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调研测试...

更新时间:2021-06-20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
    A . s B . m/s C . m/s2 D . N
  • 2. 如图所示,某次特技表演中七架战机保持“固定队列”在天空飞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某飞机为参考系,其它飞机是静止的 B . 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C . 以某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运动的 D . 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
  • 3.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 . 质量 B . 速度 C . D . 重力势能
  • 4. 某同学沿400m的跑道跑步一圈后回到起点,此过程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 400m,0 B . 400m,400m C . 0,400m D . 0,0
  • 5. 下列描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 .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卡文迪许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C . 牛顿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 .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6. 在干燥天气下,一个小孩从滑梯上往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发现小孩的头发向四周“炸开”,如图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小孩与滑梯间摩擦起电,使头发带上了异种电荷 B . 小孩与滑梯间摩擦起电,使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 C . 小孩与滑梯间感应起电,使头发带上了异种电荷 D . 小孩与滑梯间感应起电,使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
  • 7. 如图所示为“翼装飞行”运动中飞行员的照片,此时运动员受到的力有(   )

    A . 重力 B . 重力、斜向下的冲力 C . 重力、空气的作用力 D . 重力、斜向下的冲力、空气的作用力
  • 8. 列车进站关闭发动机后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能正确反映其运动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存在匀强电场。有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重力忽略不计)从两板间的A点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电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该电荷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 增加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电容器电容变大 D .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电容器电容变大
  • 10. 如图所示为某跳高运动员用背越式跳过某一高度时的照片,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起跳时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B . 起跳时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一定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 . 起跳离地后上升过程中,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D . 起跳离地后下降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 11. 如图所示,静止汽车的雨刮器在转动时,雨刮器上的A、B两点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大小分别为 ,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 , 则(   )

    A . vA=vB B . vA<vB C . D .
  • 12. 如图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   )

    A .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比火星小 B .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比火星大 C .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小 D .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 13.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的水平桌面边缘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

    A . 仅由小球的初速度v0决定 B . 仅由水平桌面的高度H决定 C . 由小球的质量m和初速度v0共同决定 D . 由水平桌面的高度H和小球的初速度v0共同决定
  • 14. 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假定其质量为m,起飞时在水平跑道上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当飞机速度为v时,则发动机输出的实际功率为(   )

    A . B . C . D .
  • 15. 一个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a、b是其中的两个点,则(   )

    A . 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 B . b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 C . a、b两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D . 把点电荷-q从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增大
  • 16. 有两根材料与截面积相同的电阻丝,长度分别为 和3 ,电阻分别为R和R′,把它们串联后接在某电源上,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分别为I和I′,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和U′,则(   )
    A . R′=3R B . R′=9R C . I=3I′ D . U=U′
  • 17. 三种不同粒子a、b、c从O点沿同一方向进入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它们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所示。则(   )

     

    A . 粒子a一定带负电 B . 粒子b一定带正电 C . 粒子c一定带负电 D . 粒子b一定带负电
  • 18. 某抽水蓄能电站(图甲)分为上水库和下水库。上水库蓄水之后,湖面面积2.8×103m2 , 下水库湖面面积2.55×107m2 , 上、下水库湖面落差590m,两水库之间用倾斜输水管道及水平支管相连(图乙)。某次上水库放水发电,上水库湖面下降10m。若水电站发电效率为65%,假定湖面面积没变化,则该次电站的发电量大约为(   )

    A . 1×102kW·h B . 2×104kW·h C . 3×106kW·h D . 3×108kW·h
  • 19. (2020高二下·丽水期末) 如图所示,光滑圆弧曲面 固定在支架 上, 水平,B为切点,圆弧半径为R,且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60°,空间存在水平方向匀强电场E(图中未画出,大小未知)。点电荷 固定在圆心处,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 的小球可以静止在圆弧 的中点D,现在将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能沿圆弧轨道 运动,则(   )

    A . 电场方向水平向右, B . 电场方向水平向左, C . 小球运动到D点速度最大, D . 小球运动到B点速度最大,
二、多选题
  • 20.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船只航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钢索越长承受的拉力就越大 B . 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 . 索塔两侧钢索对称分布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 . 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 21. 在下列实验中,需要用到如图所示器材的实验有(   )

    A . “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B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C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D . “研究平抛运动”
三、填空题
四、实验题
  • 24. 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纸带,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计数点B对应的刻度尺读数为mm;计数点B对应的小车速度大小为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25.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做测定两节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接线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B.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移到最左端,否则通过电源的短路电流会无穷大

    C.做 图像时,用直线拟合数据点,对于难以落在直线上的点,应使它们大致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②实验中电压表指针如图所示,示数为V。

    ③根据实验数据所做的 图像如图所示,可得两节干电池总电动势E=V,总内阻r=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解答题
  • 26. 如图是悬崖跳水运动员从悬崖跳水时的照片一位观察者测出,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中下落了3.0s。跳水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空中的运动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求

     

    1. (1) 悬崖的高度;
    2. (2) 跳水者入水前的速度大小。
  • 27. 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金属导轨间距L=0.2m,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1T。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棒长等于导轨间距,其电阻R=6Ω。闭合开关,当通过导体棒ab的电流I=0.5A时,求:

    1. (1) 导体棒ab上电流的热功率;
    2. (2) 导体棒ab受到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 28. 如图是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照片舰载机质量m=1.8×104kg,起飞速度 ,舰载机在平直甲板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到起飞的距离为 225m,加速起飞过程所受平均阻力为机重的k倍,k=0.2。飞机起飞过程中航空母舰保持静止,载机可视为质点,求

    1. (1) 舰载机匀加速起飞时的加速度大小;
    2. (2) 舰载机匀加速起飞过程需要的时间;
    3. (3) 舰载机匀加速起飞时所受牵引力的大小。
  • 29. 如图所示,AB是半径R=1m的四分一竖直圆弧轨道,BC是长度 可以调节的水平直轨道,两轨道在B点处相切且平滑连接。现有一质量m=0.2kg的滑块(可看作质点)从A点正上方P点处无初速释放,PA的竖直高度h=0.8m,滑块恰好从A点进入圆弧轨道,到达轨道B点时的速度vB=3m/s,滑块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Q点,C、Q两点间的高度H=0.8m,滑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 ,空气阻力不计。

    1. (1) 求滑块运动至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 (2) 求滑块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 (3) 当水平轨道BC的长度 为多大时,滑块落点Q与B点的水平距离x达到最大值,求最大值xmax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