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3月份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10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句子默写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 (2) 秋瑾在《满江红》中表现想匡扶天下,救民于水火的句子是
    3. (3) 欲济无舟楫,。(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 (5) 把《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字词书写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双腿tān huàn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 (2) 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wǎn xī的样子。
    3. (3)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
    4. (4) 玄德曰:“大丈夫抱jīng shì qí cái,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三、选择题
  •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市短小精悍的民俗节目《鼓盆歌》,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亮相。 B . 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 . 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 . 在阳光明媚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 . 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汉字增加困难。(“这样”一词指代不明,把“这样”改为“否则”) C . 望着白云环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 D . 《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将“弘扬”改为“发扬”)
四、综合性学习
  • 5. (2020·惠阳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篮球明星姚明说,小时候曾因撒谎被家人揍过,他对家风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家风好代表这家人的人品好。我们家的家风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

        材料二:

        三国时期就有《家训》,南北朝时期有《颜氏家训》,清代有《曾国藩家书》,现代有《傅雷家书》,家风已成为中国家庭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5字。
    2. (2) 好家风如化雨春风,伴随着孩子成长。根据对联常识,挑选其中几个适合的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德勤孝义  喜居宝地  东海白鹤  和善信诚  

      金榜名  出世风  千秋寿  传家宝

五、课内阅读
  • 6.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今齐方千里/寡人欲以五百里之易安陵 B . 刺寡人之过者/山而居 C . 时时而进/飞漱其 D . 寡人之耳者/之,欣然规往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 (3) 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六、课外阅读
  • 7.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 , 强于天下。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②馁(něi):饥饿。③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子之即墨也(任职) B . 吾使人视即墨(然而) C . 誉言至(每日) D . 烹阿大夫及左右誉者(尝试)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

    3. (3) 结合选文,说说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
七、现代文阅读
  • 8. (2020九上·遵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论度量

    尹荣方

    ①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的有小的,也有不大不小的。度量大是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格。人生在世,不如意事何日无之,何时无之,如果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能看破,自当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如前人史摺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胸襟狭窄、气量狭小的人则难免遇事恼恼、见人耿耿了,然此恼恼、此耿耿,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徒然的了。

    ②度量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化解矛盾、消融争端,从而做得成事。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此时,韩琦自后一把拉着范的手说:“希文(范仲淹字),有什么事不可以再商量呢?”此刻的韩琦和气满面,范仲淹见此情景,怒气顿消。有韩琦的这种度量,则何事不能办成?

    ③度量每依于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彭思永应举时,持金钗数只住在旅馆,同考者数人来拜访他,请他拿出金钗赏玩,其中有一人悄悄将一只金钗塞入自己的袖中,彭思永瞧在眼里,却不言语。别人都不知情,惊找失物。彭却回答:就这么几只,并未丢失。众人离去时,那个偷金钗的人作揖告别,抬手不慎将金钗落在地上。众人此刻都钦佩彭思永的大度,彭某不肯当众出他人之丑,宁可自己在财利上损失,确是厚德大度之举。当然他也绝不是想助成偷者之恶,这是不待多辩的。

    ④度量不是天生就的,它关乎人的德行,也关乎人的见识,有德有识者方能有度量,德、识则靠不断学习、修行才能获得。有人问程颐:“量可学否?”程颐回答:“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夏元吉先生也曾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我幼年时,有人冒犯我,我没有不发怒的;长大后,开始是在神色上忍让,然后在心里克制忍耐,时间久了自然习惯绝不与人计较,何尝是不学就能有度量的?”

    ⑤然则大度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识见能力,是一种道德高境,它靠不断的修行、学习才能获得。有人将大度与一掷千金的所谓慷慨等同视之,其失远矣!有人以为人的度量系于先天,是天生的,然“性相近,习相远”,结合上述哲人的现身说法,我们相信度量天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恼恼”“耿耿”写出了胸襟狭隘者的烦恼情状,与度量大者“眉目清扬”的状态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B . “和气满面”是韩琦度量大的表现,由“拂袖而去”到“怒气顿消”是范仲淹在韩琦大度量感染下的改变。 C . “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这一句话,属于道理论据,证明了度量要靠不断学习、修行才能获得的观点。 D . 作者结合几位哲人的具体事例,否定了度量是天生的说法,同时,他认为大度与一掷千金的慷慨是一致的。
    2. (2) 本文围绕“度量”这一话题,论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 (3) 第③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笨拙的父爱

    ①他真的是一位非常笨拙的父亲。

    ②这是一个大型综艺节目,类似于各种选拔赛。台上一个个帅哥靓女,或歌唱,或舞蹈,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的才艺发挥到最好。精彩之处,台上台下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③当他站在舞台上时,显得有些另类,因为他的年龄不再年轻。与众多参赛的小青年相比,他俨然就是“大叔”级别的。按说,“大叔”级别的人物参赛也不算什么,或许还能一鸣惊人,出个中国式“苏珊大妈”。但是,他似乎又不具备这个才能。

    ④音乐响起,我就看到了他的拘束,接着一开口,更大的失望袭来。他竟然合不上节拍,吐词也不清晰,这些都是歌手的禁忌。台上评委的灯齐刷刷地灭掉了,他陷入一种尴尬与难堪的局面。但是,他依然执着、含糊不清地唱着,灯光下,他的额头爬满汗水,沧桑的脸上似乎因难堪与拘束,显得又苍老了几分。台下嘘声一片。这真是个乌龙事件,自综艺节目开播以来,从没有过这样的局面,主持人忍不住叫停。音乐停下来,他似乎更孤立地站在舞台上,手足无措。

    ⑤“你一定知道自己的歌唱水平,能说说你为什么来这个舞台上吗?”主持人问道,台下揶揄声此起彼伏:现在人真是想出名想疯了。

    ⑥男人低着头盯着自己的鞋子,半天才抬起头说话了。他的话语依然不清晰,一字一顿,原来他竟然还是一个有语疾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大舌头”。

    ⑦他说:“非常抱歉,我不会唱歌。我这么做,是想恳请评委能给我女儿一个上台的机会。我女儿今年八岁,特别喜欢跳舞,能跳出完整版的杨丽萍的《孔雀舞》,只是她年龄小,不够参赛的资格。可是,女儿太想上这个舞台了,恳请大家给她一个机会,恳请大家明白一个做父亲的心情。”

    ⑧原来,所有的难堪,所有的笨拙,都是为了他的女儿。

    ⑨他女儿终于站在了这个大型的舞台上。孩子的舞蹈果然不错,她开心地跳着,像一只欢快的小孔雀。台下的男人望着女儿,也欣慰地笑了,笑得泪流满面

    ⑩在如潮的掌声里,女儿跳完了舞蹈。我知道,那掌声,一半是给女儿,一半是给父亲的。

    ⑪主持人问女儿,知道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吗?女儿摇摇头。于是,主持人让她看看大屏幕:她爸爸是个切割大理石的火烧工,每天在高温下工作。为了这次上舞台,作为一个有语疾的父亲,所做的努力,她也是不知道的。天真无邪的女儿,活在自己的舞蹈梦里,并不知道父亲的辛苦。

    ⑫画面以回忆的方式,重演了他坚持让女儿学舞蹈的过程。女儿很小的时候,他发现了女儿的舞蹈天赋。只要他家那台老旧的录音机一放音乐,女儿就随之翩翩起舞,只是,女儿的舞步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显得有些凌乱与别扭。看看喜爱舞蹈的女儿,想想家里拮据的生活,他还是拿出全部的积蓄送女儿去了舞蹈学校,学舞蹈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夏天,家里没有空调,他就去附近的冷库里,捡拾一些废弃的冰块,然后回家放在盆子里,用电扇吹,这样练舞蹈的女儿就不至于那么热了。冬天,他用捡拾的煤块在屋子里生火,把贫瘠的小屋照映得暖暖的,也让跳舞的女儿感觉暖暖的。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女儿终于走向了梦寐以求的大舞台。

    ⑬后来,导演组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秘密,这个男人因语疾并没有成家,这孩子是他捡来的弃婴。可是他央求导演删掉了这一块儿,他说他永远不想让女儿知道这个秘密。

    ⑭作为一个摄影师,我目睹了这晚最感人的一幕:大屏幕上,父亲辛劳的身影,还有他为了女儿,站在舞台上最笨拙、最尴尬的一面。

    ⑮节目之后,我复制了一个光盘,送给了孩子。我想让她明白:父亲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笨拙,都是为了更好地爱她!我想随着女儿的长大,她一定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也会深深地爱着这个笨拙的父亲。

    1. (1) 根据小说的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开端

      父亲在选秀台上笨拙地表演

      发展

      高潮

      结局

      “我”送光盘给孩子,希望地懂得父亲的爱

    2. (2)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但是,他依然执着、含糊不清地唱着,灯光下,他的额头爬满汗水,沧桑的脸上似乎因难堪与拘束,显得又苍老了几分。

      ②台下的男人望着女儿,也欣慰地笑了,笑得泪流满面

    3. (3) 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4. (4) “笨拙的父爱”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八、作文
  • 10. 作文

    复兴中学九(1)班召开“我谈压力”主题班会,邀请了部分家长一起参与。班会上,同学晓红说:“进入九年级压力很大,不知怎么学才好。总觉得别的同学那么优秀,自己会落后的。”同学程曦说:“我压力很大,常常睡不好觉。”

    黎明家长说:“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林,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被社会淘汰。”

    刘东家长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嘛!”

    班主任王老师说:“我们要化压力为动力。”

    关于压力,你有怎样的体验、思考或认识呢?请把“压力让我      ▲     ”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的压力故事。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500字以上。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11. 作文

    复兴中学九(1)班召开“我谈压力”主题班会,邀请了部分家长一起参与。班会上,同学晓红说:“进入九年级压力很大,不知怎么学才好。总觉得别的同学那么优秀,自己会落后的。”同学程曦说:“我压力很大,常常睡不好觉。”

    黎明家长说:“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林,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被社会淘汰。”

    刘东家长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嘛!”

    班主任王老师说:“我们要化压力为动力。”

    关于压力,你有怎样的体验、思考或认识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压力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500字以上。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名著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九六五年二月十日

    半年来你唯一的一封信不知给我们多少快慰。看了日程表,照例跟着你天南地北地神游了一遍,做了半天白日梦。

    ……

    你的中文还是比英文强,别灰心,多写信,多看中文书,就不会失去用中文思考的习惯。你的英文基础不够,看书太少,句型未免单调。

    任何艺术品都有一部分含蓄的东西,在文学上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西方人所谓between lines(弦外之音)。作者不可能把心中的感受写尽,他给人的启示往往有些还出乎他自己的意想之外。绘画、雕塑、戏剧等,都有此潜在的境界。不过音乐所表现的最是飘忽,最是空灵,最难捉摸,最难肯定,弦外之音似乎比别的艺术更丰富、更神秘,因此一般人也就懒于探索,甚至根本感觉不到有什么弦外之音。其实真正的演奏家应当努力去体会这个潜在的境界(即淮南子所谓“听无音之音者聪”,无音之音不是指这个潜藏的意境又是指什么呢?)而把它表现出来,虽然他的体会不一定都正确。能否体会与民族性无关。从哪一角度去体会,能体会作品中哪一些隐藏的东西,则多半取于各个民族的性格及其文化传统。甲民族所体会的和乙民族所体会的,既有正确不正确的分别,也有种类的不同、程度深浅的不同。我猜想你和岳父的默契在于彼此都是东方人,感受事物的方式不无共同之处,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往往相似。你和董氏兄弟初次合作就觉得心心相印,也是这个缘故。大家都是中国人,感情方面的共同点自然更多了。

    1. (1) 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2) 在选文这一封信中,傅雷主要与儿子讨论哪类话题,你还能从原著中举出3类傅雷与儿子探讨的话题吗?
    3. (3) 结合选文和原著简要分析傅聪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