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水平调...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综合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新(   )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希望你们潜心贯注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抵御因无知而造成的伤害;希望你们强健体魄,在健全的身体之上追求健全的精神,方能行稳致远;希望你们珍惜平静,因为有无数人在为你们________;希望你们留存感动,让其成为dǐ(   )砺前行的源源不断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再坚持一下。希望你们明白,若一心向学,处处皆是课堂。这场战“疫”中,愿你们读懂国士精神________,学会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青春无畏、勇于人先。

    愿你们在灾难中学会坚强,在安静中学会坚守,在挫折中学会无惧,在苦难里学会成长。这一切经历都将幻化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作逆风成长。

    ——节选自《让我们心系阳光,逆风成长》,有删改

    1. (1) 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肺炎     dǐ()砺

    2. (2) 结合语境给文段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成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默默无闻  慷慨解囊 B . 默默无闻  以身许国 C . 遮风挡雨  以身许国 D . 遮风挡雨  慷慨解囊
二、情景默写
  • 2. 古诗文默写。
    1. (1) 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游山西村》)
    2. (2) 杜牧在《泊秦淮》中再现了一幅朦胧而又清凉淡雅的水乡图的诗句是
    3. (3) 李老师退休之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为他们解疑答,我们可以用龚自珍《亥杂诗(其五)》中的“”,来赞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4. (4) 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随军出征,因谏言被贬,在天地苍茫的寂寥中抒发的是“”(《登幽州台歌》)的怀才不遇的悲伤之情;而仕途得意的王安石则用“”(《登飞来峰》)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三、名著阅读
  • 3.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鲁迅笔下的“阿长”与杨绛笔下的“老王”虽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身上都有着劳动人民的“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 (2) 根据下列名著阅读任务单,按要求答题。

      阅读方法

      精彩语段

      阅读任务

      A.批注法

      B.关注情节

      祥子的手哆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①给画线句做批注。

      ②结合整部小说分析,为什么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

四、综合性学习
  • 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困难一定能克服,对此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所谓“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中国人向来是知难而进。正是在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中,我们遇强更强、愈挫愈勇,锻造出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涵养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彰显的也是面对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就可以激发出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力量;___________,就可以凝聚起众志成城、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我们曾经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正在经历多种多样的困难,未来也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只有我们万众一心,始终保持向困难进发、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就没有什么风雨波折能阻挡我们前进的坚定步伐。

    1. (1) 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 (2) 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李子柒是一个全网粉丝上千万的视频博主,因拍摄乡村古风生活,传统美食、传统文化等内容走红。她用镜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诗意的田园生活:一袭古风衣袍的女孩,________,采菊东篱,悠见南山,荷锄归去,烹饪焙茗;_______,雨落屋檐,种瓜点豆,挥锄刨姜,石磙碾玉,手缝棉衣,温暖入怀;_________,她把中国人传统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

    材料二

    拥有顶级流量的视频播主李子柒微博停更将近两个月,原来是奶奶的身体老毛病又犯了。她就在家一边春种,一边照顾奶奶,视频录制也就暂时搁置了。李子柒和奶奶相依为命,当初她义无反顾放弃大城市生活,回到乡野,就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奶奶。

    材料三

    ①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老部》)

    ②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

    ③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1. (1) 给材料一横线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乡野山涧之间  在光影流淌中  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之中 B . 在乡野山涧之间  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之中  在光影流淌中 C . 在光影流淌中  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之中  在乡野山涧之间 D . 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之中  在乡野山涧之间  在光影流淌中
    2. (2) 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给李子柒。

      深无边    春风    似水    润有泽    亲恩    如霭

    3. (3)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即使你是半角

    ①和半角的斗智斗勇,几乎让我筋疲力尽。

    ②半角长着棱角分明的脸,才七年级,就有了一米八的个儿,粗看他,没有谁不觉得帅气。可是,他考得最高的分数是5分。120分的语文,随便怎么写也不可能得个5分呀!从此,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半角。同桌送了他这个外号后,再也不愿做他同桌了。半角一个人待在角落,拥有了一个自在的空间。

    ③我上课时,同学们听得入味,经常哈哈大笑。半角不笑。讲到精辟处,同学们在唰唰唰地埋头记录,半角不记。“郭明,请记录!”半角听到我的指令,埋头翻抽屉。他把东西一件件取出来,又放回去;再取出来,再放回去。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他在努力找笔“向同学借吧。”半角不理会,继续找寻。不知什么时候,半角拿出一个光碟,圆滚滚的,白亮亮的。他把光碟立在书前,眼睛眨巴眨巴的。那里面,一定映出了他帅气的脸。他以为我不再注意他,又用两手指同时梳理头发。他的头发是五五开的,用前同桌的话说,像极了电视里的汉奸头。他觉得酷毙了,有事没事最爱沿着发线从上往下将几下,然后往左甩一下头。此时,他的眼眸里,仿佛有了一汪水。但是,这汪水没几分钟就干了。

    ④半角写过课堂作业,自从我送了他一盒水笔,他就送了我几次作业,那字完全是缠绕形的。半角从来不做家庭作业。“忘在家了。”“找不到了。”半角会搬出很多理由。有时,他并不回答你,只顾埋头翻抽屉。他把东西一件件取出来,又放回去;再取出来再放回去,一直折腾到你从他身边走开。

    ⑤我联系上了半角的母亲。“老师,他说不会写,我也没办法呀。我说他这么没责任心,干脆就不要读了,可他又要去学校。”听到这位母亲无奈的话的时候,学校里正闹得天崩地裂。我的一位同事,让一名女生拿出家庭作业给她检查,这女生不知为何,二话不说,就冲向栏杆,意欲往下跳。那可是四楼啊!最终,女生被老师死命拉住了,但我的心很久很久都无法平复。不管学生吧,对不起自己的责任心;管吧,实在不知人家下一步会出什么狠招。好在半角的情绪一直比较稳定。

    ⑥期中考试前,我写了一篇文章,交给半角。半角的作文,从来都没有写过一个字,这次我希望他有一个全新的改变。“郭明,你把它看熟,考试的时候,照样子写下来。老师觉得,你能刷新自己,加油!”同时,我送给半角一本书,里面都是关于成长的鸡汤文。

    ⑦也许,他觉得我一直没有放弃他,内心是有好感的;也许鸡汤的营养确实不错。反正,期中考试成绩一出来,我惊得下巴咚的一声掉在了地上:85分!

    ⑧我们学校改试卷,都是年级调换的。我们看到的是电脑上登记的分数,而不是试卷。我赶紧找半角的试卷,我发现自己的手在颤抖。一个5分的孩子,突然成了85分,那不是奇迹是什么!看到试卷的时候,我的手抖得更厉害了。半角的试卷上,赫然写着35!半角确实写了作文,但他填空题和阅读题有大片的空白。肯定是输分的老师看错了分数。

    ⑨“这次郭明同学进步非常大,我们给他鼓掌。”半角睁大眼睛看着我,嘴角慢慢地绽放了笑容。我偷偷地把半角的试卷撕了。我只想让他得到鼓舞,即使它是不真实的,我希望半角永远不知道真相。

    ⑩期中考试后,学校要举行一次家长会,还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当全班同学唰唰动笔的时候,半角还没有写一个字。信的格式和内容,我已经讲过。现在,我独自为半角讲了两遍。半角终于动笔了:“亲爱的老妈,您好。老妈您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熬夜。干什么事都要冷静,一定要冷静。”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尤其是“老妈您要注意身体”这几个字,我拍下它们,在全班面前转了一圈。“郭明的字,简直是从字帖里走出来的。结构不错,居然还写出了笔锋。”我骄傲地说着,同学们被感染,纷纷伸长脖子欣赏,然后噼里啪啦鼓掌。我听见半角羞涩的声音:“没写好,没写好。”

    ⑪一节课后,半角写下了六百多字。这对他来说,绝对是抵达了一个顶峰。我偷偷瞟了一眼,发现他还写到了我:“阿秋老师可神奇了!这次语文我有了大进步!都是老师的功劳!我们班的同学作文发表可多了!我们的语文课可好玩了!阿秋老师还让我们玩角色扮演!可好笑了!可好玩了!”满篇都是感叹号。那嫩的文字下,我看见了一颗正在变得热情和美好的心。

    ⑫后来,半角的妈妈告诉我,她看了信,忍不住哭了。半角的爸爸几年前进了监狱。她的儿子再也没管住。现在,她终于看到了希望。

    ⑬我,也看到了希望。

    (作者:王秋珍。有删改)

    1. (1) 阿秋老师为改变半角,做了哪些努力?
    2. (2) 第⑧段两次描写“我”的“手在颤抖”“手抖得更厉害了”,请分别解释“我”手发抖的原因。
    3. (3) 第⑫段能否删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4) 题目“即使你是半角”是半句话,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全这句话,并说明理由。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是一场狂欢

    一整个冬天,这个舞台都安静至极,除了偶尔飘落的雪花和偶尔闪过的鸟鸣,便再也没有光临者。

    事实上,在这个舞台下面正在酝酿着一场演出。小草、小鸟、树木、花朵、河流,都在悄悄地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在温暖的阳光下,空气变得温润,大地变得松软。我们从阳光和微风中得到了信号。我们无法道出它们和冬天的不同,但我们能够感受到周遭的空气里潜伏着的暖流。空气不再那么干冷,它像一个江南女子,开始柔情似水。阳光不再那么无力,它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男孩,开始有了自己的力量。大地上虽然还没有绿色,但是我们能感受到脚底下的萌动。而这,是演出正式开始前,大自然传达出的一点点信号。

    接着,小草探出头了。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破土而出。当我们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在微风中摇摆。它的绿色在阳光下显得那么耀眼,那么柔嫩,又那么亲切。小草应该是舞台上最早的演员。它那么纯粹的绿在春天里,既不像小鸟那样呼朋引伴,也不像花朵那样招蜂惹蝶,但如果没有它,春天就不像春天了。它的出现,是春天里的第一场表演,素雅、简单,却足以让我们兴奋。

    紧接着,树木也出场了。它伸了个懒腰,让自己的肢体尽情地舒展在春天里。然后,它往自己的身上不停地添加绿意。春愈深,绿意就愈浓。它的表演最为漫长,最为缓慢,往往不知不觉就会表演到夏天。但是它无疑是舞台上的中坚力量,谁也没有办法代替它。纵然花儿如此娇艳,却也只能让春天一时生辉,只有树木,才能担负起整个季节的责任。

    舞台上的主角当然是花。它们让春天愈演愈烈,同时也把春天推向高潮。金色的迎春花出现的时候,春天才刚刚开始。那时别的花还没有出现,是人们一窝蜂地去欣赏它。它不太常见,往往一小片一小片地躲在山林里。它让春天有了种神秘的味道。它退场之后,其他花便蜂拥而上了。雪白的梨花、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火红的杜鹏花……它们是春天的衣服。春天是通过不停地更衣,不停地梳妆,才显得那么娇媚诱人的。它们带给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惊喜,又牵引数的孩子去追逐,去奔跑。它们把身上的片撒落在河流里,让河水把更多春天的信息传达给观众,于是世间有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诗句。

    小鸟是最尽职的伴奏者,小草间、花丛中、河流边,都散落着它的歌声。春天的歌谣,或许是它传唱给人春天是一场狂欢,支撑起它的,就是那些春天里的表演者。

    (作者:范泽木。有删改)

    1. (1)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章依次描写了①——②——③——绿意渐浓的树木——万紫千红的花儿——④

    2. (2) 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①它那么纯粹的绿在春天里既不像小鸟那样呼朋引伴,也不像花朵那样招蜂惹蝶,但如果没有它,春天就不像春天了。(从表现手法角度)

      ②春天是通过不停地更衣,不停地梳妆,才显得那么娇媚诱人的。(从修辞手法角度)

    3. (3) 作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试举例分析。
六、对比阅读
  • 8.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不枝,香远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二)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透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有删改)

    注: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丛薄:贫的丛林。③芳:散发出芳香。

    1.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不枝  蔓:藤蔓 B . 香远清  益:更加 C . 菊,花之隐逸者也  谓:以为,认为 D . 陶后有闻  鲜:少
    2.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 (3) 下列对语段(一)相关内容的解说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既可叙事,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在的杂文。 B . 文章通过对比衬托,“菊”象征着隐逸者,表达作者隐居避世这类人少而感到向往和追求;“牡丹”象征着追求功名利禄者,表达作者对这类人多而感到鄙薄。 C . 文章骈散结合,但主要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同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结尾以作者的感叹作结,“叹”爱菊者少、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 D . 文章以花喻人,托物言志。作者借莲花含蓄地表达了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4. (4) 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七、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 诗歌颔联中的“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在何处。
    2. (2)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作文
  • 10. 题目:意外的收获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1.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繁忙的学习生活挡住了我们匆匆出行的脚步,却给了我们留意细小瞬间,感受生活温度的心灵时空:每天清晨如闹钟般准时的第一声呼唤正午厨房的油烟里烹调美食的忙碌背影;在你做作业偷懒懈怠时焦灼的眼神;在老师表扬的评语中舒展了紧蹙的眉头……这是爸爸妈妈传递爱的瞬间。周末班级群里,温馨提醒你填写健康表单的短信铃声;月夜星光里,端坐电脑前逐一批注作业错处而熬红的双眼;周一的班会课上如清泉般滋润你心的话语……这是老师们诠释责任的瞬间。

    请你选取一个身边的人物,回忆其生活或工作细节,以“  ▲  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