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07-27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shù)盂、(zhù)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鏖尾来拂着。 B . 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jìn)子上还有许多(jiù)疮疤。 C . 它像枪弹穿透了(wèi)装的甲(zhòu),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D . 虽然(jiàn)或没有现钱,(zàn)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 , 试探什么。 B . 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 C .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D . 何大学问在荣赝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着个北京老二香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哪念。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反动派挑拨离间 , 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撒了吗? B . 不可理喻 ,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C . 跨过岸的汉子们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D . 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B . 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如果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 C . 缅怀先烈、开创未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力量、磅礴的信念。 D . 千万年来人迹罕至,甚至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竟然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B .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C . 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D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白话短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一个源头。到了汉代被尊为经典,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 .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D .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②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③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盂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调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 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④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⑥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⑦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⑧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⑨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⑩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1. (1) 对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B .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C . 获得意境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D . 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2. (2) 文中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对引用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旨在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来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 B . 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C . 引用名句作为自己的论证,既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表达出真挚的感情,同时又使得行文自然朴素,富有趣味性。 D . 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词、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地深入地认识现实。
    3. (3) 下列句子在论述观点时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要深入全而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培 长期观容。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 B . 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卷·雪》开头几句“北因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C .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究意匠的。 D . 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4. (4) 对山水两的意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 . 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不能打动人。 C . 画家熟悉客观事物,也不一定能画出好画。山水画意境的独创性,要求画家要有深刻感受和表达这种感受的强烈愿望。 D . 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鲜明。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球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砂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患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伙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谭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B . 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C . 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激动。 D .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
    2. (2) 下列对文中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痛惜和憾恨的。 B . 先帝在位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件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痛苦和憾恨的。 C .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一次痛惜和遗憾的。 D . 先帝在位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件事,对于桓帝和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惜和遗憾的。
    3. (3) 下列对作者追述的回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B . 作者的坚守精神是一种理想人格的体现。 C . 先帝临终托孤,寄之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D .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作者的忠心是愚忠。
    4. (4)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起继承遗志的感情。 B . 第⑥~⑧段由叙自己生平到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也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C . 文中所提出的三项建议,执法公平是前提,亲贤远佞是关键,广开言路是核心。严密的说理,让人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D . 表文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其声鸣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如现,耿耿忠心尽祖。
  • 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端。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践。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校自叹息。

    ③俄项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1) 对诗歌第①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以叙述开篇,在夸张的描写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无情和人类的渺小。 B . 也写出了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挂林梢、沉塘坳。 C . 先写出了秋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感。 D . “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了狂风威力之大。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2. (2) 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出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B . 诗中也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的“三吏”“三别”一样。 C .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歌”的动感。 D . 本诗材料安排得很恰当,前后贯穿得也很好。全诗平铺直叙,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写起来却一层比一层深入。五、语言积累运用。
  • 10. 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
    1. (1)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 (2)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 (3) 年少万兜鳌,。(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4. (4)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
    5. (5) 夜久语声绝,。(杜甫《石壕吏》)
    6. (6) 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7. (7) 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11.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文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 (2) 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
  • 12.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我们迎来了农历辛丑牛年。俗话说“牛马年好耕田”,这是辛勤耕耘的年份,象征着拼搏实干的精神。新征程上,我们更加呼唤这样的“中国牛”——

    ②做“开山牛”,敢闯敢拼, A , 挺进无人区;做“拓荒牛”,改革创新, B 当好排头兵;做“孺子牛”,心系人民,苦干实干,甘当“勤务员”。

    ③“天下无难能不可为之事,而有能为必可成之人。”胸中若有凌云志,不待扬鞭自奋蹄。凝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负重前行的“中国牛”,定能耕耘出更加绚丽的“中国红”。

    1. (1) 写出文中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2. (2) 在文中A、B 两处各填写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3. (3) 仿照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郭原平字长泰,禀孝顺,养亲必已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某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然后举囊。父骂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莱者,跨积寒暑。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里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爪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悠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早,百姓俱围,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塘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太守王僧朗察孝康,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鄙,深加贵异,以私来馈原平,原平固让频烦,警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恒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煮齿甚多,户户皆贫,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

    (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有删改。)

    【注释】 ①籴∶ 米。②囊∶ 做饭。③埭堵水的土坝,古时于水浅不利行船处,筑土逼水,两岸树立转轴,遇有船过,以系船,用人或畜力挽之而渡。

    1. (1)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须日 暮作毕受 直归家于 里中 买 籴 然后 举 囊

    2.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每人作匠为∶

      2)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3)盗者奔坠沟走∶

      4)己自引船,不旁力假∶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②若以其贫老邪,激齿甚多,户户皆贫,非吾一人而已。

    4. (4) 选文表现了郭元平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梦里有你

    赵悠燕

    罗威刚要出门,接到一个电话:“罗威啊,我是李台阳。好,我马上就过来。”罗威想∶和李台阳这么多年没联系了,自己刚升职,莫不是…….

    门铃响了,门开处,伸进一个乱蓬蓬的脑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吸"地放在地板上。

    罗威说:“是台阳啊,快请进。”

    坐在沙发上,罗威递烟给李台阳。李台阳抽出一支,凑在鼻子上闻闻,说:“罗威,你混得不错啊。”

    “听说你要来,特地去超市买的。”罗威用打火机给他点烟。

    李台阳嘻嘻一笑,放下烟,说:“那么破费干吗?我早戒了,那东西耗钱。”罗威说:“那就吃些水果吧。”

    李台阳也不客气,抓了个苹果,边吃边环顾房子,说:“你这房子够气派啊。”罗威说:“我是‘负翁’一个,现在每月还在还房贷呢。”

    李台阳说:“你们夫妻俩都是白领阶层,这钱来得容易,债也还得快。哪像我们,能吃饱饭,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学,就上上大吉了。”

    罗成想,这像是要借钱的开场白吧。他说:“是啊,现在,谁都活得不容易。”孝台阳说:“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打小就知道,你将来肯定比我活得有出息。罗威说:“哪里哪里,也是混口饭吃吧。”

    李台阳正色道:“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人要知足,对吧?”然后,又开起玩笑:“你可不要犯错误啊。”

    两人聊起童年时的事儿,说到小时候的邻居谁离婚了,谁出国了,谁还是那么一副臭脾气,一聊聊到快中午,李台阳还是没说他来的目的。

    罗威说:“台阳,咱们去外面馆子吃吧,边吃边聊。”

    李台阳说:“今天肯定不吃了,我答应老婆回家吃饭的。”仍然继续刚才的话题。罗威见他一直不提正事,又没有走的意思,想到自己下午还有个会,又不好意思催促,心里便有些七上八下起来,心想可能李台阳不好意思自己提出来,便说:“台阳,你还在摆地摊吗?不如找个固定的工作,做保安什么的,收入也比那强啊。”

    李台阳说:“我不喜欢做保安,我倒是想过自己租个门面,这样总比被城管赶来赶去强。”

    罗威说:“城管大队的人我倒是认识,你今后有什么麻烦的话,我可以帮忙。”李台阳拍了一下罗威的肩膀,说:“兄弟,有你这句话,说明我没有白惦记你。十多年了啊,你还是这般热心肠。好,我高兴,真是高兴啊。”边说边站了起来。

    罗威说:“吃了饭再走。”

    “老婆还在家等着我呢。好,我走了啊。”

    听着李台阳"通通"的脚步声一路下去,罗威低头看了看地板上的黑袋子,打开来一看,原来是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鱼籽干。

    罗成不知说哈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

    楼梯口又传来“通吨”的脚步声,好像是李台阳的。罗威想∶可能刚才他没勇气说出口,就冲这一袋子鱼籽干,不管他提啥要求,自己一定想办法。

    打开门,果然是李台阳,尴尬的脸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他不好意思地说:“你们这个小区像个速宫,我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大门。”

    罗威说;"瞧我这粗心,应该陪你下楼去的。”说着,便和李台阳下了楼。走到楼下李台阳去开自行车镇,那辆车和李台阳一般灰不溜秋、尘头垢面。

    罗威问:“你是骑车来的?”他知道李台阳住在西城,从那腈车到他这儿,起码要一个小时。

    李台阳说:“是啊,骑惯了。”

    罗威说:“台阳,你有啥困难只管开口,我能帮的一定帮你。”李台阳说:“没啥事,就想来看看你。”

    罗威说:“多年咱都没联系了,你今天上门一定有事。你只管说,别开不了口。”李台阳看看罗威,似下了决心说:“我说出来你可别生气。”

    见罗威点头,李台阳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得了重病,很多人都围着你哭。这一醒来,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连地摊都不想摆了。知道你混得好,我也不想打搅你了。可这梦搅得我难受,连我老婆都催我来看看你,看你气色这么好,我就放心了。唉,梦呗,我这人还真速信。”

    罗威的眼晴红了,他一把抱住李台阳,说:“兄弟。”

    1. (1)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的李台阳的性格。
    2. (2) “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 (3) 作者着意描写“李台阳”走了又回来,这样安排小说的情节有什么用意?请你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 (4) 小说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作文。
  • 15.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

    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2)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森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到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险上加险,不是自找死路吗?”

    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风暴刮倒过吗?被刮倒的往往是没有根基的小树。”

    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

    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在船上,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时候,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

    人何尝不是这样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着人生的坚稳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空耗时光的人,像一只没有盛水的空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打翻了。常在困难中磨炼自己,常在书山中充实自己,给我们自己加满“水”,使我们负重,这样才不会跌倒。

    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