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七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8 浏览次数:9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1.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度
  • 2. 旨在解决我国京津地区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工程采用古老的京杭大运 河作为长江水源北送的主要渠道。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在民生方面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 方便隋炀帝南巡 B .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 . 加强北部的边防 D . 巩固隋朝的统一
  • 3.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该诗体现了(    )
    A . 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 . 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C . 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 . 八股取土的腐朽和文化专制
  • 4. 他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他是(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5. (2018·威海)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 .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 .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 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 6. “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
    A . 青瓷 B . 白瓷 C . 青花瓷 D . 唐三彩
  • 7.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 )

    A . 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 .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 . 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 . 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 8.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枪、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 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 . 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 . 所受的教育不同 C . 仕途不同 D . 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 9. (2017·郴州)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字体饱满,用笔肥厚粗拙,内含筋力。下列属于颜真卿的作品是(  )

    A . B . C . D .
  • 10. (2017·赤峰) 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 . 手工业生产发展 B . 对外贸易活跃 C . 商业经济繁荣 D . 经济重心南移
  • 11. (2016七下·南宁期中) 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这一艘艘帆船反映了(    )

    A . 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 . 新罗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C . 商业贸易繁荣 D . 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贸易的繁荣
  • 12. (2018·株洲) 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
    A . 《唐本草》 B . 《大唐西域记》 C . 《西游记》 D . 《金刚经》
  • 13. (2017·东莞模拟) 某同学拟写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流”的历史小论文。下列事例不应入选的是(    )

    A . 文成公主入藏 B . 玄奘西行 C . 遣唐使到来 D . 鉴真东渡
  • 14.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
    A .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B .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 . 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 .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 15. 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一。关键词“907年”“朱温”“唐朝灭亡” 反映的主题是(    )
    A . 贞观之治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后梁建立
  • 16. 天宝元年(742年),边军达到49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各地的节度使日益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终于酿成安史之乱。材料说明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由于(    )
    A .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B . 安禄山担负重任势力强大 C . 李林甫、杨国忠祸乱朝政 D . 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
  • 17. (2019·滨州)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 . 开凿运河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靖康之变
  • 18. 如图所映了北宋时期采取的哪一方面的措施(    )

    A . 加强中央选官的权力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分割宰相职权 D . 改革科举制度
  • 19. (2018七下·惠安期中)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所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
    A . 实行三年一换 B . 撤消所有权力 C . 设置通判分其权力 D . 分化事权
  • 20. (2019·深圳)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延续了这一措施,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反映出宋朝(    )
    A . 重视武将 B . 重视科举 C . 重农抑商 D . 重文轻武
  • 21. 契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立政权的契丹族首领是(    )
    A . 耶律德光 B . 耶律阿保机 C . 元昊 D . 完颜阿骨打
  • 22. (2018七下·高邮期中) 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
    A . 绍兴和议 B . 澶渊之盟 C . 宋辽协议 D . 雁门关协议
  • 23. 电视剧《杨门虎将》展现了杨氏家族为保卫大宋江山洒尽热血的感人画面。剧中辽 军大举进攻北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力劝皇帝御驾亲征的人物是(    )
    A . 石敬塘 B . 寇准 C . 李纲 D . 岳飞
  • 24. 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⒈收复建康

    ⒉取得郾城大捷

    ⒊“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⒋“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 . 卫青北击匈奴 B . 岳飞抗金 C . 文天祥抗元 D . 戚继光抗樱
  • 25.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 . 宋辽对抗 B . 南宋与金对峙 C . 宋夏和议 D . 北宋与金对峙
  • 26.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期
  • 27. 结束蒙古族长期分裂战乱的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杰出历史人物是(    )
    A . 耶律阿保机 B . 忽必烈 C . 完颜阿骨打 D . 铁木真
  • 28. 下图是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示意图中的一部分,图中“?”处是(    )

    A . 西晋 B . C . D .
  • 29. (2019·怀化) 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忽必烈 C . 努尔哈赤 D . 阿保机
  • 30. 他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他被关 押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宫, 他严词拒绝。他被押往刑场后,面南而拜,引颈就刑,从容就义。他是(    )
    A . 岳飞 B . 寇准 C . 文天祥 D . 陆秀夫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唐纪》

    1. (1) 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一种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 (2)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1和图2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3. (3) 材料三体现了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4. (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 3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针对当时“民少吏多”的情况,命房玄龄等精简中央机构,将中央文武官员由2000多人减为643人;把全国划分为10道,将州、县合并为358个和1551个。

    杜甫《忆昔》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

    材料三 唐朝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同时,湖南、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1. (1) 材料一所述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何目的?  杜甫诗中描述的是哪一盛世状况?
    2. (2) 材料二图一、图二的事件有什么共同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 33. 宋朝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最为发达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进而能依据画出来的船图,再进行施工。 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于中国三四百年……同时,宋代北自京东路(今山东、河北一带),南至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对外经济交流较前有迅速发展。

    材料二   宋代建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根据商人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 发给公凭(公据、公验),即出海许可证;派人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阅读”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进行征税。

    材料三   宋朝也鼓励海商招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朝对民间的互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对在海外招商作出贡献的海商,朝廷还会赐予官职。

    材料四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进曾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设立的这个专门机构是什么。宋朝设立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的对外贸易对今天我们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