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山东卷)

更新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1078 类型:高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在测定年代较近的湖泊沉积物形成年份时,常利用沉积物中半衰期较短的 ,其衰变方程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衰变方程中的X是电子 B .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 的衰变 C . 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 D . 方程中的X来自于 内质子向中子的转化
  • 2. 如图所示,密封的矿泉水瓶中,距瓶口越近水的温度越高。一开口向下、导热良好的小瓶置于矿泉水瓶中,小瓶中封闭一段空气。挤压矿泉水瓶,小瓶下沉到底部;松开后,小瓶缓慢上浮,上浮过程中,小瓶内气体(   )

    A . 内能减少 B . 对外界做正功 C . 增加的内能大于吸收的热量 D . 增加的内能等于吸收的热量
  • 3.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的轻质细杆,一端可绕竖直光滑轴O转动,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木块相连。木块以水平初速度 出发,恰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 B . C . D .
  • 4. 血压仪由加压气囊、臂带,压强计等构成,如图所示。加压气囊可将外界空气充入臂带,压强计示数为臂带内气体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强的数值,充气前臂带内气体压强为大气压强,体积为V;每次挤压气囊都能将 的外界空气充入臂带中,经5次充气后,臂带内气体体积变为 ,压强计示数为 。已知大气压强等于 ,气体温度不变。忽略细管和压强计内的气体体积。则V等于(   )


    A . B . C . D .
  • 5. 从“玉兔”登月到“祝融”探火,我国星际探测事业实现了由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已知火星质量约为月球的9倍,半径约为月球的2倍,“祝融”火星车的质量约为“玉兔”月球车的2倍。在着陆前,“祝融”和“玉兔”都会经历一个由着陆平台支撑的悬停过程。悬停时,“祝融”与“玉兔”所受陆平台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

    A . 9∶1 B . 9∶2 C . 36∶1 D . 72∶1
  • 6. 如图甲所示,边长为a的正方形,四个顶点上分别固定一个电荷量为 的点电荷;在 区间,x轴上电势 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现将一电荷量为 的点电荷P置于正方形的中心O点,此时每个点电荷所受库仑力的合力均为零。若将P沿x轴向右略微移动后,由静止释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释放后P将向右运动 B . ,释放后P将向左运动 C . ,释放后P将向右运动 D . ,释放后P将向左运动
  • 7. 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关于该区域薄膜厚度d随坐标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迷你系绳卫星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的电离层中,沿圆形轨道绕地飞行。系绳卫星由两子卫星组成,它们之间的导体绳沿地球半径方向,如图所示。在电池和感应电动势的共同作用下,导体绳中形成指向地心的电流,等效总电阻为r。导体绳所受的安培力克服大小为f的环境阻力,可使卫星保持在原轨道上。已知卫星离地平均高度为H,导体绳长为 ,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轨道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赤道平面。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据此可得,电池电动势为(   )

    A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9. 输电能耗演示电路如图所示。左侧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输入电压为 的正弦交流电。连接两理想变压器的导线总电阻为r , 负载R的阻值为 。开关S接1时,右侧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R上的功率为 ;接2时,匝数比为1∶2,R上的功率为P。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 时的波形图,虚线为 时的波形图。以下关于平衡位置在O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如图所示,载有物资的热气球静止于距水平地面H的高处,现将质量为m的物资以相对地面的速度 水平投出,落地时物资与热气球的距离为d。已知投出物资后热气球的总质量为M , 所受浮力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 不计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投出物资后热气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投出物资后热气球所受合力大小为 C . D .
  • 12.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光滑U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斜面上。区域Ⅰ、Ⅱ中磁场方向均垂直斜面向上,Ⅰ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Ⅱ区中为匀强磁场。阻值恒定的金属棒从无磁场区域中a处由静止释放,进入Ⅱ区后,经b下行至c处反向上行。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垂直导轨且接触良好。在第一次下行和上行的过程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金属棒下行过b时的速度大于上行过b时的速度 B . 金属棒下行过b时的加速度大于上行过b时的加速度 C . 金属棒不能回到无磁场区 D . 金属棒能回到无磁场区,但不能回到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 13. 某乒乓球爱好者,利用手机研究乒乓球与球台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的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固定好手机,打开录音功能;

    ②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乒乓球;

    ③手机记录下乒乓球与台面碰撞的声音,其随时间(单位:s)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声音图像记录的碰撞次序及相应碰撞时刻,如下表所示。

    碰撞次序

    1

    2

    3

    4

    5

    6

    7

    碰撞时刻(s)

    1.12

    1.58

    2.00

    2.40

    2.78

    3.14

    3.47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碰撞时间间隔,计算出第3次碰撞后乒乓球的弹起高度为m(保留2位有效数字,当地重力加速度 )。
    2. (2) 设碰撞后弹起瞬间与该次碰撞前瞬间速度大小的比值为k , 则每次碰撞损失的动能为碰撞前动能的倍(用k表示),第3次碰撞过程中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由于存在空气阻力,第(1)问中计算的弹起高度(填“高于”或“低于”)实际弹起高度。
  • 14. 热敏电阻是传感器中经常使用的元件,某学习小组要探究一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待测热敏电阻 (实验温度范围内,阻值约几百欧到几千欧);

    电源E(电动势 ,内阻r约为 );

    电阻箱R(阻值范围 );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 );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 );

    微安表(量程 ,内阻等于 );

    开关两个,温控装置一套,导线若干。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测量电路,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微安表指针满偏;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 ,调节电阻箱,使微安表指针半偏;

    ④记录此时的温度和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 ”或“ ”)。
    2. (2)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不含温控装置)连接成完整电路。

    3. (3) 某温度下微安表半偏时,电阻箱的读数为 ,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为 (结果保留到个位),该测量值(填“大于”或“小于”)真实值。
    4. (4) 多次实验后,学习小组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填“增大”或“减小”)。

  • 15. 超强超短光脉冲产生方法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用到的一种脉冲激光展宽器截面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对称放置四个相同的直角三棱镜,顶角为 。一细束脉冲激光垂直第一个棱镜左侧面入射,经过前两个棱镜后分为平行的光束,再经过后两个棱镜重新合成为一束,此时不同频率的光前后分开,完成脉冲展宽。已知相邻两棱镜斜面间的距离 ,脉冲激光中包含两种频率的光,它们在棱镜中的折射率分别为 。取

    1. (1) 为使两种频率的光都能从左侧第一个棱镜斜面射出,求 的取值范围;
    2. (2) 若 ,求两种频率的光通过整个展宽器的过程中,在空气中的路程差 (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6. 海鸥捕到外壳坚硬的鸟蛤(贝类动物)后,有时会飞到空中将它丢下,利用地面的冲击打碎硬壳。一只海鸥叼着质量 的鸟蛤,在 的高度、以 的水平速度飞行时,松开嘴巴让鸟蛤落到水平地面上。取重力加速度 ,忽略空气阻力。

    1. (1) 若鸟蛤与地面的碰撞时间 ,弹起速度可忽略,求碰撞过程中鸟蛤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碰撞过程中不计重力)
    2. (2) 在海鸥飞行方向正下方的地面上,有一与地 面平齐、长度 的岩石,以岩石左端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若海鸥水平飞行的高度仍为 ,速度大小在 之间,为保证鸟蛤一定能落到岩石上,求释放鸟蛤位置的x坐标范围。
  • 17. 某离子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如图甲所示。Ⅰ区宽度为d , 左边界与x轴垂直交于坐标原点O , 其内充满垂直于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Ⅱ区宽度为L , 左边界与x轴垂直交于 点,右边界与x轴垂直交于 点,其内充满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测试板垂直x轴置于Ⅱ区右边界,其中心C 点重合。从离子源不断飘出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正离子,加速后沿x轴正方向过O点,依次经Ⅰ区、Ⅱ区,恰好到达测试板中心C。已知离子刚进入Ⅱ区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忽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计重力。

    1. (1) 求离子在Ⅰ区中运动时速度的大小v
    2. (2) 求Ⅱ区内电场强度的大小E
    3. (3) 保持上述条件不变,将Ⅱ区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填充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数值未知)方向相反且平行y轴的匀强磁场,如图乙所示。为使离子的运动轨迹与测试板相切于C点,需沿x轴移动测试板,求移动后C 的距离S
  • 18.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B、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紧靠竖直墙壁,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将A、B连接,C紧靠B,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B、C均静止。现给C施加一水平向左、大小为F的恒力,使B、C一起向左运动,当速度为零时,立即撤去恒力,一段时间后A离开墙壁,最终三物块都停止运动。已知A、B、C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1. (1) 求B、C向左移动的最大距离 和B、C分离时B的动能
    2. (2) 为保证A能离开墙壁,求恒力的最小值
    3. (3) 若三物块都停止时B、C间的距离为 ,从B、C分离到B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B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为W , 通过推导比较W 的大小;
    4. (4) 若 ,请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C向右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并在坐标轴上标出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的ax值(用fkm表示),不要求推导过程。以撤去F时C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