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阜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6-28 浏览次数:1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1) 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②蒹葭采采,。(《诗经·蒹葭》)

      ③拣尽寒枝不肯栖,。(苏拭《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货子·咏梅》)

      ⑥虽有至道,弗学,(《虽有佳肴.》)

    2. (2) 理解性默写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

      ⑧同样是白居易的诗歌,《卖炭翁》中的与《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心理如出一辙。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目()           jiǎo洁()         明()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 (3) 这段文字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
    4. (4) 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 3. 名著阅读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 colour[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选文出自名著《》,选文中的“你”是指,“你”居住海外,作者只能通过的方式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选文是作者对“你”在方面进行的评价和鼓励。

  • 4. 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而温馨。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八年级(9)班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 (1) 活动设计

      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同学们己经设计出活动项目一,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一:举行讲“以和为贵”故事比赛

      活动项目二:

      活动项目三:

    2. (2)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一段活动体会,请按要求修改病句。

      我很早就知道“六尺巷”的典故,今天把一件烦心事处理好了,再重温这个故事,颇有感触,①仿佛给自己又上了一堂“礼让乃中华美德”。礼让,不仅是美德,更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遇到烦心的人和事,退一步海阔天空,会少了许多烦恼。②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这也关系着自身的幸运。做好人,行善事,“福虽未至,祸已远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吃亏就是占便宜,这是一个种证法。深陷其中的人遇事更要效仿张英。

      第①句成分残缺,应修改为

      第②句用词不当,应将“”修改为“”。

    3. (3) 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和而不同”“和为贵”积极发言,也请你作一个简短的即席讲话,请把你的讲话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二、阅读(55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想起母亲就想哭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2020年9月10日,有删改)

    1. (1) 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情    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2. (2) 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3. (3) 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 , 眼里就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着,低头往我怀里

    4. (4) 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 (5) 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心里暗笑他迂腐;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A】据统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约消耗700~800千克石英砂、100~200千克纯碱和其他化工原料,合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要用去1.1~1.3吨原料,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煤、油和电。更麻烦的是,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有研究表明,玻璃及其制品的自然降解时间可长达4000年。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降解速度实在是大过漫长。【B】另外,玻璃容易破碎,一旦有人或动物试图吞下或舔食玻璃碎片上残存的食物或饮料,就有可能受到严重伤害。【C】由于玻璃制造和加工等原因,废玻璃中一般含有锌、铜等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材料二:

    ①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回收利用废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回收利用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0.5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1.26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16吨。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包装玻璃容器方面,如啤酒瓶、饮料瓶等。如果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不但可以提高利用政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啤消瓶为例,重复使用一个啤酒瓶所节省的能源可以使40瓦的灯泡续亮4个小时。据了解,目前,占玻璃包装容器产量1/3的包装瓶能够被重复使用,我们必须清楚当前所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玻璃厂能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废玻璃这一原料资源,不仅可节的能源及纯碱,而且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计算显示,当所用碎坡璃含量占配合料总量的60%时,可减少6%~22%的空气污染,并节约6%的能源。

    ②对于绝大多数废玻璃来说,若要在来生重新以玻璃的面目现身,并不像那些废啤酒瓶或是汽水饮料瓶一般幸运,它们需要下大力气洗心革面,甚至还要回炉锻炼一番。

    材料三:

    ①英国、丹麦、瑞典、瑞士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玻璃生产企业和城市居民点及其他社会公其场所设置废玻璃回收集装箱,进行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英国于1977年底建立了玻璃再生中心,以增大废玻璃的利用率。在德国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商店、工厂、酒吧和其他地点,共设置了5000多个回收集装箱。瑞士在其1100多个大小城镇进行定期的废玻璃回收工作。

    ②几十年来,欧洲多国实施的废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2012年,欧盟对65%的玻璃包装进行了回收,共有255亿个玻璃瓶和玻璃罐被回收,且回收率稳步增长,比利时和瑞士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欧盟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甚至出现了一种能自动分拣各色玻璃的智能玻璃回收箱。如按2001年的回收量推算,西欧每年节省46%以上的玻璃原料,在能源节约方面相当可观,因为每回收1吨废玻璃,可节约100千克燃料,而且可减少石英砂的用量,促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选文有删减)

    1. (1) 选出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 B . 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有效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 . 而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对废玻璃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节约能源及纯碱,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2. (2) 材料一中A、B、C三处说明顺序不合理,请排列出合理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3. (3) 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材料二中第②段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色?为什么?
    5. (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说明内容。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北冥有鱼(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临终歌

    李白 〔唐代〕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①八裔 :八方荒原之地。②馀风:遗风。③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而飞

      ②《齐谐》者,怪者也

      以六月息者也

      远而无所至极邪?

      ⑤中天兮力不济

    2. (2) 翻译下面句子。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 (3) 《北冥有鱼》中,表现鹏飞得高远的句子是:;《临终歌》中,表现鹏飞得高远的句子是:。(用原文语句填空)
    4. (4) 这一文一诗都写了大鹏,请分别概括其中鹏的形象特点。
三、写作(55+5分)
  • 8. 写作

    站在时光的彼岸/回看此岸的光阴/茫茫人海/每一场相遇,都是一场美丽/每一场离散,都是一场放逐/生命中有许多吉光片羽/无从名之,难以归类/也不能构成什么重要意义/但它们就是在我们的心头萦绕不去/这就是/——最好的时光

    请以《最好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选,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考虑到文章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