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18 浏览次数:159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
    A . 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 . 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 . 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 .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 2. 中华传统医学认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中国古代提出“治未病”理论的人是(    )
    A . 张骞 B . 张仲景 C . 蔡伦 D . 司马迁
  •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阅,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是由于(    )
    A . 郡县制的实行 B . 刺史制度的推行 C . 科举制的创立 D .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 4. (2021七下·东坡月考) 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
    A . 城市商业的繁荣 B . 诗歌创作的丰富 C . 社会风气的开放 D . 妇女地位的提高
  • 5. 张之洞认为:“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之于铁。”为此,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创办了(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汉阳铁厂 C . 江南制造总局 D . 福州船政局
  • 6. 1943年,画家古元创作了现实题材的美术作品《减租斗争》(又名《减租会》,见图)。作品反映的减租斗争的历史意义是(    )

    A .   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 B . 促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C .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 . 巩固壮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 7.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说:“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政府的外交行动是(    )
    A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 .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 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 8. 1970年4月下旬,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这表明我国(    )
    A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 .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C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 9. 《共产党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材料评述的是(    )
    A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 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C . 欧洲垦殖运动的意义 D . 欧洲手工工场的作用
  • 10. 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A . 激发人民革命热情 B . 打击欧洲反法联盟 C .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 . 把大革命推向高潮
  • 11. (2021·德庆模拟)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下列事件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 . 三国协约的形成 D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12.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非洲年”的历史含义是(    )
    A .   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 B . 亚非国家凝聚“万隆精神” C . 殖民统治在非洲彻底终结 D . 揭开非洲民族独立的序幕
二、综合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即改良主义运动;更大的一件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运动。

    ——摘自范文澜着《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承和发展。”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两件大事分别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各回答1点)
    2. (2) 根据材料二以国民革命运动的相关史实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略举1例)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掀起争当先进生产者的热潮,“超额和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指标”成为最响亮的口号。掏粪工人时传祥、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纺织能手郝建秀和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等众多劳动模范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劳动光荣、爱厂如家、大搞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成为了全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观。到1956年,我国提前一年完成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在农村,以某项专业生产和经营为基础,出现了“蔬菜大王”“苹果大王”“养猪大王”等名噪一时的专业户。在城镇,出现了工商个体户,如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办起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解决了一些返城知青和城镇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据统计,仅1980年一年,全国批准开业的工商个体户就有10多万户。

    ——均摘自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我国产生了什么新的社会风尚?新的社会风尚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回答2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我国专业户、个体户等新社会群体的出现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回答2点)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788年,在英国142个棉纺织厂中,有女工3.1万人、童工2.5万人。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雇佣童工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雇佣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32年,英国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加政权的机会。但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被排斥在选民之外。此后,英国工人阶级和劳动妇女通过斗争不断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1836年开始的宪章运动,中心内容是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1867年,部分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886年,全国60%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但是妇女无选举权。在妇女争取与男子相同权利的女权运动推动下,1918年,国会通过《全民代表法案》,英国妇女开始有条件获得选举权。后来,又制定了男女平等选举法,降低了女性选民的年龄门槛等,实现了两性政治权利基本平等。

    ——均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工厂雇佣工人具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初期,促进英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选举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回答2点)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德国在农业中大量施用化肥。每公顷农业用地施用的化肥由1880年的1.7公担增加到1913年的20.1公担,全部农业过磷酸钙的施用由1890年的500万公担增加到1913年的2000万公担。从1881年到1913年,德国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约75,谷物年产量从1730万吨增加到2790万吨。

    材料二  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摘自于沛主编《世界通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德国农业大量施用化肥的历史影响。(回答2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粮食日的设立,留给我们哪些启示?(回答2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