C .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 .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 6. (2020七上·新昌月考) 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是( )
    A . 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B . 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C . 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变大 D . 采石场发现弯曲的岩层
  • 7. (2020七上·杭州期中) 成语“沧海桑田”出自葛洪《神仙传麻姑》中的记载:“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虽为神话,却体现了海陆变迁的原理。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原理的是(     )
    A . 我国东海海底的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B . 太行山上发现了许多海螺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 . 人类活动是海洋变成陆地的根本原因 D . 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
  • 8. 下列现象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
    A . 日本群岛经常发生地震 B .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 . 受暴雨袭击,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灾 D . 菲律宾马尼拉东南405千米处一座火山喷发
  • 9. 下列现象能支持“ 地壳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地壳变动有时十分缓慢,难以被人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地壳曾变动的是( )。
    A .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B .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河道 C . 东非大裂谷在不断地加宽 D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 11. (2020七上·滨江月考) 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    )
    A .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B . 火山活动 C . 水平岩层发生了弯曲或断裂 D . 海洋中潮起潮落
  • 12. 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的是( )
    A . 华山的悬崖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 B .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C . 2018年2月26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7.5级地震 D . 2018年7月30日,新疆阿克苏温宿县突发泥石流灾害
  • 13. 下列自然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①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  ②华山北坡大断崖 ③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 ④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4. 地球上总有许多自然灾害现象,下列灾害现象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
    A . 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 B . 山西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 C . 台风“海葵”在象山登陆造成巨大破坏 D . 哥伦比亚大雨引发的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
  • 15. 地壳变动的能量来源于( )
    A . 地球内部的热能 B . 太阳 C . 流水、风力作用 D . 宇宙中神秘的能量
二、填空题
  • 16. 下图为岩层的弯曲和断裂示意图,这说明水平岩层在的作用下,或发生,或引发,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 17. 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的结果。
  • 18. (2019七上·长兴月考)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1. (1)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选填“碰撞”或“张裂”)。
    2. (2)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有( )
      A . 东非大裂谷的增大 B . 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 . 红海不断扩张 D . 大西洋的形成
  • 19. 科学家在浙江某山区发现大型海绵生物化石群,海绵是一种海洋生物。   
    1. (1) 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________(选填字母)。
      A . 由细胞构成 B . 能繁殖后代 C . 能在水中运动   
    2. (2) 海绵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很早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是的结果。 
  • 20. (2018七上·嘉兴期中) 读如图的海陆变迁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插旗的小岛处由陆地变成了海洋,这是              引起的。
      A . 地壳运动 B . 海平面上升 C . 海平面下降 D . 大陆漂移
    2. (2) 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属于层。
    3. (3) 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A . 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 . 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 . 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 . 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三、实验探究题
  • 21.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说明,水平岩层在 的作用下,或发生 ,或引发 ,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 (2) 图2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 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3. (3) 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 、 、 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四、解答题
  • 22. 下图为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石柱上横线代表曾经被火山灰覆盖,小点部分保留着海洋生物活动的痕迹。

    1. (1) 上图现象能作为 下列哪些观点的证据?    (多选)。
      A . 地壳会做升降运动 B . 地壳会做水平运动 C . 地壳变动有时很激烈 D . 地壳变动有时很缓慢
    2. (2) 请列举与此现象成因相同的一些现象,至少写出两点。
  • 23. (2019七上·德清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选填序号)相似。

      ①气候②大陆轮廓③岩石构造④古生物

    2. (2) 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对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作出了解释。如图所示,在 (选填“A”或“B”)处,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并不断向两侧运动,所以从年龄上看,①处海底岩石的年龄比②处海底岩石的年龄  (选填“大”或“小”)。
    3. (3)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 层上。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巨大的山脉是由于板块 (选填“碰撞”或“张裂”)形成的。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足迹。

    以上二则消息说明了什么?

  • 25. 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多种生物化石。地质学家们经过对已发现的化石和地层构造的全面分析认为:距今4000万年的时候,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下降,沉积了厚达30000多米的海相地层,以及各地质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距今约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从此,喜马拉雅地区结束了海洋史。到距今约300万年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经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热带草原。其后,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终于形成了。至今,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抬升。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
    2. (2) 这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后来由于运动,所以地壳,从而成为世界上最的山脉。
    3. (3) 从板块构造来说,这是由于板块和板块相互而形成的。
    4. (4) 请从这个例子来解释一下“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的含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