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3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iǎo)   掇(cuān)     皱(zhé)      簌(shù) B . 然(mù)     幕(wéi)      砂(shuò) 神(kān) C . (yì)     猎(shòu)     旋(wò)       裂(jūn) D . (qiào)   皱(zhé)      默(zhēn)     然(kēnɡ)
  • 2.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说早期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________近十多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污染日益严重,就是人类________的贪婪所致了。这不是哪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只有国家间共同协调行动,才能实现人类和自然的重新________。

    A . 如果  所以  自私自利  融合 B . 如果  那么  唯利是图  和谐 C . 尽管  那么  目空一切  组合 D . 尽管  所以  狂妄自大  和平
  • 3. 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在人们眼里,天津不像北京那样宏伟大气,也不像上海那样繁华喧嚣,更没有重庆那种火辣多姿,但却有着韵味独特的洋气雅致。②走进天津,的确看不到历史悠远的名胜古迹,也看不到巍峨壮丽的名山大川,但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③自明永乐二年正式筑城,至今经历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也形成了天津特有的文化氛围。④当我们来到这里,观看到那些底蕴厚重的洋楼文化,民俗文化,曲艺文化和各类非遗文化,就感受到天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城市气质的感觉。

    A . 第①句 B . 第②句 C . 第③句 D . 第④句
  • 4. 阅读下面语段,空格处加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地道酬德”出自《周易》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囗一个人要有道德,像大地一样胸怀宽广,承载万物。《道德经》云:“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人存于世,要为人厚道,不要浅薄囗心地要朴实,不要虚华其表。一个人,能力再强,学问再渊博,但若品行不好,为人不正,走到哪里囗也难以得到他人认可。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 5. 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B . “参差荇菜”一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展现了《诗经》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特色。 C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既有动作,又展现君子内心中的挣扎,十分生动地展现了思恋之情。 D . “寤寐求之”通过君子醒时和睡时的状态,表现求之不得的思恋之苦。
二、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1. (1) 下面对本文的说明对象,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雾凇外表的通透灵动,用语言都无法描述的美。 B . 雾凇形成的气象条件。 C . 雾凇对改善环境的作用。 D . 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雾凇。
    2. (2) 下面对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用引用的说明方法,表现了雾凇通透灵动的美。 B . 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分类别、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雾凇的两种主要形状,诠释了硬凇软凇的特征。 C . 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比较有雾凇和没有雾凇时负氧离子的数量,表现雾凇是天然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特点。 D . 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  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表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巨大的作用。
    3.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划线部分层次的划分:(甲)(乙)(丙)//(丁) B . 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吸附污染颗粒、产生负氧离子、吸纳大量烟波。 C .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D . 雾凇的奇观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生的成功如同雾凇奇观的形成,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付出艰辛努力,还要抓住机遇。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链接材料)

    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1. (1) 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2. (2) 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3) 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4.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写“我”种昙花、赏昙花的事件,对语言和动作进行具体而突出的描写,字里行间充满对昙花饱满的喜爱之情。 B . 散文具有“行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本文以昙花这一事物为线索,写昙花生长与开花的过程。 C . 选文第⑨段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D .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写“我”种昙花的经历感慨人生哲理。 E . 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昙花一现,不必过于执着。
三、课内阅读
  • 8. 根据《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加点字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百许头   不知其源 B . 其境过清  卷石底 C . 不可知源  以境过清 D . 之  似与游者相
    2. (2)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 如鸣珮环。 B . 斗折蛇行。 C . 全石以为底。 D . 卷石底以出。
    3. (3) 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 .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 .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 . 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四、句子默写
  • 9. 请将下面语句补充完整。
    1. (1) ,钟鼓乐之。(《关雎》)
    2. (2) 青青子衿,。(《诗经·郑风》)
    3. (3)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4) 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5) ,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6. (6) 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潭记》)
    7. (7) 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是:“。”
五、课外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 , 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 , 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 , 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剌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 , 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注)①②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剌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 怕”“只怕”。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不里                   或投饼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其跳达剌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

    3. (3) 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表现水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综合性学习
  • 11.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沿海。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引发了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发生辐射泄漏后,为控制反应堆温度,需要持续注水进行冷却降温,核废水就变得越来越多。

    (材料二)为了储存核污水,东京电力共准备了约1000个储水罐,目前9成已装满。所有储水设施的总容量约为137万吨,预计到2022年秋季达到极限。

    (材料三)实际上,针对核污水去处,东电公司曾提出5种处理方案:增加储罐及容量、在其他地方设置储罐、固化后进入地下、处理后排入大海、以水蒸气形式排入大气。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估计,福岛核事故的最终清理费用将高达6600亿美元,约合日本GDP的13%。

    (材料四)据了解,核废水中的氚可进入自然界的绿色植物体内与有机物结合,形成稳定的有机氚,且随着食物链营养的迁移而逐渐富集,会对生物体产生持续的内照射危害。如果人类持续暴露在氚辐射下,可能导致细胞死亡、DNA遗传损伤,甚至癌症。而日本复兴厅制作的传单中,“放射性氚”被拟化成了“吉祥物”的可爱角色,遭到民众强烈反对。

    1. (1) 日本要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原因有
    2. (2) 民众为什么强烈反对“放射性氚”这一吉祥物
七、填空题
  • 12. 《诫子书》,寄托着军事家诸葛亮对孩子的一份殷殷期盼;《曾国藩家书》,承载着政治家曾国藩对家训的一份宝贵传承;《》传递着(家)傅雷对儿子的一份温暖牵挂。
八、名著阅读
  • 13. 金庸曾经评价:“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孔子以“仁”开“君子”之端,后人不断补充完善,形成“仁、义、礼、智、信”之君子的核心素养要求。

    请从“仁、义、礼、智、信”之君子的核心素养要求中选取一点,结合作品,谈谈傅雷先生教育傅聪成为一个怎样的君子。

九、作文
  • 14.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寻常窗前月下,因梅花映入眼帘,倍觉情趣横生,别有不同。每个明媚的清晨都充溢着鸟语花香,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弥漫着别样精彩。生活中,总有一束“梅花”激你心志,荡你情怀,助力你异彩人生。

    请以“才有  ▲   便不同”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