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1章 电与磁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一章 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5-18 浏览次数:13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下·温州竞赛) 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体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磁体下方从N极到S极磁性强弱变化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18八下·杭州月考) 如图所示,A、B 为质量均为 m 的两条形磁铁,静止于台秤的托盘上, 忽略台秤与磁铁间的磁力作用。当平衡时 B 对 A 的弹力为 F1 , 台秤的示数为 F2 ,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 F1=mg,F2=2mg B . F1>mg,F2=2mg C . F1<mg,F2=2mg D . F1>mg,F2>2mg
  • 3.

    如图所示,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开小车,两车被推开.以下四个问题中,这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4. (2019八下·江干月考) 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则下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正确的是(   )

    A . a接e、d接f B . a接e、b接f  C . c接e、d接f D . c接e、b接f
  • 5.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 , 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 , 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


    A . h1>h2   h2>h3            B . h1>h2   h2<h3   C . h1<h2   h2=h3              D . h1<h2   h2<h3
  • 6. 如图所示,用条形磁铁N极在一根钢棒上从左向右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钢棒具有磁性的情况是( )

    A . 钢棒左端为N极 B . 钢棒右端为N极 C . 无法确定钢棒某端的极性 D . 钢棒无磁性
  • 7. 如图所示,两辆相同的小车上分别固定一块磁体和一个铁块(两者质量相等),将它们靠近到一定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两小车同时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小车相互远离 B . 将磁体旋转180°放置,铁块相对磁体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C . 磁体对铁块有作用力,同时铁块对磁体也有作用力 D . 载有铁块的小车向载有磁体的小车运动
  • 8. 两个条形磁体如图所示放置,在每一个磁体上放一枚小铁钉,当两磁体相互接触时,小铁钉将会( )

    A . 相互靠近 B . 相互远离 C . 落下 D . 静止不动
  • 9. 有3根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将它们悬在天花板下,如图所示。已知cd是磁铁,由此可以判断( )

    A . ab是磁铁,ef是铁棒 B . ab是铁棒,ef是磁铁 C . 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 . ef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 10. 下列关于磁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B . 被磁化后能够长期保持磁性的物体叫做永磁体 C . 任何物质只要在磁体的周围都能被磁化 D . 由于钢被磁化后能长期保持磁性,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 11. (2021八下·柯桥月考) 为判断钢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
    A . 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B . 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互相吸引 C . 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 . 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箸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 12. (2020八上·温州期中) 如右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有甲、乙、丙、丁可以自由旋转的小磁针,当它们静止时,磁针N极指向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 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科进行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铁棒确实具有磁性的是(   )
    A . 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B . 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互相吸引 C . 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 . 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箸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 14. (2020八下·温州期末) 为判断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能确定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
    ①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指向南北
    ②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③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④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无变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5. (2020八下·余姚期末) 小科在课外兴趣活动课中将数枚一元硬币按如图所示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B . “硬币桥”中间磁性最强 C . 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 D . “硬币桥”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
二、填空题
  • 16. (2019八下·秀洲月考) 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铁的表面从N极滑到S极,在此过程中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17. 如图为某中学生发明的验磁器,其制作方法是将小磁针穿过泡沫塑料,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与位置使它们水平悬浮在水中。

    1. (1) 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所受的重力。
    2. (2) 把该验磁器放入到磁场中,能指示 (填“仅水平方向”或“任意方向”)的磁场方向。
  • 18. (2020八下·仙居期末)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请根据下面的实验现象进行填空。

    1. (1) 图甲中A、B、C三根金属棒中有两根是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甲所示,则 棒是铁棒;
    2. (2) 图乙中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对小磁针有的作用。
  • 19. (2020八下·温岭期中) 地磁场起源问题让科学家感到困惑,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地磁场与地核中熔化了的金属(铁和镍)形成的环形电流有关,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进行判断。最近有科学家提出另一种观点:地球的磁场可能源于地球表面海洋洋流。以下事实或推测支持这种观点的有

    ①科学家在含有铁质的岩石中,发现了历史上磁场方向发生改变的信息

    ②在大西洋北部,磁场的剧烈变化与海洋洋流强度的变化相一致

    ③金星并不出现类似地球的磁场,其内部结构中没有类似地球熔化金属部分

    ④海水中存在大量带电微粒,而带电微粒的定向运动会形成电流

    ⑤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改变火星内核的温度和压力,发现已经停止的火星磁场能重新恢复

  • 20. (2020·丽水模拟) 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填“铜”、“铁”或“塑料”)。若想探究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①碎纸屑、②大头针、③小磁针,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填序号)。

  • 21. (2020八下·衢州期中) “大胆猜想与小心求证”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甲乙两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转动了。对于小磁针转动的原因,两同学有着不同的假设:

    甲:是因为导线通电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磁针偏转;

    乙:是因为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小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

    1. (1) 没通电时,静止时小磁针指向南方的那极叫极。
    2. (2) 两同学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改变电流的方向,闭合开关,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预计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3. (3) 在其它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闭合开关后,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将 (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 22. (2020八下·温州月考) 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在航海、探险、军事方面都有重大的应用。其原理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是在地理北极附近。
  • 23. (2020八下·天台月考) 磁体会向其周围空间散发磁场,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我们既不能看见它,也摸不着它。把一枚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证明了磁场的真实存在。我们可用磁感线这一模型来描述磁场的分布。老师为了激发同学们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提出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磁场中任何两条磁感线不可能相交。金欣是一位善于思考和探究的同学,他想,看似杂乱无章的磁感线,为什么不可能相交呢?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探究,从而证明了老师的说法是正确的。他的方法是:已知某磁场中过A点有一条已知的磁感线a,假设另有两条磁感线b、c也经过A点,他把一枚小磁针放在A点,结果发现

  • 24. (2020八下·绍兴月考) 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在地磁场而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其面的边缘。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S极指向
三、解答题
  • 25. (2019八下·江干月考) 如图a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甲(该磁体的重力为G),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乙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请在图b中画出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的关系变化图,并简要说明弹簧测力计在A点、O点、B点位置示数情况及理由。

    A点:O点:B点:

  • 26. (2021八下·柯桥月考) 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甲(该磁体的重力为G),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乙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请在图b中画出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的关系变化图,并简要说明弹簧测力计在A点、O点、B点位置示数情况及理由。

  • 27. 请标出图中小磁针的N极。

     

  • 28. (2018八下·长兴月考) 小明同学在用小磁针做“探究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的实验时惊奇地发现,小磁针A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课后小明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发现:有些小磁针A实际的“N”极和“S”极与标识的“N”极和“S”极相反。

    1. (1) 你认为小明是怎样得知小磁针A实际的“N”极和“S”极与标识的“N”极和“S”极相反,请简述探究过程。
    2. (2) 小明同学还了解到前几节课的同学用这些器材做实验时,并没有出现这一现象,说明小磁针A在这段时间内“N"极和“S”极出现了反转。你认为出现“N”极和“S”极反转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 29. (2020八下·天台月考) 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小蕊和小昌同学想探究磁体对铁钉的吸引力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参与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

    1. (1) 如图,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距离一定,在纸片上放入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比较 ,显示磁体对铁钉吸引力的大小。铁钉的放置有图中的甲、乙两种方法,应选择图中甲、乙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并说出理由
    2. (2) 选择正确的方法后,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面积和厚度相同、材料不同的铁板、铝板等,观察能吸引的铁钉个数,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磁体与纸片之间放入的物体

      不放物体

      铁板

      镍板

      铝板

      陶瓷板

      玻璃板

      塑料板

      吸引铁钉数量/个

      4

      1

      1

      3

      3

      3

      3

      ①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放入铁板或镍板,吸引铁钉的数量较少,说明铁板和镍板对吸引力的影响,即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

      ②铁、镍、铝都是导体,而铝对磁性屏蔽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

    3. (3) 日常生活中,磁卡常受外界磁场影响出现消磁现象。请你根据含有铁、镍的物体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的性质,再写出一种保护磁卡磁性的方法
  • 30. (2019八下·滨江期末) 小金同学想探究磁体对回形针的吸引力的大小是否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种类有关,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他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 距离一定,在纸片上放入形状、面积和厚度相同,材料不同的铁板、铝板 等,观察能吸引的回形针个数,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磁体与纸片之间放入的物体

    不放物体

    铁板

    镍板

    铝板

    塑料板

    吸引回形针数量/个

    4

    1

    1

    3

    3

    1. (1) 分析数据可知,吸引回形针数量越少,说明该材料对吸引力的影响 。
    2. (2) 铁、镍、铝都是导体,而铝对磁性屏蔽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  。
    3. (3) 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和厚度相同、面积不同的铁板。目的是要探究
    4. (4) 其实小金同学所研究的现象叫“磁屏蔽”,如图乙所示,一个放在磁场中的铁质球壳(截面有一定厚度),外面磁场的绝大部分沿铁质球壳壁“通过”,只有极少部分会进入球内空间。从此现象想到,为使精密仪器不受外面的影响,可以将仪器放在什么地方?答:  。
  • 31. (2019八下·绍兴期中) 小宇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

    1. (1) 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2) 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铁的磁性减弱直至消失,无法(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3. (3) 同组的小明同学却认为小宇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没有如图丙所示的这种设计好.请你比较两种温度报警器,指出小宇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32. (2019八下·余杭期中) 小李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

    1. (1) 从小李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2) 根据这一结论,小李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从而使电铃报警。
    3. (3) 同组的同学却认为小李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没有如图丙所示的这种设计好。请你比较两种温度报警器,指出小李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33. (2019八下·长兴月考)                 
    1. (1) 如图甲是某种压电陶瓷片外形,用导线把金属振动片和压电陶瓷片分别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连接,当用拇指与食指挤压压电陶瓷片和金属振动片的两面时,电压表的指针就会偏转,如图乙。这说明在压电陶瓷片与金属振动片之间产生了电压。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

    2. (2) 如图,是小东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他将铝棒放在磁场中的轨道上,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铝棒都不动。请你分析并写出一条发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
    3. (3) 实验桌上有条形磁铁、铜、铁、铝的圆柱体各一个,铁钉若干。小欢同学在探究磁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条形磁铁的一端靠近铁钉,能够发生吸引。②分别用铜、铁、铝圆柱体的各个部分靠近铁钉,都不能发生吸引。③把铁圆柱体放在条形磁铁下端并保持接触,结果在铁圆柱的下端可以吸引铁钉(如图)。针对这一现象,小欢认为,是由于铁圆柱体被磁化,所以吸引铁钉;而小林却认为是条形磁铁吸引的铁钉,不是铁柱被磁化。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是铁块被磁化而吸引铁钉的。
  • 34. (2019八下·乐清月考) 小明用自制电磁小船对地磁场的方向进行判断,将船头朝正东放置在桌面上,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船没有移动;将小船放在水里,闭合开关S后发现船头慢慢转移,但小船最后停止的位置并不是正南和正北。

      

    1. (1) 小船开始放在桌面上无法转动的原因是
    2. (2) 小船在水里转移时船头偏转的方向是
    3. (3) 小船最后的指向不是正南或者正北的说明了
  • 35. (2019八下·绍兴月考) 有一种如图A所示的环形磁铁,磁极的分布有以下两种可能情况:

    ① 磁极呈横向分布,如图B甲,外侧为N极,内侧为S极。

    ② 磁极呈轴向分布,如图B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

    为确定这种环形磁铁磁极的分布情况,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两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铁,将它们按图C那样沿中心轴线互相靠近,发现它们相互排斥。接着将其中一个环形磁铁翻转,如果它们相互,则磁极呈横向分布;如果它们相互,则磁极呈轴向分布。

  • 36.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

    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

    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

    1. (1) 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2. (2) 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是错误的。

    3. (3) 为了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环形磁体可以悬挂起来,如果出现的现象是,说明该猜想正确。还可以使用证明该猜想正确与否。

  • 37. 利用材料A制造强力磁铁。
    1. (1) 加热材料A,温度一直低于其熔点,一段时间后,A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此过程中,A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依据公式,A的密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如图甲所示,A的每个原子都有N、S极,相当于磁性很弱的“小磁铁”,“小磁铁”杂乱无章排列时,A对外不显磁性,当“小磁铁”按图乙所示同向排列时,A具有磁性(如图丙),强力磁铁不耐高温,高温加热会使磁性消失,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解释为什么高温会让强力磁铁磁性消失:
    3. (3) 对材料A进行磁化,使其由原来的无磁性到有磁性,请从微观角度对此现象解释:

  • 38. 如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将两个磁铁按图甲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

    步骤2:将两个磁铁按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

    1. (1) 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2. (2) 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还能想到的实验方案是
五、综合说理题
  • 39. (2020八下·吴兴期中)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不同的磁极上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并分析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

  • 40. 如图是录音机录音工作原理.声音信号经过话筒、放大电路变成随声音变化的电流,这个电流通过磁头线圈在铁芯的间隙处产生磁场.从磁头下面通过的录音带(在聚脂薄膜带上涂了磁性材料Fe2O3粉)上的磁性材料被磁化并保存下来,声音就以磁的形式记录下来了.录像机及各种磁卡的工作原理都和录音机一样.

    将磁卡、磁带等磁记录介质靠近强磁性物体后常会导致磁卡、磁带的失效.请分析导致磁记录介质失效(信息破坏)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