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大兴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3 浏览次数:15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知识综合 <p align=left >学校举办“北京老字号品牌营销创意设计大赛”,请你完成展示文稿的编审工作。</p>
  • 1. 请阅读医药创意组的展示文稿,完成各题。

    ①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严格、疗效显著”享誉海内外。它在继承传统制药特色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研发新药造福人民。抗疫期间,同仁堂制定“一国(一地)一策”精准中医药诊疗方案,为30个国家和地区(甲)(开具/开发)了符合当地疫情特点的“扶正避瘟饮”系列方。

    ②为扩大品牌宣传,我们医药创意组计划以“为同仁堂设计立体书”作为创意营销设计方案。当书页翻开,厅内(乙)(求贤若渴/求医问药)的顾客、厅外沿街叫卖的小贩们纷纷“”出,体现同仁堂人谨慎小心、精益求精制药原则的古训(丙)“______,______”门旁高挂。立体书呈现的不仅仅是微缩盛况,更多的是展现老字号的光景和故事。我们希望有更多人通过这本立体书了解同仁堂,爱上老北京。

    1. (1) 根据语境,依次为(甲)(乙)两处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具    求贤若渴 B . 开具    求医问药 C . 开发    求贤若渴 D . 开发    求医问药
    2. (2) 第②段中“纷纷‘’出”中的“跳”字的第八笔是,“跳”在此处的意思是
    3. (3) 根据文段内容,在第②段(丙)处填写符合同仁堂特点的古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桔井流芳百草全  杏林济世千秋寿 B . 火兼文武调元手  药辨君臣济世心 C .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D .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能吃  脾能医气能医脾气岂能医
  • 2. 请阅读服装创意组的展示文稿,完成各题。

    ①瑞蚨祥是高级定制的中国服装品牌,1862年创建于济南。1876年,当时年仅25岁的瑞蚨祥掌门人把目光投向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大栅栏。从此,瑞蚨祥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作为北京老字号服装品牌,瑞蚨祥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丝绸第一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项殊荣。之所以闻名(xiá)迩,它靠的是服务态度好、量牢靠。

    服装创意组的同学决定从追溯历史方面为瑞蚨祥做宣传。据说瑞蚨祥创始人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并不排斥经商,强调要见利思义。“喻利于义”正是瑞蚨祥成就百年经营辉煌的密码。瑞蚨祥还影响了著名的国外连锁品牌——沃尔玛,其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生前曾说:“我创立沃尔玛的最初灵感,来自中国的一家古老的商号,它的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的一种可以带来金钱的昆虫,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连锁店,它干得很好!”这个古老的商号,就是瑞蚨祥。

    1. (1) 第①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暇    质(zhǐ) B . 暇    质(zhì) C . 遐    质(zhǐ) D . 质    遐(zhì)
    2. (2) 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作为段落总领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

  • 3. 请阅读餐饮组的创意展示文稿,完成各题。

    ①庆丰包子铺是北京餐饮老字号,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原料产地、馅料配伍、打馅手法、上屉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每一个包子都薄皮大馅、外形美观,食之松软有劲、汁多爽口。优良的包子品质,成为其作为老字号传承发展的核心所在。

    ②我们餐饮组的创意设计思路:一是努力扩大已有的“习大大庆丰吃包子”的市场效应,充分发掘“主席套餐”的价值□二是开启餐饮“适老改造”的探索,以便更好地适应中老年人的心态□经济实力及对美食的要求。

    1. (1) 在第②段两处方框内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2. (2) 牌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商业语言、文化符号。下图为1991年著名书法家徐柏涛先生为“庆丰包子铺”题写的牌匾。对牌匾中书法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牌匾所题之字,笔画连绵,奔放自如。 B . 牌匾所题之字,体正势圆,繁简相间。 C . 牌匾所题之字,结构端正,锋芒毕露。 D . 牌匾所题之字,笔法厚重,古意盎然。
二、句子默写
  • 4. 默写。
    1. (1) 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2. (2) 行舟江上看到一轮红日初升,你会联想到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江春入旧年”,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感受到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遇到困难,你会想到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诗句“”,激励自己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沉浸自然,观“山”“水”“花”“草”“鸟”,你会联想到含有上述任一意象的诗句“”。(本试卷中出现的诗歌除外)
三、诗歌鉴赏
  • 5.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1) 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青年杜甫在(甲)诗中借“望”(填一个四字词语)的泰山,流露出誓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白头”的杜甫在(乙)诗中借“望”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表达了的复杂感情。
    2. (2) (甲)(乙)两诗中都出现了“鸟”的意象,请分别结合两首诗中画线句的内容,说说诗人借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四、对比阅读
  • 6.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各题。

    文段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取材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文段二

    故彰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 , 悟衷散赏

    (取材于吴均《与施从事书》)

    文段三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噫!以兹丘之胜,致之镐地 , 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而我独喜得之,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取材于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 ①企水:口渴思饮。②春罗被径:春草覆盖着小路。③荡累颐物: 消除疲劳,怡养性情。④悟衷散赏:心有所悟,自由欣赏。⑤鱼梁:拦水的石堰,中留缺口,可供捕鱼。⑥突怒偃蹇(yǎnjiǎn):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⑦嵚(qīn)然:山石高耸突出的样子。⑧罴(pí):棕熊。⑨镐地:地名。在今西安市西南。⑩所以:用来……的。⑪遭:遇合,运气。

    1. (1) 读懂文言语句,要学会关照语境,善于“邻里相推”。例如,文段二中“孤峰入汉”,“汉”在这里指“天河”,即“银河”,“入汉”就是直达天河的意思。据此,请你说说“绝壁干天”中“干天”的意思。
    2. (2) 阅读文段一,从下列(甲)(乙)两种说法中任选一处 , 先做出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再结合原文语句说明理由。

      (甲)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再现了山川美景,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判断:

      理由:

      (乙)作者虽然向往和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结交,但他也无法欣赏景物中的乐趣,因而颇有遗憾之意。

      判断:

      理由:

    3. (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在中国文人笔下颇有意蕴。阅读三个文段,我们不难发现,景语多为相似,情语同中有异:三段文字通过描绘山水美景都抒发了之情;而文段二“”两句更礼赞了山水的作用;文段三则以山水自喻,借助描述小丘这被遗弃的美好风景,凸显了他的情趣。
五、名著阅读
  • 7.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如《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愚昧无知,又真诚善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渴求功名又虚伪软弱。《水浒传》中的杨志精明能干又粗暴蛮横。请你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性格的复杂性。(120字左右)
六、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时,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通过因地制宜地推行区域政策,推进扶贫开发精准化,在较大程度上促进贫困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和快速转型发展。综合考量近年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推进的实际情况(如图),可见,“十三五”末期,       

    图  “十三五”精准扶贫成效对比图

    材料二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承担着河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区的帮扶任务。古人说:“  ①  。”北京坚持在扶贫工作中不断完善科技扶贫创新机制,实施智慧扶贫策略。

    针对种养殖专业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北京市科委对其开展果树管理、食用菌种植、肉羊养殖、蔬菜育种、生物防控、农产品追溯等专业技术培训;针对贫困地区技术能手,开展北京科技特派员与乡土专家一对一“手拉手”培训活动,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看得见、问得着、带不走的乡土专家和人才。目前,北京市有科技特派员10883人。在对口帮扶地区,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村镇社区,用知识、技术和智慧为农民和乡村送科技,解难题,成为基层群众创业致富的贴心人。

    材料三

    这些年来,脱贫攻坚财政投入力度之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之广,扶贫干部投入人数之多前所未有。中国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投入增加约1000亿人民币。贫困地区实现建制村,村村通硬化路,大电网覆盖范围内村村通动力电,基本村村通宽带。全国共选派近300万扶贫干部,真正深入到贫困乡村,体验贫困人民的生活,了解贫困人民的需求,在实践中找到相应的扶贫对策。2020年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吹响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的   ②   。5700多万农村人口住上了安全住房,近1000万贫困群众进行易地搬迁,平均每天有近6000人从大山中搬出来,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扩大近5倍。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为世界消除贫困贡献了“中国智慧”!

    1. (1) 根据图1中的信息,请在材料一横线处写出“十三五”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效。(两点即可)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在横线①②处依次填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②集结号 B . 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冲锋号 C . 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②冲锋号 D . 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集结号
    3. (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总结出我国为世界消除贫困所贡献的“中国智慧”。
  • 9. 阅读《北京之夜》,完成各题。

    北京之夜

    林文钦

    ①最早知晓北京,是因幼年时看到的一张老邮票,上面印着“祖国风光美丽首都”的影像。慢慢地,看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黄宗英的《京城琐记》……北京,在渐次的阅读中,一点一点地立体起来,却始终让人觉得有些疏离。彼时,我认为北京是远离我的,她站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兀自繁华,兀自高贵。

    ②2014年的春风邀请我来到北京,我终于有机会静读北京。

    ③她,是古典的。走在北京城的胡同里,我感受着千年的历史。那典雅大方的古老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历史和故事,连接着的是老百姓的悲欢离合。“老字号”是这座古老城市文明的标志,“全聚德”“同仁堂”“内联升”“瑞蚨祥”“六必居”等上百个“老字号”,像繁星般镶嵌在北京的老胡同里,放射着光芒,传递出历史长河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不管是衣食住行的哪块招牌、哪一行当,细心去领略,都会让人耳目一新。看哪儿都让人觉得踏实,觉得惬意,觉得舒心,觉得物有所值。在老舍茶馆听戏喝茶,品一碗馨香,听一串豪情,那京腔京味弥散着千年神话的飘逸。

    ④她,是诗意的。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独自骑车穿梭在这座城市中。我喜欢灯光明亮的新华书城、首都图书馆,喜欢社区广场上快乐嬉戏的孩子们、投入跳舞的老人们,喜欢看到无人售票公交车的干净快捷,喜欢看到年轻母亲们一遍遍教自己的孩子怎样礼让三先,更喜欢看到等红灯时对面等着过马路的人嘴角眉眼溢出的会心的笑意。北京的诗意,不仅是物质上的丰富,还有一种不可复制的人文境界。华灯初上时,我漫步到后海。坠向山底的斜阳把最后余晖照在旧时清朝皇家独享的这一泓清池上,使得整个后海水面发出粼粼的光。在我的心中,这里是人文浓厚的地方,那岸上古朴简约的民居和热情、操浓重京味的居民,周围数不胜数、曾经门庭若市的王府和名人故居,不也时时散发出无穷的京韵和历史的回声吗?满月高悬,光线斑斓,一泓清水悄悄地随风微颤,一阵幽幽的二胡或琵琶声从湖上的游船里袅袅地飘荡开来,给宁静的后海增添了浪漫的情调……

    ⑤此时此刻,对于北京,我只能用这个有时简单、有时虚幻、有时繁杂的动词来形容对她的感受——爱。

    ⑥即使是这座城市的过客,即使只是在这里待上几个时日,也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涌上心头。2008年,我短驻北京,工作之余,漫步街头。街角屏幕上放映着北京的城市形象展示片。画面聚焦了全球百余个民族的脸孔,汇集着不同种族的百种语言和世界几万个地区的文化元素。这些鲜明的文化元素,分布在北京的 CBD、王府井、大学院校,在各个开发区,在京城的各个角落,相互融合、相互撞击、相互渗透、相互交汇,不断排列组合成一批又一批新的带有京味儿的文化元素。它们在北京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是的,这是一座总会让人感动的城市,因为她凝结了太多的故事。故事,是一段过去的事,但它们带来的感怀总是常驻心间。

    ⑦晚春之夜,北京的容颜显得格外迷人。长安街的尽头落下墨蓝色的天幕,密集的车灯在交错起伏的摩天大厦之间划出许多极为现代的线条。北京就似一位古典的淑女,忽然换下旧日密裹玉体的云衫紫裙,却不失往昔的羞涩和含蓄。她融入全球化的时尚中,未有一丝迟疑惊惶,便坦然地亮装登场了。想来,真正的美一定是内涵的、理念的、终极的,进而是无须修饰的。北京的美,是沉郁了几千年的大美,沁入肌骨、无可替代。

    ⑧离京回闽后不久,友人给我寄来《城市画报》,一直放在床头,始终看不完。我总是在看里面的城市图片,而文字一度被我忽略掉。那些图片如此清晰地透射出城市的精髓——在华丽光鲜的外表包裹中沉淀下来的温情。我深知,我爱着北京的,并非仅是故宫长城的巍峨壮观,现代酒店的华丽斑斓,央视电视塔的夺目璀璨;我相信,对于北京,那些或张扬或奢华或迷幻或狂野的,始终只是她的躯壳,而她的内心,却是异常淡定的。那些古时的楼台亭榭,陈旧的胡同窗棂,还有孕育名士豪杰的希望,永远不会被城市的发展速度所抹杀,它们是我感知的城市品格,是富有东方色彩的都市之魂。

    ⑨林徽因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存世理想,每一地人也有每一地人不可抵达的城市。”而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北京,在阅尽千城之后,唯有这个富有境界的城市,让人不再刻意提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取材于《北京文学》,有删改)

    1. (1) 文章写了作者对北京情感的变化。请阅读全文,完成表格。

      时间

      方式

      情感变化

      年少时

      看老邮票,读书,

      向往

      2008年

      感动

      2014年

    2. (2) 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后海之夜幽静又不失活力的特点。请从词语运用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3. (3) 作者在文末说“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北京”,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10. 阅读《北京之夜》,完成下面小题。

    ①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以首都北京为例,气势恢宏的紫禁城,穿越六百余年的岁月,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巍然屹立的钟鼓楼,经历了兵荒马乱,记录着车水马龙;鱼骨状棋盘式的南锣鼓巷,既多姿多彩又厚重深邃,讲述着老北京的风情……这些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和文化认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②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造出毫无生命力的新文化地标的现象也引起社会关注。

    ③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呢?

    ④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北京世园公园依山筑台、沿河修栈,展现出一幅幅观山望水、生生不息的锦绣画卷。反之,若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地标,即使再大的手笔,也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

    ⑤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走进孔庙和国子监,按古代规制保留和复原的建筑、文物、仪式等,拉近了人们与传统文化的时空距离。漫步史家胡同,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社,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成为广受认可的文化地标。

    ⑥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地标建筑的生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能让人们加深对这个城市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作为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中国国家图书馆近年来开展了“文津讲坛”“国图讲坛”“中国典籍与文化”“国图公开课”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沉浸书香,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再如,国家大剧院建院以来,为观众带来一万多场演出,开展大量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动,观众和粉丝遍布全国。这些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使得文化地标的形象更加亲切可感,更加深入人心。

    ⑦由此可见,__________,必须做到融合环境、形神兼备、服务公众。惟其如此,才能使其收获持久口碑和深远影响,承载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

    (取材于《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⑦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 (2)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第①段“巍然屹立的钟鼓楼,经历了兵荒马乱,记录着车水马龙”一句中,“兵荒马乱”和“车水马龙”这两个词语对于钟鼓楼而言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因此不能互换。

      (乙)第②段运用比喻论证,将文化地标比喻成文化名片,意在证明文化地标对传播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丙)第④段以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北京世园公园为例,分别从正反面论述了文化地标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

    3. (3) 你的好朋友小华要从外地来北京游玩,他对北京的文化地标很感兴趣。请你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中第⑤段和第⑥段的核心内容,设计一段话为他介绍北京坊,并用上关联词“一方面……一方面……”。

      (链接材料)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北京坊,整体建筑风格延续了历史建筑的特色。在恢复了原有的胡同肌理的前提下,它依托众多文物保护旧址和历史建筑,以百年劝业场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历史与现实交相融合的文化韵味,而立体互通的空间创新则体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时尚与便捷。北京坊注重挖掘历史积淀、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还努力打造具有当代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意产业,打造“中国式生活体验区”。为了更好地传播文化艺术,服务人民大众,北京坊已经举办了艺术、文化、科技类展览和文化讲坛、先锋剧场、品牌发布等数百场公共文化创意活动。

七、作文
  • 11. 题目一:

    红墙绿瓦、院落胡同是北京的古朴之美;新机场、科技园是北京的新兴之美;炸酱面、豌豆黄是北京的滋味之美;西城大爷、朝阳大妈是北京的情味之美;泛舟北海、登临西山是北京的悠然之美;志愿群体、外卖小哥是北京的奋进之美……

    北京的美,韵味无穷。请以“我心中的北京之美”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用2B铅笔涂黑;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字数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12. 题目二:

    中国的快速发展让世界瞩目。二十年后,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北京,将会是什么样子呢?二十年后,正值中年的你,又是以何种方式参与北京建设的呢?

    请以“二十年后,我在北京”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用2B铅笔涂黑;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字数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