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兰江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1-06-08 浏览次数:2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0年2月11日央视牛年春节联欢晚会浙江分会场出现如图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互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5km/s
  • 2. 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
    A . 音调  响度 B . 音色  响度 C . 音色  音调 D . 音色  音调  响度
  • 3. 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 在城市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C .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 .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 4. 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时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若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右侧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测出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那么    (   )

    A . a′<a ,r′<r B . a′=a , r′=r C . a′>a ,r′>r D . a′=a , r′>r
  • 5. 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 “身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C . 玻璃幕墙容易造成光污染,是光的漫反射造成的 D . 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大小不变
  • 6.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 B . C . D .
  • 7. 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A . 倒立放大像——放大镜

    正立放大像——投影仪

    B . 会聚光线——凹透镜

    发散光线——凸透镜

    C . 远视眼镜——凸透镜

    近视眼镜——凹透镜

    D . 实像——不可用光屏接收

    虚像——可用光屏接收

  • 8. 墨子和他的学生在2000多年前发现了小孔成像。如图所示各种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 日食现象 B . 雨后“彩虹” C . 水中“倒影” D . 海市蜃楼
  • 9. 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根据如图所示的图像,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当u=2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 . 当u<10cm时,该凸透镜可以当作投影仪的镜头使用 D . 在物距从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也逐渐变大
  • 11. 在清澈的水池边,人看到池底变浅了,下面能正确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 12. 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同学在照集体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 ( )
    A .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B .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C .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D .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 13. 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a、b两球吸引,b、c两球互相排斥。若将a球与不带电的金属小球d接触后,再将小球d与c靠近,则c、d两球将( )
    A . 相互吸引 B . 相互排斥 C . 不吸引与不排斥 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 14. 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金属棒AB和CD连接在一起后接在电源两端。关于AB和CD的电阻R及两端电压U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RAB>RCD , UAB<UCD B . RAB>RCD , UAB>UCD C . RAB<RCD , UAB<UCD D . RAB<RCD , UAB>UCD
  • 15.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改变液体的深度,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如右图是某取暖器的工作电路图。为了安全起见,取暖器一般都要安装一个跌倒开关S,使取暖器倾倒时整个电路断开。则跌倒开关S应安装在(   )

    A . b处 B . a处 C . c处 D . d处
  • 1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由( )

    A . 0.1A~0.3A B . 0A~0.1A    C . 0.3A~0.1A D . 0.3A~0A
  • 18. 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 , 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图中小灯泡规格相同),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 B . C . D .
  • 19. 为了提醒司机是否关好了车门,小轿车上一般都装有一个指示灯,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有关好(相当于有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如图所示的四个模拟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20.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R1=15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1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电路元件完好.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为K1 , 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为K2 ,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K1变大,K1〈K2 B . K2变大,K1〉K2 C . K2变小,K1〉K2 D . K1不变,K1〈K2
  • 21. 小华有一发光棒,闭合开关,众小灯齐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小灯熄灭,如图所示,关于该小灯灭的原因以及众小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下列猜想中合理的是( )

    A . 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 B . 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 C . 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 D . 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
  • 22. (2020八下·余姚期中) 为了测定风速的大小,小明设计了四种装置,如图所示。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23.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24.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I=3∶5 ,当开关S闭合时,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U∶U为( )

    A . 2∶5 B . 3∶2 C . 5∶2 D . 5∶3
  • 25. 如图所示,把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束细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30°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θ1 , 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θ2 , 则(   )

    A . θ1=30°,θ2=30° B . θ1=30°,θ2=60° C . θ1=60°,θ2=30° D . θ1=60°,θ2=60°
二、填空题(第26到27题每空1分、第31到35每空2分、共31分)
  • 26. 某渔船向海底发射探测鱼群位置的超声波,经过2s收到回波信号,则鱼群与渔船的距离是:(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神舟九号飞船在太空遨游时,地面的监测设备不能用这种方法来监控飞船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 27. 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小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 (1) 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变得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 (2)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3. (3) 她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上,这个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
  • 28. 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所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9.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镜面与桌面成45°角,一个小球以V匀速沿桌面向镜滚去,如图所示,则镜中小球的像相对于桌面以速度,沿(填方向)运动。


  • 30. (2020八下·余姚期中) 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由图可判断,入射光线是,折射角的大小是度,空气在分界面的侧。(填“上”、“下”、“左”或“右”)

  • 31. 如图A、B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的飞机,一架是从潜艇观察口O点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则 选填“A”或“B”)架是实际飞机。

  • 32. 定值电阻R1和小灯泡R2的电压和电流关系曲线分别如图所示。R1的阻值为Ω,若将R1和R2并联后接在5 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A。

  • 33. 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三、画图题(每空2分,共6分)
  • 34.            
    1. (1) 如图所示,请把凹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2. (2) 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3. (3) 将一束固定不动的入射光从杯底斜射向空中,然后逐步向杯中注水,液面上升到虚线位置时的折射光路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液面上升到实线处时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分析题 (每空2分,35题第4小题3分,共19分)
  • 35.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热电阻温度计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是利用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某校兴趣小组同学测出了一组关于热电阻R与温度t的数据(见表),并利用该电阻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 他们将该热电阻与电压为1.5V的电池、电流表(量程为0~6mA)、阻值是150Ω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

    温度t/℃

    0

    20

    40

    60

    80

    100

    电阻R/Ω

    50

    70

    90

    110

    130

    150

    1. (1) 该金属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增加”或“减小”);
    2. (2) 在一定范围内,电流刻度较大处对应的温度刻度        ; (选填字母);  
      A . 较大 B . 较小 C . 不能确定   
    3. (3) 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
    4. (4) 将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温度刻度是否均匀?简要说明理由
  • 36.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进行如下实验: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

    1. (1) 请你用笔画代替导线,帮助他们将实物图(图乙)连接完整(限连两根线)。
    2. (2) 甲同学先选用一个“5Ω”的电阻,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2A,当换成“10Ω”来做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是0.1A(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 (3) 乙同学实验时发现当他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读数都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数值,请你提出一个建议来帮助该同学:
    4. (4) 丙同学闭合开关S后,突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只有一处故障):
    5. (5) 丁同学实验时选用的恒定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R2规格为“20Ω 1A”,当他选用定值电阻R1规格为“10Ω 0.5A”时,闭合开关,你认为他必须使滑动变阻器在范围内滑动,才能保证电路安全。
五、分析计算题(第37题4分,第38题10分,共14分)
  • 37. 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5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求:


    1. (1) 电源电压。
    2. (2)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 38.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将某电流表的刻度进行重新标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量的多少,司机王师傅发现他的汽车油量表坏了,打开一看是电阻R'坏了,想了解它的参数,只看到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为确定坏了的电阻R'的阻值,他只拆下车上的油量表(量程:0~50L),另外找来电源、 滑动变阻器R1、定值电阻R2=5Ω和电压表、开关等器材,用导线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实验,调节变阻器R1的阻值,得到下表所记录的数据:

    电压表示数/V

    0.50

    0.60

    0.75

    1.00

    1.50

    3.00

    油量表示数/L

    0

    10

    20

    30

    40

    50

    试求:

    1. (1) 观察分析图甲可知,油量增加时,电路甲的R将(填“变大”或者“变小”);
    2. (2) 当油量表的示数为0L时,通过油量表的电流是A;
    3. (3) 如图甲所示,已知油箱无油时,金属滑片在b端:油箱装满油时,金属滑片在a端(油箱容积为50L).请你分析计算出图甲中损坏的电阻R'的阻值是多大?
    4. (4) 如果油量表有电阻(记作r)但未知,王师傅按照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阻值去更换电阻R'后,油量表的示数L与真实值相比,会(填“偏多”、“偏少”或“仍然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