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8:气候与生命

更新时间:2021-06-29 浏览次数:18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丽水) 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属于我市频发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 . 地震 B . 火山喷发 C . 台风 D . 海啸
  • 2. (2021·台州) 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
    A . 空气 B . C . 矿物质 D . 腐殖质
  • 3. (2021·杭州) 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 . 全部韧皮部 B . 全部木质部 C . 部分韧皮部 D . 部分木质部
  • 4. (2021·衢州) 近日教育部发布“睡眠令”,以扭转目前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影响人体生长。这种激素是(    )
    A . 性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生长激素 D . 肾上腺素
  • 5. (2021·湖州) 当手指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我们的手就会立即缩回。在此反射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位是(   )
    A . 手指上的皮肤 B . 手臂中的肌肉 C .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D . 手臂中的神经
  • 6. (2021·湖州) 下图表示3小时内小明同学血糖含量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明同学在进食前0.5小时内血糖含量低于90毫克/100毫升 B . 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是小肠吸收了葡萄糖 C . 进食后胰岛素含量增加是由于血糖含量升高引起的 D . 第1.5小时以后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胰岛素含量减少引起的
  • 7. (2021·绍兴) 以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科学推理法。下列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是( )

    A . ①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B . ②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 ③叶片的下表面一般气孔数目较多 D . ④牛顿第一定律
  • 8. (2021·台州) 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下列表述肺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1·丽水) 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 . 生物的呼吸作用
二、填空题
  • 10. (2021·湖州) 暑假爸爸带小越去杭州游玩,晚上经高速公路开车返回,下车时小越发现车身两侧密密麻麻有很多死昆虫,这是因为车高速行驶时(模拟场景如右图所示),A处空气流速比B处(选填“大”或“小”),对昆虫的压强比B处小,昆虫被压向车身导致死亡。昆虫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也是唯一适应陆地飞行生活的无脊椎动物。在生物分类上,昆虫属于门。

  • 11. (2021·宁波) 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
    1. (1) 电瓶车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由于电源短路,形成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热。这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能。
    2. (2) 针对上述电梯内电瓶车自燃隐患,宁波市未雨绸缪,早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中“阻车感应系统”已在多个小区推行。如图所示某阻车感应系统在电梯轿厢内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一旦电瓶车进入电梯,就会被摄像头检测到,语音告警器将进行语音提示,同时电梯门不会关闭。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图中的(填序号)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3. (3) 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下:

      水电解→可燃性气体累积→遇明火,气体燃烧→引燃整车

      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

  • 12. (2021·嘉兴) 如图是小嘉家中铺设的一块实木地板,可以看出明显的年轮。其中(选填“甲”或“乙”)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原因是

  • 13. (2021·湖州) 如图是大棚种植蔬菜的实景图。

    1. (1) 大棚内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的催化作用,从而促进蔬菜快速生长。
    2. (2) 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叶上端约40厘米处,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从而大量积聚在地面附近,导致根系的减弱,致使获得的能量不足从而影响根系发育。
  • 14. (2021·嘉兴) 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如图是核电机组示意图,通过三个回路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1. (1) 一回路:反应堆中核燃料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水加热到约320℃,气压达到150多个标准大气压,此时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是
    2. (2) 二回路: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被加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3. (3) 三回路:核电站通常建在海边用海水作冷凝剂,原因是海水量多且
  • 15. (2021·台州) 同一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同的科学道理。如图为某同学在不同情况下手背的对比图,乙图中鼓起的血管是(填血管名称)。关于血管鼓起的成因可能有:

    Ⅰ.血液流动是 (选填“单”或“双”)向的、当手腕或前臂处血管被挤压时,血液流动受阻,血管鼓起。

    Ⅱ.剧烈运动时,产热增加,为加快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血管(选填“舒张”或收缩”)。血流量增大。血管鼓起。

  • 16. (2021·宁波) 2021年5月22日13 :00左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进行到高海拔赛段20km至31km处,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了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 (1) 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 (2) 请写出失温时及时施救的措施:。(写出一条)
  • 17. (2021·杭州)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当环境条件改变时,人体往往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以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如:
    1. (1) 长期居住低海拔区域(如杭州)的人刚进入高海拔区域(如青藏高原)其呼吸频率将,以适应氧气稀薄的高原环境。
    2. (2) 人体从常温环境进人低温环境中时,皮肤血管的管腔将,从而降低皮肤温度,以利于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 (3) 从常温进入高温环境中时,人体会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的情况下,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将, 以利于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 (4) 人们从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的场所,眼球的瞳孔将以增加进入瞳孔的光线适应黑暗的环境。
  • 18. (2021·金华) 如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该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e→d→c→b→a,其中“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2. (2) 在该反射中,手会立即收回,然后才感觉到痛,说明,除了反射外,脊髓还有的功能。
  • 19. (2021·嘉兴) 如图为能捕捉昆虫的猪笼草,其叶片的叶中脉延伸成卷须,卷须的顶端膨大为捕虫囊。

    1. (1) 当有昆虫落入捕虫囊时,囊口的囊盖就会合上,这属于植物的(选填“感性”或“向性”)运动。
    2. (2) 捕虫囊只是把昆虫转变为含氮的无机物加以吸收利用,以弥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不足,因此即使剪掉所有的捕虫囊,猪笼草也不会死亡。从生态系统成分看,猪笼草属于
  • 20. (2021·丽水) 2021年4月18日,半程马拉松赛在遂昌湖山乡开跑。请回答:
    1. (1) 运动员在奔跑时感到小腿酸胀,是由小腿中的肌肉细胞呼吸引起的。
    2. (2)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虽然大汗淋漓,但体温能维持恒定,原因是机体的产热散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1. (2021·衢州) 他在国内外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盛誉,他创造了世界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发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在高盐浓度条件下,也能有很高的产量。
    1. (1) 文中的“他”是下图中的    
      A . 屠呦呦 B . 张青莲 C . 侯德榜 D . 袁隆平
    2. (2) 普通水稻不适合在盐碱地生长,因其根毛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引起细胞失水。
    3. (3) 水稻是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米饭消化产物进人循环系统后,首先到达图甲所示心脏四个腔的(填字母)。之后随血液送往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中参与代谢提供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图乙表示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动脉、静脉、支气管、肺泡,请选择图乙中序号按顺序表示出二氧化碳从血管经肺部排出体外需经历的路径

三、解答题
  • 22. (2021·杭州) 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 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 (1) 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 . 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 . 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 . 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 . 只开花不结果
    2. (2) 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 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3. (3) 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 N2↑+2H2O,该反应是属于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 (4) 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 , 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5. (5) 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 23. (2021·宁波)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武术中的象形拳是一种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人物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有猴拳、鹰爪拳、蛇拳、螳螂拳等。
    1. (1) 根据动物体中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这一分类依据,螳螂属于动物。
    2. (2) 运动员进行象形拳表演时,他的(填脑的结构名称) 能起到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活动的功能。
  • 24. (2021·丽水) 创意改变生活,如图是自带吸管的玻璃杯,杯中装有水,小科用手掌封住杯口,通过玻璃吸管不容易“吸"到水;移开手后,能轻松“服”到水。请回答:

    1. (1) 小科能轻松“吸"到水是利用了
    2. (2) 图中A点的压强B点的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装有水的玻璃杯总质量为0.28千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平方厘米,此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 25. (2021·绍兴) 如图是小敏在复习整理血液循环相关知识时的手绘图,请据图回答。

     

    1. (1)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肠胃道”中被消化成 进入血液。
    2. (2) 气体A在肺泡中的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甲于”)肺部毛细血管中浓度。
    3. (3) 与C处血液相比,D处血液最明显的变化是含量减少。
    4. (4) 心脏结构1、2和3、4,在血液循环中的功能是
  • 26. (2021·湖州) 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模型。

    1. (1) 写出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人体细胞——系统——系统——外部环境。(选填“A”、“B”、“C”、“D”,不定项选择)
    2. (2) 肺泡中的O2通过作用进入血液。
    3. (3) B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四、实验探究题
  • 27. (2021·温州) 离瘪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距离向袋内吹气,塑料袋会鼓起(如图甲)。小明认为塑料袋中的气体都由口中吹出。为了验证猜想,他用瘪塑料袋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口径相同、长度分别为30厘米、60厘米、90厘米的瘪塑料袋各两个,分别标为A1、A2 , B1、B2和C1、C2

    ②微微张开塑料袋A1的袋口,将袋口紧贴嘴(如图乙),将口中的气体一次性吹入袋中.直至人不能吹气时迅速扎紧袋口,塑料袋呈筒状(如图丙),过程中保证不漏气。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③微微张开塑料袋A2的袋口,将袋口距嘴10厘米,向袋内快速吹一口气,然后迅速扎紧袋口,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④换用塑料袋B1、B2和C1、C2 , 重复步骤②和③,获得结果如表所示。

    吹气方式

    实验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嘴贴袋口吹气

    A1中充满气体

    B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2

    C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3

    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

    A2中充满气体

    B2中充满气体

    C2中充满气体

    1. (1)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否定小明猜想的实验组别是
    2. (2) 实验中,塑料袋C1中的气体并未充满,如何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体积在C1容积中的占比?
    3. (3) 说明“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能使塑料袋充满气体”的原因:
  • 28. (2021·绍兴) 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建立猜想】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0只,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如图。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交流评价】⑴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⑵根据耗氧量变化,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 29. (2021·温州) 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发现温度会影响菠菜呼吸作用的强度。于是他们对“菠菜在哪一温度下呼吸作用最强”进行实验探究。
    1. (1) 选择下列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器材:如图所示的恒温箱(温度可调节)、装置甲(塑料袋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电子天平,若干新鲜菠菜。

    2. (2) 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因此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中,也可以通过比较实验前后菠菜质量减小的快慢来判断呼吸作用的强弱。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30. (2021·湖州) 细菌等微生物是土壤的成分之一,它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含碳的物质、含氮的物质、水和无机盐等,以维持其生命活动。有的土壤细菌(以下简称为“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土壤浸出液。

    ②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配制培养基(内有除含氮物质外的其他必需物质),将培养基分装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

    ③在A培养皿中再加入,B培养皿不加(如图甲)。

    ④将等量土壤浸出液涂抹在A和B两个培养皿的培养基表面,并在适宜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如图乙)。

    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B培养基表面不显红色。

    实验结果分析:

    ⑴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X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生殖(填生殖方式),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

    ⑵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填生态系统的成分)。

    实验结论:土壤样品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 31. (2021·湖州)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 将C18O2和CO2分别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218O中(如右图所示),迅速收集产生的氧气

    1. (1) 18O和16O互为原子,H218O和H2O以及CO2和C18O2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用来示踪物质变化情况。
    2. (2) 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3. (3) 该实验必须在条件下进行。
    4. (4) 制备含有较多小球藻的液体时,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入(选填“无机盐”或“无机盐和有机物”),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
  • 32. (2021·丽水)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

    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回答:

    1. (1) 实验中发现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球,这些水珠主要通过吊兰的作用产生;
    2. (2) 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3. (3) 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写出一种具体方法
  • 33. (2021·台州)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A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 , 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2. (2) 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 . 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 . 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 . 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3. (3) 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用字母表示)
  • 34. (2021·杭州) 小金同学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无叶绿体)、黑纸片、

    打孔器、白纸板、吸管、适宜浓度的酒精、碘液、回形针。

    实验步骤:

    ①将天竺葵放置黑暗环境中24小时。

    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上半部,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③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A(黑纸片遮光的绿色部位)、B(未遮光的绿色部位)和C(未遮光的白色部
         位)各取一个叶圆片(如图所示)。

    ④把取下的叶圆片放入装有酒精溶液的试管中水浴加热脱色后在清水中漂洗。

    ⑤将3个叶圆片放在白纸板上,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3个叶圆片上,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步骤④中将叶圆片放入酒精溶液中进行脱色处理的目的是
    2. (2) 小金同学是根据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个叶圆片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
    3. (3) A和B进行对照的目的是,验证
    4. (4) 若实验结果叶圆片B变蓝,C不变蓝。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 35. (2021·绍兴)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敏对植物产生氧气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研究。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 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如图甲乙)。

    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实验三: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一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丙);

    ②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丁)。

    根据实验回答:

    1. (1) 小敏根据现象得出实验一的结论。
    2. (2) 要得出实验二的结论,请设计“进一步实验”的必要步骤是:
    3. (3) 实验三中使用好氧细菌的目的是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五、综合说理题
  • 36. (2021·台州) 1823年德贝菜纳发现氢气在空气中遇到铂会起火,并研制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个化学打火机,如图甲所示。德贝菜纳打火机的结构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从内管中冲出的氢气贝点燃。开关关闭,喷嘴被堵住、火焰熄灭,随后氢气停止产生,请你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介绍德贝菜纳打火机的使用原理。

  • 37. (2021·衢州) 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箱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 38. (2021·金华) 大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农民会给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来提高产量与质量。研究表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

    【资料】①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会释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

    ②吊袋内CO2释放量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过低时CO2气体释放量较少;

    ③使用时,将气肥悬挂在农作物枝叶上方位置比放在农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

    ④施用气肥为不可离农作物太近。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的原因。

  • 39. (2021·温州) 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需借助温室大棚才能种植蔬菜。普通温室大棚,需消耗大量煤来维持蔬菜种植所需的温度。某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不耗煤且能促进蔬菜高产的“节能日光温室”(如图),适合冬季在我国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其结构特点如下:

    ①温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

    ②不同纬度的温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

    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

    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节能日光温室”既节能又能促进蔬菜高产作出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