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试...

更新时间:2022-04-25 浏览次数: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 默写
    1. (1)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 (3)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4. (4) 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乙亥杂诗》)
    5. (5) 《陋室铭》中情景交融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6. (6) 李商隐在(贾生)中,讽刺统治者不顾国计民生的诗句是
  • 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021年4月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祝融号”脱yíng而出。那么“祝融”这一名称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原来祝融是中国上古神活中的大神,三皇五帝时拿火之官。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料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浸情怀,章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hàn星空、宇宙未知的无尽探索和自我超越。

    1. (1)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ǐng( )而出 一( )相承 浩hàn( )

    2. (2) 文中的一个词语有错别字,这个词语正确的写法是“”。
    3. (3) “揭晓”在文中的意思是。“征名”中的“征”的意思是
    4. (4)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2)题。
    1. (1) A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搞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疑其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文段作者是(填人名),文中所说的A是 (填人名)

    2. (2) 虽然这次突然落水使我措手不及,但是,我仍然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觉。我一下子坠入约20英尺深的水中。意外的坠海并没有使我昏头,我水性很好,虽然不敢与拜伦和埃德加·玻两位游泳好手相比,但是并没有昏头,我使劲蹬踩了两下,浮上了水面。

      选文中的“我”是(填人名), 在遭遇“海怪”时坠人大海,结果来到了“鹦鹉螺号”潜水艇上,该艇是(填人名)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

  • 4. 语文综合运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开展了“与祖国同行,向党旗敬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 (1) [课本中的党史]班级准备举行“从课文中学党史”活动。请你从下面的课文中选择一篇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你学到的党史知识。

      课文:《黄河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党史:    

    2. (2) [老英雄讲党史]学校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校团委拟邀请老英雄、老党员张龙云到学校报告厅做主题报告。邀请函中有些问题,请你加以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张龙云先生:

      您好!

      为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诞辰,我校准备开展一系列党史教育活动。校团委研究决定,于2021年7月5日下午3点整召开“与祖国同行,学先辈立志”的主题报告会,诚邀您担任此次报告会主讲,期待您莅临指导,谢谢!

      2021年6月25日

      xx学校团委

      ①邀请函中有一项内容表述不明确,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二、阅读(40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驿路梨花》(节选)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高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什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简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简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晴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 “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荣,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1. (1) 结合选文看,第一二两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 (2) 选文是按照由、由的顺序 ,对小茅屋进行细致描写的。
    3. (3) 文中“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相大的字",“主人”为什么要将字写得“粗大"?结合小屋的布置来看,你觉得小屋的主人具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4. (4) 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父亲和酒

    侯志明

    ①欧洲有句谚语说,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这话仿佛是说给我的。

    ②父亲的一生,大多是在乡下度过的。

    ③父亲似乎天生与酒有一种不解之缘。从我记事那天起,就记得每天晚饭后,父亲面前的小桌上总是放着一个酒盅和十几个花生豆,有时还有一碟小咸菜。酒盅是黄铜做的,据说已祖传了三代,因此,每次父亲拿出这只酒盅,对我都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④父亲并不多吗酒,可是每次总要喝上好长时间。很多时候,他喝酒时,我就站在一边静静地看。有时父亲高兴便会从那小小的碟子里,拿出两三个花生豆放进我的嘴里,让我安心地去睡。可我希望的并不是这个,而是父亲喝完了酒,将他那只酒盅给我,让我以水代酒学着父亲的模样干几杯。

    ⑤有一次,父亲又摆上了那只酒盅和一碟花生来。父亲喝了一口起身出去了。我便急忙地将酒盅拿到手中,准备做个想象中的男子汉一饮而尽的动作。不料酒杯里还有半杯酒,我呛得,上不来气,酒盅也“啪”的一下掉在了桌子上。父亲听见响声,转身推门回来,见酒洒了满桌,便急忙跳上炕来,双膝跪着,用手撑住两个桌角嘴吻到桌面上,把我洒了的酒慢慢地吸进嘴里……

    ⑥大约从那以后,我再没玩过父亲的酒盅。而且从那以后,我对父亲产生了一种从来有过的歉意和怜悯。这种强烈的歉意和怜悯,竟使我幼小的心灵萌生了要挣钱给父亲买酒喝的愿望。

    ⑦就是这年过年时,母亲给了我四元钱,让我去小商店给自己买一双鞋和袜子。我知道,这年全家都没买新衣服。我是最大的男孩子,这四元钱是母亲从买油盐的钱里抠出来的。到了商店,许多人正在柜台边争相买酒,我灵机一动,便拿这四元钱买了一瓶酒。买完后,别提我心中多高兴了,竟然忘记了自己的鞋袜早已露了脚趾,而且适逢过年。我高高兴兴地把酒拿回家,告诉父亲我给他买了一瓶酒,父亲便问我:“钱是从哪几来的?"我说是母条给我买鞋和袜子的。父亲一听就火了,走过来在我的脸上狠狠地拧了一把。然后拎着我的脖领,拉到了母亲跟前。那时大约是我的手冻麻了,加上心里害怕,“叭嗒”,抱在胸前的酒瓶掉在了地上。我赶紧扑倒在地上,哭着希望把酒瓶抱住,可是酒瓶已碎了,一块长长的玻璃扎进了我的手背。血立割流了出来。

    ⑧那天父亲骂了我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大概是骂我是个败家子,不懂得像我们这样的家,怎么能喝得起这么贵的酒。

    ⑨夜里,我的手开始钻心地痛起来。当我从痛疼的睡梦中哭醒时,我发现自己却被坐着的父亲紧紧地楼在怀里。他一边用一只粗大的手托着我划破的小手。一边用长满胡茬的啃吻着我被拧过的脸蛋。那晚,父亲流泪了。就是从那次,我第一次知道,父亲的眼泪是成的。

    ⑩后来,我大学毕业到了外地,第一次回家探亲时用自己挣的钱给父亲买回一瓶汾酒。喝了多年酒的父亲,听说是全国名酒,倒第一杯酒时,竟有点激动,将酒倒洒了。

    ⑪人老了,有时倒要说一些孩子的话。这些年每次回家,喝点酒后,父亲就会提起儿时我买酒的事,而且还问到我手上的伤痕。其实,我手上的伤痕早已不留什么痕迹了,而且从来就没有痛过。可是我没有想到划在我手上的伤痕,却在父亲的心上一直没有愈合

    ⑫这些年,父亲的年龄更大了,酒已经喝得很少了。但是只要回家。我总要带上几瓶最好的酒给父亲。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1期)

    1. (1)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与酒有关的情节

      父亲的心情

      父亲平时喝酒

      “我”打翻了半杯酒

      心疼

      长大后”我”给父亲买酒

    2. (2) 结合加点的词,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父亲听见响声,转身推门回来,见酒洒了满桌,便急忙上炕来,双膝着,用手住两个桌角,嘴到桌面上,把我洒了的酒慢慢地进嘴里……

    3. (3) 读完全文,具体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特征。
    4. (4) 第四段中“可是我没有想到划在我手上的伤痕,却在父亲的心上一直没有愈合。"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记于河、二石鲁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全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掉数小舟,曳铁纪,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捞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挪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还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题;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山门于河  圮:

      不可得  竟:

      于沙上  湮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3. (3)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其二”就文中的故事来说具体指什么?
    4. (4) 你觉得文中的讲学家和老河兵哪个更有资格“笑”?为什么?
三、写作(35分)
  • 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生活教会了我们热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自然教会了我们热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祖国教会了我们热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生命教会了我们热爱……

    请以“    ▲   教会了我热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请补充好题目;

    ②不少于500字;

    ③选择合适的文体写作;

    ④写你最真实的感受,不要抄袭他人作文;

    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