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许昌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7 浏览次数:11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有知识,世界一片光明;没知识,眼前一片混沌。”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生活方式,让勤奋学习成为自己远航的动力。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只要坚持不断学习,就能实现自己人生梦想

    ②学习点亮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③青少年时期,知识的学习是最重要的

    ④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为“无G”老人提供服务和便利,帮助老人迈过“数字鸿沟”。此举(   )

    ①可以彻底解决老年人不会使用数字产品而影响生活的问题

    ②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旨在解决社会的养老问题,使老年人不再孤单

    ④有利于让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3. 走进博物馆过大年,享受文化盛宴,成为不少人过年的新年俗。河南博物院主展馆2021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大展从17万余件馆藏文物中精选出5000多件珍品,贾湖骨笛、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镇馆之宝一一亮相。众多游客走进博物馆,走近文物,浸润在中华文化中。据统计,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500%。与地同时,文物被广泛关注,从沉睡中醒来,变得活力四射,光彩熠熠。这说明(   )
    A . 文博旅游是一种新风尚,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 B . 博物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宝库和精神盛宴 C . 文物只有走进大众视野才能真正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D .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不再关注物质生活,更加注重精神追求
  • 4. 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翻了一番,高速公路里程、高铁运营里程、万吨级码头泊位数量等均居世界第一,快递业务量翻了两番,“复兴号”、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投产运营,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这(   )
    A . 说明我国交通技术发展迅速成就有目共睹 B . 证明交通运输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命脉 C .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和保障 D . 根源于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 5. 5年来,某地政府投入过亿元改建的8万余个厕所弃用超过5万个。“马桶正对灶台”“马桶没有下水道”“荒院安厕所”“气温一低就结冰堵塞”“反复改建一家多厕”等各种问题的存在让人们欢心期许的“厕所革命”惠民工程变成了“伤心工程”。这件事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   )

    ①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

    ②以人为本,走村入户,倾听民声,考虑百姓合理的利益诉求

    ③建立健全配套严格的监管和督促机制,严防腐败和作风问题

    ④高度重视,合理规划、合理设计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决定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根本原则。实施“爱国者治港”(   )

    ①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相违背,不利于香港民主制度的发展

    ②说明香港局势不稳,急需要爱国者来领导治理

    ③是对“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完善

    ④是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②③
  • 7. 种子,素有农业“芯片”之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却要进口7万吨“洋种子”,进口额4.35亿美元。在一些地区、一些品种“洋种子”占比超过80%,甚至几乎完全依靠进口。国外种子因其抗逆性好、抗病害能力强、高产优质、个头大卖相好等优势深受种农欢迎。但洋种子价格高,进口受制于人,隐藏“断种”风险。将农业“芯片”早日握在自己手中,需要(   )
    A . 发放种子补贴,鼓励种农购买国产种子 B . 加强自主研发,提高国产种子的竞争力 C . 提高“洋种子”进口关税,使其知难而退 D .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绝不崇洋媚外
  • 8. 作为一年一度的打假日,每年3·15都会曝出大量问题产品和问题企业。于是,连夜道歉、连夜彻查、连夜整改成了年年出现的规定动作。今年3·15也不例外,曝光企业的“道歉潮”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此起彼扶。年年曝光年年如此,3·15俨然成了企业道歉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企业追求利益无可厚非,有错就改难能可贵 B . 大量企业无视消费者权益,侵权现象非常严重 C . 消费者维权意识差是导致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根本原因 D . 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才是生存之道
  • 9.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谐音自古以来就有诸多妙用。广东的“粤省事”、浙江的“浙里办”、湖北的“鄂汇办”、重庆的“渝快办”、内蒙古的“蒙速办”、贵州的“贵人服务”……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的“大名”特色鲜明,动感十足,深受老百姓欢迎。谐音命名(   )

    ①有趣好记,让人耳目一新    ②哗众取宠,故意标新立异

    ③以人为本,政府服务更显温情    ④方便群众,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1年2月19日,微博大V仇某某因在微博上发布诋毁中印边境牺牲英烈的言论被刑拘;2月21日,陈某某因在微信群发布多条侮辱诋毁中印边境牺牲英烈的言论被刑拘;3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对曾在他人微博评论区发表造谣诋毁英雄烈士言论、今在境外的潘某刑事拘留,并对其开展追逃。这告诉我们(   )
    A . 英烈不容诋毁,法律底线可以触碰 B . 言论自由有界限,谨言慎行莫犯错 C . 网络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 D . 诋毁英烈是严重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 11. 2021年3月17日,有关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禁止小贷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放贷,要实质性审核识别真实贷款用途等。该《通知》的出台(   )

    A . 能够避免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悲剧的再发生 B . 有利于整治互联网消费贷的乱象,使违法行为不再发生 C . 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大学校园金融服务,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D . 会影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利益和大学生正当合理的消费需求
  • 12. 感动中国2020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的夫妇万佐成熊庚香……他们或在危难中送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他们(   )

    ①以凡人之力,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用实际行动,彰显中华民族的气质和中国人的品格

    ③凭无畏勇气,担起了共产党员忠诚为民的本色使命

    ④洒人间大爱,传承了为国担当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从先秦时期“五方之民”共天下到隋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文成公主进藏到土尔扈特万里东归……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所以我们要(   )
    A .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最终实现各民族同等富裕 B . 坚持和维护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C . 建立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 . 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14.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为此(   )
    A . 行政机关要坚持依法执政,依法切实履行职能 B . 监察机关要依法行使监察权,做到公正司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C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建立健全人权法律保障体系,使保障人权有法可依 D .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要做到独立行使审判权,力求审判结果体现公平
  • 15.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2000多人,齐聚一起,共商国是。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报告和决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B .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 C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执行机关 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具有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
  • 16. 城市“蹲族”特指拥有一手“好牌”、被人寄予厚望,却“放弃”自我、甘当社会“隐形人”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以“现实低欲望、网上多冲浪”的方式闲散度日。这群被称为城市“蹲族”的年轻人,或因为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而选择“蹲”,或因为工作理想与现实不符而“就地躺平”;有人蹲得自由,有人却蹲得焦虑又纠结。让城市“蹲族”能够“站”起来(   )

    ①年轻人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结合兴趣爱好、找准目标方向

    ②社会应该打破“唯学历论”,为年轻人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③父母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关系为子女找到一份让子女满意的工作

    ④企业应给予年轻人健康的职场环境,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7. 历时7年,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在2020年12月30日落槌,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协定提出了着眼于制度型开放的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提高了双方市场的开放程度,让中欧企业的投资自由便利化和营商环境改善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落槌说明了(   )
    A .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B . 各国之间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主题 C . 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智慧 D . 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不懈的努力
二、辨析题
  • 18. 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施行。该规则明确中小学教师可行使多种教育惩戒手段,比如:对违规违纪学生可以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等等。规则一出,即引发学生热议。

    有初三同学认为:教育惩戒就是体罚和变相体罚,青春期的学生越惩戒越叛逆,只会适得其反。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三、分析说明题
  • 19. 材料一  近日,沈阳故宫清文化元素主题咖啡馆“莊啡”开门营业。据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介绍,“莊啡”是传统文化与时尚生活融合的成果,是沈阳故宫文创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新突破。像清宫咖啡这样的文创美食,其实是近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创方向之一。国家博物馆的“如意糕”和“四羊方尊”巧克力,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荷花雪糕,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饼干”……这些别出心裁的文创小吃大受欢迎。

    材料二  2021年春节期间,一群娇憨灵动、活泼可爱的“唐朝小胖妞”凭借一支古典舞火遍网络。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是一支约5分钟的舞蹈节目,作品将大唐风华融于少女的一颦一笑。舞蹈背景运用5G+AR技术,配以“妇好鸮尊”“千里江山图”“青铜牛尊”等八件国宝,唐朝少女们在国宝国画之中穿行起舞,让国宝、国风与国潮同频共振,为观众和网友奉送上一场文化盛宴。也让专业人士发出“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成顶流”的赞叹。

    身处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文艺创作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全新挑战,但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化,坚守民族之“根”,永远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化,坚守民族之“根”,永远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2. (2) 让传统文化从厚重历史走入寻常生活,上述材料给你哪些启示?
  • 20. 材料一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次中国提出的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迄今为止各国中做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这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这一承诺受到了广泛而积极的欢迎。

    “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材料二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碳减排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最为突出的是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截至2019年底,我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但碳排放强度依然很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碳减排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做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这说明了什么?
    2. (2) 请你分析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底气。
四、综合探究题
  • 2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风雨砥砺,初心历久弥坚。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同甘共苦、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在惊心动魄的疫情阻击战中,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护佑每一个生命;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共产党誓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一次次战胜挑战,一次次创造奇迹;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隆重庆祝这一具有历史性的时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学党史、跟党走,献礼建党一百年?”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

    1. (1) (学党史目的)请你分析学校组织此次学党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2) (寻党的历程)请按要求写出在党的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①生死攸关的会议;②新中国的立国之战;③第一部宪法。
    3. (3) (探党的奥秘)请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找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战胜挑战,一次次创造奇迹的奥秘。
    4. (4) (追党的足迹)献礼建党100年,争做爱党好少年。你会如何把对党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