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1-06-29 浏览次数:2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测量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是(   )

    A . N B . m C . s D . kg
  • 2.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 . 速率 B . 时间 C . 路程 D .
  • 3.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牛顿最早利用实验与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 . 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C .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它的轻重无关 D . 伽利略利用实验直接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4. 如图所示是动车运行过程中3号车厢显示屏上相关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126km/h”指的是动车运动的速率 B . 由图中的信息可以推断动车运动1h路程一定是126km C . 由图中的信息可以推断动车运动1h位移一定是126km D . 动车进站停靠时可以看成质点
  • 5.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通过光电门时球心位于光电门两透光孔的连线上,小球的直径为0.5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g取 ,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与光电门的距离为(   )

    A . 0.25m B . 0.5m C . 1m D . 1.25m
  • 6. 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竖直放置并装满水的玻璃管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从A点开始,沿玻璃管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且玻璃管到CD处时红蜡块恰在D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若玻璃管匀速运动,则蜡块的轨迹为直线P B . 若玻璃管匀加速运动,则蜡块的轨迹可能为曲线R C . 若玻璃管匀加速运动,则蜡块的轨迹可能为曲线Q D . 若玻璃管匀减速运动,则蜡块的轨迹可能为曲线R
  • 7. 如图所示,滚筒洗衣机脱水时,滚筒绕水平转动轴转动。滚筒上有很多漏水孔,滚筒转动时,附着在潮湿衣服上的水从漏水孔中被甩出,达到脱水的目的。如果认为湿衣服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   )

    A . 水在滚筒最低点时最容易被甩出 B . 脱水时水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了 C . 脱水过程中滚筒对衣服的作用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D . 脱水过程中滚筒对衣服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 8. 如图所示,是某一滑板运动员离开圆形滑道斜向上运动瞬间的照片。则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离开滑道前的瞬间,滑道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对滑道的作用力 B . 离开滑道前的瞬间,运动员的重力与滑道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运动员离开滑道后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一定为零 D . 运动员离开滑道向上运动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 9. 如图,AO、BO、CO三段细线的一端系于为O点,A端系于墙上,OB、OC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后各挂质量均为m的重物,不计一切摩擦及阻力,系统平衡时,AO、CO与BO的反向延长线的夹角分别为 。若 ,则 等于(   )

    A . 70° B . 90° C . 110° D . 130°
  • 10. 某人想测量地铁启动时的加速度。他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上一支圆珠笔,细绳的上端用电工胶布临时固定在地铁的竖直扶手上。在地铁启动后的某段加速过程中(可看成匀加速),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用手机拍摄了当时情景的照片,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利用此照片,测出悬点O到系笔处A的长度为L,A到竖直扶手的距离为d,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据此可判断(   )

    A . 地铁正在向右加速运动 B . 地铁启动时的加速度为 C . 地铁正在向左加速 D . 由题所给的信息可以估算出细绳的拉力
  • 11. 如图所示为游乐园中空中转椅的理论示意图,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绳悬挂于同一点,另一端各系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使它们在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则对于A、B两个圆锥摆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周期大 B . B的周期大 C . A、B的周期一样大 D . A、B的周期无法比较
  • 12. 如图所示,斜面AB、BC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53°( ),长度相等且为5m,小球第一次从A点正上方距A点8m的O处以 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经时间t恰好落在B点,第二次小球仍从O处以2 速度水平向右抛出,g取 ,则(   )


    A . 第一次抛落在B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 B . 第二次下落时间为 C . 第二次下落时间为2t D . 第二次落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为6m
  • 13.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向心力大小”实验时的照片,图乙是传动部分示意图,左侧自上而下三轮的半径分别为1.5r、2.4r、3r,右侧自上而下三轮的半径分别为1.5r、1.2r、r,现皮带安装在两侧第二个轮上,A、B是左侧第二个轮边缘上的两点,C是右侧最上面轮边缘上的点(   )

    A . 本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B . 图甲中两球质量相同,此时可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运动半径的关系” C . 图乙中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D . 图乙中A,C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5
二、多选题
  • 14. 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 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率是不断变化的 C . 两个不在同一直线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 D . 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不指向圆心
  • 15. 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可看成质点),在O点正下方钉一个钉子A,OA间的距离为细绳长度的 ,小球从一定高度摆下。当摆到悬点O的正下方细绳被A挡住的前后瞬间(   )

    A . 线速度之比2:3 B . 角速度之比2:3 C . 细绳的拉力之比2:3 D . 若OA间距离越大,则细绳越容易断
  • 16. 如图所示是卫星A、B绕地球运动的轨道示意图,其中卫星A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 ,卫星B沿椭圆轨道运动,椭圆轨道与卫星A的圆轨道相切于P点,椭圆轨道远地点到地心距离为R,已知卫星A绕地球运动周期为T,且卫星绕地球运动与行星绕太阳运动具有相似的规律,则(   )

    A . 卫星B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在P点时的速度比在Q点时小 B . 卫星B的周期比卫星A的周期大 C . 卫星B从P第一次到Q的时间为 D . 卫星B从P第一次到Q的时间为
三、实验题
  • 17. 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关系”的实验。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槽码通过细绳拖动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 该同学在实验前准备了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及下列辅助器材,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_________
      A . 交流电源 B . 天平(含配套砝码) C . 秒表 D . 刻度尺
    2. (2) 实验前他做了以下两项准备:

      ①调整垫片的位置,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是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使实验过程中小车所受合外力F等于

      ②挑选合适的槽码,使小车质量M远大于槽码质量m。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匀加速运动时,小车所受牵引力近似等于

    3. (3) 图乙所示为某同学挑选的一条纸带,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 s,测得A点到B、C点的距离分别为 cm, cm,则在打下点迹B时,小车运动的速度 m/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8.        
    1. (1)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装置。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斜槽轨道越光滑,对实验结果影响越小 B . 为提高实验准确性,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 . 斜槽末端应调整成水平状态 D . 图甲中档条N每次必须等间距下移
    2. (2) 在实验中,记录了小球在运动中的3个位置,如图乙所示,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用L、g表示)。b点的速度 。(用L、g表示)
    3. (3) 平抛起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用L表示)。

四、解答题
  •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25kg的小孩静止坐在秋千板上时,小孩离拴绳子的横梁2.5m。如果秋千板摆到最低点时,速度为3m/s,(g取10 )求:

    1. (1) 此时小孩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2. (2) 此时秋千板对小孩支持力的大小。
  • 20. 如图甲所示,质量 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以物体 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已知物体在x轴和y轴方向上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条件,求:

    1. (1) 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
    2. (2)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3. (3) 请在答卷相应图上画出物体运动的轨迹(要在图上画出初速度的方向并标注与x轴的角度)。(可能要用到的值
  • 21. 2022年将在北京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这促生了许多冰雪项目。桐庐县合村乡生仙里滑雪场于2020年12月12日对外开放(如图甲所示),现将滑雪道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两斜面间平滑连接,已知斜面AB长100m、倾角为37°,斜面BC的倾角为11°( ),游客李华和滑雪板总质量为80kg,从斜面AB的顶端静止下滑经B点后滑上斜面BC,最终停在距B点25m的位置,整个滑行过程用时12.5s,不计空气阻力,AB、BC两段运动均可看作匀变速运动, 。求:

    1. (1) 整个滑雪过程中李华的最大速度;
    2. (2) 滑雪板与斜面AB之间的的动摩擦因数;
    3. (3) 李华在BC段向上滑行的过程中,斜面BC对滑雪板的平均阻力多大。
  • 22. 如图甲所示,是某一游戏的情景图,可以简化为图乙所示的装置,由水平轨道AB、竖直圆轨道BDC(最低处B略错开,影响不计)、水平轨道BE及圆形飞镖靶组成。已知圆轨道半径 m,飞镖靶靶心为O,半径 m,与水平面的夹角 ,靶最低点F与轨道BE末端E的水平距离 m,飞镖的质量 g,在运动过程中可看成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1. (1) 要确保飞镖能沿圆轨道BDC通过最高点C,则C处的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 (2) 若飞镖经过圆轨道与圆心等高的D点时速度大小为7m/s,求此时飞镖对轨道的压力;
    3. (3) 若飞镖离开水平轨道后,刚好能垂直击中靶心,求飞镖在E处的速度大小;
    4. (4) 若水平轨道ABE与F所在水平面的高度差 m,求飞镖要击中靶上F所在的直径上的位置,飞镖在E处的速度范围。(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