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五四学制...

更新时间:2021-08-06 浏览次数:1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48分)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yù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 . 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 .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ī)斜。 D . 轻柔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cuān)向云霄里去了。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但在北方干躁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 B . 后来发生了分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 .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D .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 .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欺人太甚 C .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 是“水”,而我却把两者相提并论 , “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D .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妙趣横生
  • 4. (2017·都匀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 .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 . 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 .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C .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 D . 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 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B . 《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C .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我们学过的《咏雪》一文就出自《世说新语》。 D . 《论语》是孔子编写的经典著作之一,共二十篇。该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哇,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②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 (1) 对文中写“斑蝥”作用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介绍斑蝥的生活习性。 B . 描写斑蝥的神秘色彩。 C . 突出表现以斑蝥为游戏对象的乐趣。 D . 描写百草园的具体景物。
    2. (2) 作者把百草园写的如此美丽,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 项是:( )
      A . 园中悦耳的蜂鸣、美丽的桑葚等引起了儿童的好奇心理。 B . 这里的自然环境给人以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可爱的形象,因而激起了“我”热爱大自然的美感。 C . 因为作者小时候贪玩,这里的景物又那么有趣。 D . 百草园的确是美丽的。
    3. (3) 第②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
      A . 语言描写 B . 心理描写 C . 动作描写 D . 景物描写
    4. (4) 第②段中的三个“也许”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表达了“我”因为要告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感情。 B . 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与无奈的感情。 C . 表达了“我”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淘气,做了种种错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罚的思想。 D . 估计是当时作者的家长强令他要说出上书塾的原因,所以才冥思苦想。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饭疏食饮水:热水。 B . 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C . 不亦乎说:通“悦”,高兴。 D . 人不其忧堪:能忍受。
    2. (2) 下列句子从内容上划分不属于谈论学问的一项是( )
      A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3) 下列诗句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倡导的理想人格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B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4)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B .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当中最优秀的去学习,其中不优秀的注意改正他们的缺点。

      C .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不断地学习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D .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就像河水一 样流走,不舍得天地万物。”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1) 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景色,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B . “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C . 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中间的“古道西风瘦马”是主旨句。 D . 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
    2. (2) 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加在名词前的修饰语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 .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C .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 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二、表述题(共102分)
  •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 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
    2.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3) 露从今夜白,。(《月夜忆舍弟》)
    4. (4)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5. (5) 子曰:“,不足以为士矣。”(《论语》)
    6. (6) 子曰:“贫而无怨难,。”(《论语》)
    7. (7) ,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怒发冲冠》)
    8. (8) 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
    9. (9) 子曰:“何以报德?,以德报德。(《论语》)
    10. (10) 纸上得来终觉浅,。(《冬夜读书示子聿》)
  • 11. 名著阅读填空题。
    1. (1) 《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2. (2) 《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二十四孝图》中,里面的“我”认为《二十四孝图》(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是宣扬思想的著作。
    3. (3) 《五猖会》写的是一种赛会。
    4. (4) “这是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写一人名)
  • 12.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语文学科像大海一样神秘,你可以在潮起时领略海的壮美,也可以在潮落时体会海的静谧;语文学科像,你可以也可以。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 “天下何时太平?”飞日: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亲至孝

      贤礼士

      问:“天下何时太平?”

      ④皆铠以之。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3. (3) 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赔偿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上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歌唱,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啥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 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 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有一种流畅自然之感。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我红着脸 , 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我在店里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

    1. (1)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

      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上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

    2. (2) 文章第⑧段和第①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写到了“我”脸红,请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3. (3) 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 (4) 本文以“赔偿”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本学期语文教材中,我们走进了《论语》、济南的冬天、百草园、三味书屋、海伦·凯勒……的世界,沉醉其间,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千姿百态的事物让我们心驰神往,如:昆虫、花卉、篮球、音乐、小发明、旅游、书籍、亲情、友情……

    请以“沉醉在_______的世界”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