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岑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1-07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 1. 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B . 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jīn)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 . 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chàn)头儿。 D . 它芳草凄凄 , 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 2. 下列句子中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倪焕之》等。 B . 幽州台即铜雀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C .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如是,江阴市就是位于长江的南岸。 D .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2021年5月,袁隆平院士带着他的两个梦想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B .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到漓江阳朔段实地了解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情况。 C . 通过接种新冠疫苗,我们有了接受新冠疫情考验的能力。 D .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 .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中国读书人的思想,汉魏以后不出三个大圈圈,儒、道、释。 B . 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我们乘坐的火箭、 飞船都非常舒适。”聂海胜说,“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C . 她轻轻地哼着“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慢慢睡着了。 D .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 5. 下列对名著《海底两万里》和《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底两万里》中诺第路斯号带能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风能发电。 B . 凡尔纳的三部曲分别是《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C . 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卧龙”是诸葛亮;“凤雏” 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D .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有:三顾茅庐户、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关羽败走麦城和火烧赤壁等。
  • 6. 请用正楷将下列诗句抄写在田字格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7. 默写
    1. (1) 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
    2. (2) 商女不知亡国恨,       _。(杜牧《泊秦淮》)
    3. (3) ,赚得行人错喜欢。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 (4) 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5. (5)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登飞来峰》)
    6. (6)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 (7) 在陆游《游山西村》中渲染出山西村在丰收之时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33分)
  • 8.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1) 下列加点词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有仙则    名:出名、有名 B . 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 C . 往来无白丁射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D . 可以调琴    素:白色的
    2. (2) 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B . 文章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 C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中“上阶”、“入帘”,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苔”、“草” 的神态。 D .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侧重写与朋友的交往,借以显示作者性情的高雅,也从侧面写出作者看不起没有功名的人。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选自《凿璧借光》

  • 9. 课外文言文阅读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③以书,遂成大学。(《西京杂记》)

    【注释】①逮:到、及②穿壁:在墙上打洞。③资给:资助,供给。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A . 穿壁引其光   乃: 才 B . 匡衡勤学无烛   而:表转折,却、但是 C . 成大学   遂:于是 D . 衡乃穿璧引光   其:代词,它
    2. (2) 下列句子加点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书映光而读

      A . 当求于上流 B . 何陋 C . 水陆草木 D . 一老河兵闻
    3. (3) 给下面句子画停顿(限停2处)

      匡衡勤学而无烛。

    4. (4) 请你写出一个与匡衡一样勤学的古代故事名称。
  • 10. 课内现代文阅读

    驿路梨花(节选)

    彭荆风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②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用着电简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把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什简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 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 那东西还在呢!”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③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 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④多好的梨花呵!

    1. (1) 对文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梨花”不仅指大自然中的梨花,同时也象征着雷锋精神世代相传,寓意着哈尼族小姑娘。 B . 主要围绕“我”和夜宿在小茅屋的老余而展开,同时还不断抛出悬念,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戏剧性非常强 C . 从哀牢山中赶路人老余和我在深山密林中寻找住宿写起,简洁地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 D . 本文以漫山遍野的洁白梨花来衬托哈尼姑娘梨花,通过对草屋及屋内陈设的细致描写,正面表现主人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中“梨花”的内涵理解有误的是(    )
      A . ①句中的梨花是指小茅屋旁盛开的梨花。 B . ②句中的梨花是指小茅屋旁盛开的梨花。 C . ③句中的梨花是指哈尼族小姑娘梨花。 D . ④句中的梨花是指小茅屋旁盛开的梨花。
    3. (3) 对小茅屋主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和老余不是小茅屋的主人,因为他们没有建造和照料小茅屋。 B . 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因为他给小茅屋添加粮食。 C . 梨花姑娘是小茅屋的主人,因为她出嫁前都有照料小茅屋。 D . 解放军是小茅屋的主人,因为他们建造了小茅屋。
  • 11. 课外现代文阅读

    等一朵花开

    张雅琴

    ①雷老师是我们心中的女神。

    ②近五十岁的年纪,不仅管理着32个班的年级事务,还担任着一个班的班主任并兼顾本班语文教学——这样的事务若放在我们的身上,肯定会像一个陀螺一样转起来吧,肯定会面对问题时声色俱厉一下吧,肯定会在某一项工作中顾此失彼吧,但雷老师都没有。她总是衣着得体,言语温和,举重若轻。

    ③从早到晚都和孩子们厮守一处,作业、问题、各种鸡毛蒜皮的小纠纷……外人一设想头都要爆炸了吧,班里如果没有事就暂时偷个懒吧,但雷老师不。她一有空,就会出现在班里,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爱意流淌在心上,荡漾在眼睛里,像个妈妈

    ④雷老师的班务管理,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班长、学习委、科代表、小组长、图书管理员、手机管理员……所有人都肩负责任。家长会上,主持也是学生,她只在一旁微微笑着,偶尔补充。在她心里,没有不好的孩子,所有人都优点多多,她只是鼓励:“还可以再好一点儿。”家长会有时孩子也参加,她关心大家的亲子关系,关心每天作业完成的时间,遇到一些共性问题,她说:“家长都特别辛苦,在孩子面前,也很卑微,我向大家检讨,是我没有把孩子们教育好,他们的感恩心还不够,他们还没有体会到家长的苦楚……”如春风化雨,不分主客,大家是一家人,是共同来探讨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各自都需要做些什么。寒暑假的中段,也会有网上家长会。她明白,一放假,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家长不一定能牵制得住。她说:“大部分同学争分夺秒,时间观念很强,但也有一小部分人自我管理能力还比较欠缺,在家待久了,惰性也来了。如果谁还没有自律自觉,家长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不介意在某个时刻突然出现在某个小区,和你们见上一面。”可别说,这样的事雷老师还真干过,据说效果非常好。

    ⑤雷老师爱读书,每天早上,她总会第一个到教室。孩子看到她时,她已静静地倚着读书角的窗口,看书好久了:她也重视孩子们的阅读,只要课程不紧,语文作业就是读书。她布置给孩子的作文、随笔,批语更像是谈心,有文采章法指导,思想也悄悄关注,一些古怪精灵的想法,她笑纳,有些不妥当的观点,她温婉提示。

    ⑥班里有几个孩子是住校生,雷老师有余闲的晚上,她就会爬楼梯去男女宿舍探看。孩子们在宿舍读什么书?相处如何?早饭有没有记得吃?扫视一眼,和宿管老师聊上几句,一切就了然于心。有次赶上节日,雷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到学校的小卖部,给他们每人买了一包食品。

    ⑦这样一位同行、学生、家长公认的“名师”,最近却遇着了一个棘手的学生,你说东,他就西。对于这样有个性的学生,雷老师的付出一点不比别人少。雷老师找他谈心,收效甚微。雷老师多次家访,甚至找到他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希望能探寻到他成长中的情绪源头。

    ⑧雷老师和同事一起商讨,咨询心理医生。

    ⑨……

    铁树会开花。石头会开花吗?

    我相信,爱最有魔力,也许明天,也许后天,这块石头会开花

    ⑫雷老师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有人希望能学到雷老师的智慧,有的人希望能像雷老师一样优雅,大家共同的希望是,像她一样,一辈子只爱这一行,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1. (1) 请简析第①段的作用
    2. (2) 第⑩、⑪段中的“铁树”和“石头”指代什么?
    3. (3) 谈谈你对第⑪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4. (4)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她一有空,就会出现在班里,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爱意流淌在心上荡漾在眼睛里,像个妈妈。

    5. (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雷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综合性学习
  • 12. 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 “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 ,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 (1) 某中学七年级(1) 班正在进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请你为他们设计两个活动栏目。
    2. (2) 古往今来的孝亲故事一定触动了你心底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请写出一句关于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并谈谈你对“孝亲敬老”的感受与思考。
四、作文(40分)
  • 13.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作文。

    当你拿着这一份试卷的时候,我们初中生活的第一年也临近尾声。相信这一年里,我们有哭过、有笑过;有奋斗过、有退缩过;有成功过、有失败过……这一年里发生过的事仿佛还一幕幕在眼前。请以《初一生活二三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文体特征要鲜明,要有真情实感。

    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