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1-06-22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秦时期,政治决策往往在祭祀场合进行,参与祭祀活动的人员尤其是主祭人员,往往就是决策参与者。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 2.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烈侯任公仲连为相。公仲连“选练举贤,任官选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深得赵烈侯的信任。与公仲连这一做法相一致的思想学派是(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法家 D . 墨家
  • 3. 《汉书•地理志上》曰:“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据此推断,材料中的“□□”处应该是(   )
    A . 封建 B . 郡县 C . 州县 D . 行省
  • 4. 《哈佛中国史》中说:“(秦汉时期)从全国征收上来的钱财被用于改善水利,使关中地区的生产力最大化。”秦汉时期的以下水利工程,位于关中地区的是(   )

    ①郑国渠

    ②都江堰

    ③“井渠”

    ④灵渠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5.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结构雄伟而笔法秀丽,抽象之美近乎出神入化。如图是其中只有17字的名贴《妹至贴》。此贴的字体特点是(   )

    A .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 B . 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 .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D . 线条流畅,飞洒活泼
  • 6. 古代中国相权的更迭,基本上经历了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的过程。其中,所谓的“群相”对应的典型制度是(   )

    ①秦三公九卿制

    ②唐三省六部制

    ③宋二院三府制

    ④明代内阁制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7.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这是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关于陶瓷制作的记载。下列《天工开物》中的部分插图,属于描绘这一工艺的是(   )
    A . B . C . D .
  • 8.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地方行政机构时说:“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此评价所涉的行政机构(   )
    A . 属中书省派出的司法机构 B . 长官具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C . 可更改地方赋税征收制度 D .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9. 梁启超在评价黄宗義的思想时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有卢梭这等议论,不能不算是文化之中的高贵产品。”下列项中,能作为此评依据的是(   )

    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②废“一家之法”,建“天下之法”

    ③臣之与君,……犹共曳木之人

    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有学者在评价明清时期某著名小说时指出: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之后,终于以其博大、细腻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极致。它所折射出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就必然成为了解这一文明的一个完整而形象的文本。据此判断,该学者评价的是(   )
    A . 《西游记》 B . 《三国演义》 C . 《红楼梦》 D . 《儒林外史》
  • 11. 1943年,中美签署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简称《中美新约》。很快,英国、加拿大等国也先后与中国商订类似新约,放弃在华特权。此处所说的“治外法权”主要指的是(   )
    A .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 领事裁判权 C . 居住及租地权 D . 传教士传教权
  • 12. 鸦片战争后,西学全面东渐。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姚莹的《康輔纪行》等。作为最早一批由国人自撰的著作显得弥足珍贵。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
    A . 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 B . 积极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 C . 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 D . 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 13. 如图为《近现代中国民族工业资本额变化曲线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中,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是在(   )
    A . B . C . D .
  • 14.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们。1911年10月10日,历史的合力终于汇流成河,“辛亥首义”的“幸运之果”掉在了武汉地区。下列选项中,属于“辛亥首义”的直接结果是(   )

    ①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②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③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④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时,用表格的形式分五个部分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其中第四部分缺失。这一“缺失”的部分应是(   )

    第一部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部分

    救亡图存,君主立宪

    第三部分

    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A . 中西会合,师夷长技 B . 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C .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 . 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 16. 有史书对某次会议描述说,这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共有18个正式成员和两个列席成员参加,与会者全都是中共党内和红军内的重要干部。会上,毛泽东对当时的军事领导错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据此判断,这次会议是(   )
    A . 八七会议 B . 遵义会议 C . 洛川会议 D . 七届二中全会
  • 17. 抗战时期,某中国将领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昌。驰骋沙场,亦战死沙场。他在殉国时说道:“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可安。”这位抗日爱国将领是(   )
    A . 蔡廷锴 B . 宋哲元 C . 张自忠 D . 冯玉祥
  • 18. 毛泽东的诗词记录着中国革命的足迹,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下列毛泽东的著名诗词,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B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19. 开国总理周恩来坚定的信仰、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和睿智豁达、灵活高超的外交风采,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与周总理相关的两张历史照片,反映了新中国(   )

    ①开始崭露头角并走向国际舞台

    ②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③展开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推进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若干权利。下列有关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权利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是(   )
    A .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B . 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不变 C . 将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 D . 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的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 21. 为了加强对海南岛的开发和建设,1988年七届人大会一次会议通过撤消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并划定海南岛为(   )
    A . 经济特区 B . 经济开放区 C . 自由贸易港 D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22. 一战结束后的20世纪20年代,上海、天津、广州等大中城市相继开始了以拓展市区街道为主体的市政改革运动。当时中国的市政建设普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
    A . 人力车成为近代城镇重要的交通工具 B . 自行车开始出现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 C . 公共汽车及汽车运输事业的日益发展 D . 沿海重要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行的需要
  • 23. 某一文学作品以故事会的形式,采用框形的结构,塑造了不同阶层、三教九流、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自由思想。这一文学作品是(   )
    A . 《神曲》 B . 《十日谈》 C . 《天方夜潭》 D . 《哈姆雷特》
  • 24. 晚清有学者在介绍西方某国的制度时说:“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西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其民间有利病欲兴除者,先陈说于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作者介绍的是(   )
    A . 雅典的民主政治 B . 罗马的法律制度 C . 英国的议会制度 D . 美国的国会制度
  • 25. 19世纪初某思想家曾设想,领袖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的生产,实行按劳分配,每个人的收入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度,但能让人民享有最大程度的自由;对外实行和平外交政策。这一设想(   )
    A . 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刻影响 B . 映照出一个民主以及科学的光明时代 C . 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美好愿望 D . 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26.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当下通信业和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这一技术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电话通讯技术,当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电话机的是(   )
    A . 法拉第 B . 莫尔斯 C . 贝尔 D . 马可尼
  • 27.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下列选项中,与这段广告词无关的是(   )
    A .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 . 改良纽可门蒸汽机 C . 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D . 创制和发明内燃机
  • 28. 如图为美国新政期间公共事业振兴署的宣传海报。公共事业振兴署是“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建立的最大的一个政府机构,耗资超过40亿美金,资助建造桥梁、公路和道路设备。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

    A . 提供直接救济,稳护社会秩序 B . 推进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 C . 保护劳工权利,化解劳资矛盾 D . 建立社保机制,促进社会稳定
  • 29. 有数据表明,从1948年到1964年,联邦德国生产增长了六倍。1965年,失业率降到了创记录的最低点,仅为0.4%,当时每个失业人员可以在六个职位中去作选择。当时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   )
    A . 混合市场经济 B . 计划指导型经济 C . 社会市场经济 D .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 30. 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作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着更大的贡献。下列项中,可以作为依据的是(   )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共享

    ②加速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变革

    ③全面启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树立合作共赢的典范

    ④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倡导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的理念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在松江府一带,几乎每家每户都要从事棉花种植和棉布生产,棉纺织业成为这一地区人民最主要的家庭副业。据正德《松江府志》载:“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一空,其衣食全赖此。”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正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严重滞缓的中国棉纺织工业带来了意外的机遇。1914﹣1922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在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地域分布等许多方面获得了极其显著的发展,不但结束了多年的萧条局面,而且为其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突出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综述》改编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后期之后松江府一带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元朝的相关史实,从技术积累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说明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棉纺织工业在一战期间“获得了极其显著的发展”的有利条件。用一句指出新中国成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历史命运。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而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人文精神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则是西方思想史上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关“人”的解放因此成为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

    ﹣﹣据[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改编

    材料二: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的理念思想。然而,美国的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不过,当时的美国民主制尽管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但由于还实现了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却无疑是18世纪末的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论与模式》整理

    1. (1) 仔细阅读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社会”与古代“希腊社会”在哪两个方面存在着连续的“血缘”关系。结合所学,从“‘人’的解放”的角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重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概述建国初期美国民主制度“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的事实。
  • 33.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着其独特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摘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1866年,一位见证了人类以电报为基础的“连接时代”降临的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跨过浩瀚渊深的海洋,两个强国握紧了宽大的手掌。人类还会出现更好的时光,世界正朝着新的希望。高山再也不能像往昔一样,把彼此分隔在两旁;人类的心已经连在一起,再也不用隔海眺望。……”自此,世界性的通信网络将人类居住的地球、所有的人口和生态系统连为一体。

    ﹣﹣摘自(美)麦克尼尔主编的《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材料三:作为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毕生成绩斐然,其中两大发现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这两大发现一则修正了牛顿运动定律,为质能互变及高能粒子的运动和反应之研究敞开大门,另一则修正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黑洞、引力波、宇宙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摘自《科学伟人爱因斯坦的科技成就及其地位综述》

    1. (1) 写出材料中培根所说的在学术、战事、航行方面的“三大发明”。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中在“航行方面”的这项发明的重要意义。
    2. (2) 材料二中诗人描写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取得的哪项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此类科技创新在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科学伟人爱因斯坦的“两大发现”,并简述前一则“发现”是如何修正“牛顿运动定律”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