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资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1-07-28 浏览次数:1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并向空气中泄漏大量碘131、铯137、钡等放射性物质。2021年4月4日,日本决定开始向太平洋排放大量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引起周边国家的指责,也充分暴露了日本人虚伪无担当的面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福岛第一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B . 铯137衰变时释放出的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C . 铯、碘、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故会发生质量亏损 D . 铯137的半衰期是30.17年,将铯137的温度降低到0℃以下可以延缓其衰变速度
  • 2. 关于电磁波和电磁振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磁波是一种物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电磁波的频率等于激起电磁波的振荡电流的频率 C .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方向相互垂直,电磁波是纵波 D . 电磁波从发射电路向空间传播时,电磁振荡一旦停止产生的电磁波就立即消失
  • 3. 如图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电极K由某种金属制成,已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电极K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电流表的示数为I。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仅将入射光频率加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为 B . 若仅将入射光频率加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为2 C . 若入射光的强度不变、频率加倍,电流表的示数变为2I D . 该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 4. (2021·永州模拟) 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已知发电机线圈电阻为5Ω,外接一只阻值为5Ω的电阻R,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已知电阻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 线圈的转速为100r/s B . 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C . 0.01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D . 电阻R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4800J
  • 5.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 , 激发态能量为 ,其中n=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处于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 . 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 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 C . 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 . 若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电磁波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6. 如图所示,虚线上方空间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各导线框均绕轴O在纸面内匀速转动,转动方向如箭头所示,转动周期均为T。从线框处于图示位置时开始计时,以在OP边上从P点指向O点的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能够在线框中产生如图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规律感应电流i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7. 如图所示,在一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置一根通电直导线,导线长度为L,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电流大小为I,初始时,通电直导线恰好静止。现有一竖直向下的磁场从零开始不断增大,当磁感应强度为B0时,通电直导线恰要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斜面对通电直导线的支持力一直增大 B . 斜面对通电直导线的静摩擦力不断增大 C . 粗糙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D . 磁感应强度
  • 8. 如图所示,导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 。导线框与理想升压变压器相连进行远距离输电,理想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降压变压器副线圈接入一台电动机,电动机恰好正常工作,且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 ,输入功率为 ,输电线路总电阻 ,电动机内阻 ,导线框及其余导线电阻不计,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

    A . 电动机的机械效率为60% B . 电流表的示数为 C . 输电线路损失的电功率为 D .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 9.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PQMN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在MN边界放一刚性挡板,粒子能碰到挡板则能够以原速率弹回。一质量为同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P点射入,恰好从Q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带电粒子一定带负电荷 B . 带电粒子的速度最小值为 C . 若带电粒子与挡板碰撞,则受到挡板作用力的冲量为 D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可能为
  • 10. 随着电磁技术的日趋成熟,新一代航母已准备采用全新的电磁阻拦技术,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飞机着舰时利用电磁作用力使它快速停止。为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将其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所示的勾强磁场中,两根平行金属轨道MN、PQ固定在水平面内,相距为L,电阻不计。轨道端点MP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个长为L、质量为m、阻值为r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MN、PQ放在轨道上,与轨道接触良好。质量为M的飞机以水平速度 迅速钩住导体棒ab,钩住之后关闭动力系统并立即获得共同的速度。假如忽略摩擦等次要因素,飞机和金属棒系统仅在安培力作用下很快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机钩住金属棒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B . 飞机钩住金属棒后,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直到最后停止 C . 从飞机钩住金属棒到它们停下来整个过程中运动的距离为 D . 导体棒ab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大小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三、填空题
  • 1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他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电键的瞬间观察到电流表G指针向右偏转。电键闭合后:

    1. (1)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快速向接线柱C移动,电流计指针将偏(填“左”、“右”或“不”);
    2. (2) 将线圈A中的铁芯快速抽出,电流计指针将(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3. (3) 在产生感应电流的回路中,相当于电源的器材是
四、实验题
  • 12. 某学习小组做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
    1. (1) 下列哪些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___________。
      A . 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 . 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C . 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D . 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2. (2) 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B . C . D .
    3. (3) 该组同学又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步骤如下: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 , 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线,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①设AB的长度为l1 , AO的长度为l2 , CD的长度为l3 , DO的长度为l4 , 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②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解答题
  • 13. 玻璃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AB边上的M点以平行于BC的方向射人棱镜,经BC边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AB边平行。已知AB=4L, ,θ =30°,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 (1) 棱镜的折射率n;
    2. (2) 该束光线从M点射入到第一次从AC边O点射出经历的时间t。
  • 14. (2019·宁乡模拟) 如图所示,将不计电阻的长导线弯折成 形状, 是相互平行且相距为d的光滑固定金属导轨。 的倾角均为 在同一水平面上, ,整个轨道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CD从斜轨道上某处静止释放,然后沿水平导轨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杆CD始终垂直导轨并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导轨和空气阻力均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轨道倾斜段和水平段都足够长,求:

    1. (1) 杆CD到达到的最大速度大小多少?
    2. (2) 杆CD在距 距离L处释放,滑到 处恰达最大速度,则沿倾斜导轨下滑的时间 及水平轨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 15.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内,OP射线(O为顶点)与y轴夹角为30°,OP与y轴所围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OP与x轴之间存在匀强电场,方向沿x轴负方向。一个带电粒子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以与OP平行的速度从N点进入磁场, ON间距为2d,带电粒子从OP上的某点A(图中未画出)垂直于OP离开磁场,从x轴上的某点C(图中未画出)垂直于x轴离开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 (1) 带电粒子的电性及比荷;
    2. (2) 带电粒子在第一象限中的运动时间;
    3. (3)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