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16:酸碱盐与金属2

更新时间:2021-06-29 浏览次数:18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湖州) 某考古团队在发掘被火山灰覆盖的绘画时,用激光设备打碎其表面附着的极小的石灰岩,这个过程会释放出钙离子,钙离子与火山灰周围的氟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CaF2) 。氟化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A . B . C . D . 氧化物
  • 2. (2021·台州)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加热氧化汞时,制得并命名了氧气。加热氧化汞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HgO=2Hg+O2↑。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3. (2021·嘉兴) 利用图形对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归纳梳理,可以直观地反映两者的个性和共性。下列图形中左右两部分表示两个概念的个性,相交部分表示它们的共性,其中归纳梳理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1·嘉兴) 如图所示为今年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金面具残片,经测定该面具含金量约为8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的元素符号为aU B . 金容易被锈蚀 C . 金单质由金原子构成 D . 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g
  • 5. (2021·嘉兴)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①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 B . ②是通过复分解反应获得铜 C . ③所得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饱和的 D . ④说明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
  • 6. (2021·嘉兴) 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 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 . 丙一定是NaOH溶液 C . 丁一定是稀H2SO4                                 D . 丙不可能是稀H2SO4
  • 7. (2021·湖州) 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则(   )
    A . X可以是木炭 B . X与CO都具有氧化性 C . 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D . 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 8. (2021·湖州)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③①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③②④
  • 9. (2021·丽水) 我市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经过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沉降→过滤→活性吸附→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其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环节是(    )
    A . 取水 B . 过滤 C . 活性炭吸附 D . 含氯物质消毒杀菌
  • 10. (2021·丽水) 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 . 蒸馏水 B . 稀硫酸 C . 硫酸钠溶液 D . 氢氧化钠溶液
二、实验探究题
  • 11. (2021·湖州) 细菌等微生物是土壤的成分之一,它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含碳的物质、含氮的物质、水和无机盐等,以维持其生命活动。有的土壤细菌(以下简称为“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土壤浸出液。

    ②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配制培养基(内有除含氮物质外的其他必需物质),将培养基分装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

    ③在A培养皿中再加入,B培养皿不加(如图甲)。

    ④将等量土壤浸出液涂抹在A和B两个培养皿的培养基表面,并在适宜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如图乙)。

    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B培养基表面不显红色。

    实验结果分析:

    ⑴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X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生殖(填生殖方式),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

    ⑵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填生态系统的成分)。

    实验结论:土壤样品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 12. (2021·湖州) 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护士在输液管上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以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加热棒里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是还原性铁粉、炭粉和氯化钠等物质。该加热棒内是否真的含有这几种物质呢?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 (1) 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氯化钠

      ①将加热棒内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填写正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滤液中含有Cl-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滤液中还含有Na+ , 从而确定含有氯化钠。

    2. (2) 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铁粉小明用磁铁靠近滤渣,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但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也有可能是四氧化三铁。小明通过如下

      装置探究黑色物质是否含有四氧化三铁,该物质鉴定的原理是:Fe3O4+4H2 3Fe+4H2O当观察到这一现象时,排除了四氧化三铁存在的可能性。小英同学认为这还不能确定铁粉的存在,因为除了四氧化三铁外,钴粉、镍粉也是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 2+转化为Fe3+) ,然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3+ , 得出加热棒中含有铁粉这一结论。

    3. (3) 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炭粉点燃不能被吸引的黑色粉末,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加热棒内含有炭粉这一结论。请写出此操作过程中确认炭粉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综合上述实验,小明验证了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加热棒为什么能够起到加热作用呢?小明还将进一步探究。

  • 13. (2021·丽水) 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小科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人另一种初温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数字采集器和计算机实时显示数据和曲线(如图乙):横坐标表示时间,左边纵坐标表示pH,右边纵坐标表示溶液的温度。结合反应过程并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 ,150秒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
    2. (2) 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14. (2021·衢州) 钢丝棉是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直径约0.125-0.189毫米。小科利用钢丝棉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

    步骤一: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

    步骤二: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

    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

     

    5分钟

    20分钟

    1小时

    5小时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1. (1) 检查注射器气密性: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则气密性良好。
    2. (2) 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3. (3) 钢铁生锈还需要氧气,请你利用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15. (2021·台州) 某同学对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需要正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有底的空纸筒盖上硬纸板、在电子秤上称得质量为5.39克;

    ②将该纸筒先后两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上硬纸板。分别正放、倒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和图乙、观察并记录读数变化:

    ③将两次的读数变化绘制成图丙,并得出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
    2. (2) 纸筒正放时,电子秤读数变小的原因是
    3. (3) 结合图丙推测,若纸筒内收集满的是氢气。请在图丁中画出纸筒正放、倒放时电子秤读数随时间的大致变化情况并标注。(纸筒收集满氢气后的质量为5.30克)

三、填空题
  • 16. (2021·湖州) 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17. (2021·嘉兴) 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1. (1) 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嘉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
    2. (2) 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
    3. (3) 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嘉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 18. (2021·丽水) “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 (1) 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价
    2. (2) 物质C的化学式为
    3. (3) 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2021·丽水) 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现象。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1. (1) 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
    2. (2) 列举熟石灰[Ca(OH)2]在工农业上的一种用途
    3. (3) 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写出产生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0. (2021·衢州) 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1. (1) 如图甲进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溶液②(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
    2. (2) 如图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四、解答题
  • 21. (2021·湖州) 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NaHCO+HCl==NaCl+H2O+ CO2

    1. (1) 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选填“一”或“二”),理由是
    2. (2)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0

      10

      10

      0

      1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3. (3) 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 22. (2021·湖州)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地球第四极”— —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本次万米深潜任务成功的一大亮点是采用了许多自主研发的国产新材料

    1. (1) “奋斗者”号采用的钛合金材料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与下列哪种材料类型相同?

      ①塑料     ②不锈钢     ③玻璃

    2. (2) “奋斗者”号下潜时,外部携带了4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2吨。压载铁被悬挂的模型如右图所示。试计算4块压载铁水下浸没时对“奋斗者”号的作用力约为多少?(压载铁的密度近似为8×103千克/米3 , 海水的密度近似为水的密度)
    3. (3) 完成水下作业之后,“奋斗者”号抛去压载铁上浮。为了使“奋斗者”号在深海有足够大的浮力返航,采用了一种新的固体浮力材料,由大量纳米级大小的空气玻璃微珠组成。为了满足设计需求,该材料需要具备怎样的性质?(答出一点即可)
  • 23. (2021·丽水)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 (1) 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 (2) 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 ,需用到的试剂是
    3. (3) 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50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

      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克固体。

      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K2CO3+CaCl2=2KCl+CaCO3↓ )

  • 24. (2021·衢州) “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上海车展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四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

    1. (1) 氨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能。
    2. (2) 氢气是氨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米制取。已知1.2kg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水。
    3. (3) 氨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
    4. (4) 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     
      A . 水力发电制氢 B . 太阳能发电制氢 C . 火力发电制氢 D . 核能发电制氢
五、综合说理题
  • 25. (2021·衢州) 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箱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