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

更新时间:2016-12-23 浏览次数:4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选择题</b><b></b>
  • 1.

    “美人鱼”的名字叫儒艮(如图),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在哺乳期,儒艮会带着幼儒艮在浅海游弋,这时的成年儒艮乳头肿大,古代水手在光线不好的时候看到它,认为是女人,便有了“美人鱼”的称呼。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 . 鱼类 B . 两栖类 C . 哺乳动物 D . 爬行动物
  • 2.

    猪笼草(如图)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依据是(  )

    A . 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 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 . 它不能自由运动 D . 它是绿色的
  • 3.

    你见过如图中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的过程中的常用的一种方法。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类组织(  )


    A . 输导组织 B . 机械组织 C . 保护组织 D . 营养组织
  • 4. 甲乙丙三个容器里依次装有冷水、温水和热水,把左手伸入甲盆,右手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右手并伸进乙盆,双手的感觉是(  )

    A . 两手都感到温热 B . 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C . 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D . 两手都感到温冷
  • 5. (2017七上·鄞州月考) 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 .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 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 . 以上都不可取
  • 6.

    下图是显微镜的一些镜头,包括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1,2,3号是目镜,4,5,6号是物镜 B . 3与4号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C . 要使看到的视野最亮应选用3与4号 D . 1与6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小
  • 7. 下列不符合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 鱼有鳍适应水中生活 B . 家鸽发达的胸肌适应飞行 C . 蝌蚪有鳃适应水中生活 D . 苔藓有茎和叶适应干旱陆地生活
  • 8.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  )

    A . 调大光圈、平面反光镜 B . 调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C . 调小光圈、平面反光镜 D . 调小光圈、凹面反光镜
  • 9.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

    A . 取液时挤入空气 B . 滴管横放在桌面 C . 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 D . 倒持残留试液的滴管
  • 10. 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现测得气温为17℃,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

    A . 18℃ B . 20℃ C . 17℃ D . 25℃
  • 11.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 2.12厘米 B . 2.127厘米 C . 2.13厘米 D . 2.15厘米
  • 12. 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大白菜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哪几组进行对照实验。(  )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5.0%

    5.0%

    0.2%

    温度

    20℃

    15℃

    15℃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②③
  • 13. 爬行动物覆盖着鳞片或甲,其作用是(  )

    A . 有利于运动 B . 保护皮肤 C . 有利于防御敌害 D .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保护作用
  • 14.

    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②③④①⑤ B . ④③②①⑤ C . ③④②⑤① D . ③④②①⑤
  • 15.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 . 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 . 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都能生长和繁殖
  • 16. 台州黄岩被誉为“蜜桔之乡”,蜜桔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被子植物,它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

    A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 . 细胞、系统、组织、器官、植物体
  • 17. 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没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 .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 .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 .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 .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 18.

    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 . 左下方  变亮 B . 左下方  变暗 C . 右上方  变亮 D . 右上方  变暗
  • 19. 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  )
    A . 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桔 B . 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 C . 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 D . 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红松
  • 20. 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把一些西瓜籽吞进肚里了,最终这些西瓜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粒瓜籽在小华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  )


    A . 口腔→咽→小肠→胃→大肠→肛门 B .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C . 口腔→咽→胃→大肠→小肠→肛门 D . 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二、<b>填空题</b><b></b>
  • 21.

    如图所示,这块碎石的体积是厘米3 ,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处相平。

  • 22.

    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如图甲、乙所示。

    1. (1) 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2. (2) 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 23. 如图,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铅笔的长度是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cm。

  • 24. 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评价与交流;②制订探究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得出结论;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1. (1) 一次较完整的探究所经历的流程应该是:(用以上序号排序)。

    2. (2) 某女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用序号表示)。

  • 25. 下列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鲤鱼5种动物,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A             B            C             D             E

    1. (1) A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用字母表示)。
    2. (2) 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E用呼吸;C用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 (3) 上述动物中,进行完全变态发育的是;体温恒定的是。(用字母表示)
    4. (4) 麻雀会飞行,蝙蝠也会飞行,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的特征。
  • 26.

    如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填字母):

    1. (1) 甲、乙两图中,可能是青蛙的体细胞的图是(选填“甲”或“乙”)

    2. (2) 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有关;

    3. (3)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4. (4) 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到的结构是,它是保证细胞正常生活的一道屏障,它将细胞内部与外界分隔开,对细胞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有的功能。

  • 27. 根据下列植物的特征填空(填名称前的字母)

    1. (1) 是否有真正的花:有真正花的植物
    2. (2) 生殖特点:无种子植物
    3. (3) 输导组织: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
  • 28. 请根据下面的事实回答问题:皮肤上皮由上皮细胞构成,可保护体表;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

    1. (1) 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部位,而其中又含有,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2. (2) 据此判断,皮肤属于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3. (3) 皮肤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组织构成。

三、<b>实验探究题</b><b></b>
  • 29.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 (1) 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 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2. (2)

      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作用。

    3. (3)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

  • 30. 为了探究白天沙漠中的蝎子为什么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用两个相同的花盆分别装相同体积的干细沙和湿泥土,同时放在电灯下照射,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深度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干细沙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

    表面

    28℃

    24℃

    2厘米深处

    24℃

    23℃

    4厘米深处

    22℃

    22℃

    6厘米深处

    20℃

    21℃

    1. (1) 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

    2. (2) 根据所测数据,你能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解释吗?

  • 31. 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溶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

    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

    1. (1) 【预测结果】

      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

    2. (2) 【反思与评价】

      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