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西宁市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2 浏览次数:1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mù)     望(tiào)    睥(nì)     乎不同(jiǒnɡ) B . 古(ɡèn)    养(rú)      巢(kē)     络不绝(yì) C . (chú)    弱(yínɡ)    绊(jī)      强不舍(ɡuō) D . (miǎo)   菡(dàn)     拜(yè)    振聋发(ɡuì)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载    不求甚解    相得益彰    害人听闻 B . 躁热    家喻户晓    姗姗来迟    不攻自破 C . 屏障    眼花缭乱    仙露琼浆    自吹自雷 D . 懈怠    妙手偶得    川流不息    抽丝剥茧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看着他那极其夸张的滑稽表演,观众忍俊不禁 B . 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全面理解,切不可断章取义 C . 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 , 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D . 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从唐诗到楚辞再到“古典新义”,真可谓孜孜不倦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B . 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即使保护了个人健康,也体现了社会文明。 C . 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D . 夏天到了,那漫山遍野到处盛开的油菜花铺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充满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 5. 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和《桃花源记》。 B . 契诃夫是英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第六病房》《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他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C .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D . “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句子默写
  • 6. 诗文默写。
    1. (1)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4)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5. (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三、综合性学习
  • 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宁市为此展开了各项庆祝活动。振华中学正准备开展“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请你写一句宣传语,激励同学们向英雄学习。
    2. (2) 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

      示例:讲英雄故事

      活动一:

      活动二:

    3. (3) 校团委将于4月20日下午2:30在学校报告厅举行“讲党史·忆英雄”专题讲座,准备邀请张老师担任主讲人。请你代表校团委给张老师拟写一份邀请函。
四、诗歌鉴赏
  • 8. 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
    2. (2) 请赏析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五、课内阅读
  • 9. 阅读司马迁的《陈涉世家》,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

      已失期

      ②楚人

    2.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怪之矣            皆美于徐公 B . 为坛盟,祭以尉首    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C . 忿恚尉,令辱        陈胜佐 D . 或以死              士卒多用者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 (4) 文中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理想的句子是:。(用原文回答)
    5. (5) 文章第②段对陈胜的刻画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才能?
六、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回答问题。

    纪念白求恩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 (1) 根据第①段的要点归纳,请归纳出第②③段的要点。

      ①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④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 (2) 文章第②段中“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指什么精神?
    3. (3) 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4. (4)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 (5) 下面的链接材料放在上文哪一段最恰当?请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

      白求恩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一次,有个伤员腿受了伤,不得不从膝盖附近的地方做断离手术。以往此类手术都是将断肢体整体切除。而这次,白求恩让助手们帮助把残肢上的皮肤和肌肉往上推,然后锯断腿骨。白求恩一边做,一边解说:“骨头和肌肉不能锯得一般齐,应该比肌肉短些,将来肌肉一收缩,正好把骨头包起来,便于安装假肢。否则,肌肉包不住骨头,没有办法装假肢,不得不做第二次手术。既然一次可以成功,就不要再有无谓的第二次、第三次……”

  • 11. 阅读《多读多写》,回答问题。

    多读多写

    ①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多读多写,长期积累,不能速战速决。

    ②俗传一句玩笑话,“千古文章一大抄”,就读他人文章以学习表达方法说,这句话却有相当的道理,一种意思,可用的表达方式(词语及其组织)不止一种,但不管其中的哪一种,都是由前人习用的框架描画或脱化而来。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

    ③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

    ④多读,所学又不只是表达方面,还有内客方面。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吸收“思想”。学作文,由不会而变为会,由不好而变为好,既要能写,既顺利达意,又要有所写,即有值得写的内容。这内容,说是思想也好,知识也好,至少就初期说,面壁自然悟不出,自己观察研究也所得有限。要有,就不能不吸收别人的,吸收的方法,主要当然是“读”。还有一种是学“思路”。思想,知识,其出现,其存在,都是有条理的,作文的内容必须合乎这个条理。这条理,成文之前就要有,那就是思路的条理,也就是想得头头是道,才能写得头头是道。这思路的条理也是渐渐培养成的,而培养之道,我个人的经验,就一般人说,主要是来自“学”,即读他人的。其次才是“思”,因为思,至少就早期说,绝大部分是顺着他人(所读之文)的路子走的。

    ⑤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这样,专靠多读,不多写是不是可以呢?据我所知,有的人,读的方面修养很高,却不轻易动笔,间或动笔,像是功夫还是相当纯熟。这或许就是俗语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或者引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吧?我想这意思并不完全对,或者说,话说得过于简略,以致我们理解得不全面。事实是,就是不轻易动笔的人,以及“读书破万卷”的杜甫,至少在学习的时期,也是既勤读又勤写的。读而不写,读多了,自然会写的事是没有的。多写的作用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读来的熟悉,必通过自己的笔才能明朗、巩固,成为熟练。另一方面,写不只随着思路走,还是整理思路的过程,必须常写,内容才可以精粹,更有条理。

    ⑥生而好之者也许没有,培养而成为书淫、诗癖的却所在多有。我还记得老师行辈中的一些人,他们亲口说,“多年了,工作之暇,如果眼前没有书,手里没有笔,总觉得没着没落。”就这样,他们有的未及上寿,一生却读了古今中外无数著作,写了上百万字。他们没觉得烦腻,反以为乐,原因就是多年如此,成了难于改变的习惯。准此理,多读多写并非难事,办法是养成习惯,使之成为乐趣。

    1. (1) 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空白处补充完整。

    2. (2) 第⑤段引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目的是什么?
    3. (3) 结合自己的读写经历,说说多读多写的好处。
七、名著阅读
  • 12.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他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他见大虫扑来,只一 , 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他只一 , 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他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他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着,性发起来,翻身只一扑,扑将来。

    1. (1) 以上文段选自名著《》,文段中的“他”是(人物名)。文段描写的精彩故事是:(填故事名)。
    2. (2) 文段中加点的“闪”“躲”“抡”三字刻画出A人物的形象。
八、作文
  • 13. 作文

    家,多么温馨的名字,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来自不同的家。这是一个充满关爱、充满亲情的家,家中乐趣多多。

    请以“家庭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套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14. 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阅读,我们变得成熟,我们变得智慧,我们变得宽容。

    阅读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请以“阅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套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