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1-06-18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痛(zhì)      修(qì) 烦(zào)      息凝神(pínɡ) B . (zuò)      育(pǔ)      狂(lán)       毛骨然(sǒnɡ) C . 头(càn)      红(yān) 闲(xiá)       人不倦(huì) D . (lónɡ)     枯(huái)     对(jiào)      然入梦(hān)
  • 2. (2018七上·北仓镇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     )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 . 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 . 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 . 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 . 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最早的文字家书肇始于秦末汉初,被称为“简”或“牍”。秦汉以后,“尺素书”大量涌现,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家书升级版的最好印证。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帛传递并写作家书。东汉后期,随着造纸术的问世,家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②家书是亲人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情感载体,写家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家训方法和家教形式。

        ③鱼传尺素、鸿雁传书,代代相因、世世相袭,逐渐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A . “大量”和“逐渐”都是形容词。 B . “情感载体”和“鸿雁传书”都是主谓短语。 C . “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帛传递并写作家书”一句无语病。 D . 三段文字排序不合理,应为:②①③。
  •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C . 《海底两万里》中的格兰特船长,是全书的核心人物。 D .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如《西游记》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 5. 对两首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甲)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③蔡洲:江中洲名;④幕府:山名。

    A . (甲)诗首句中的两个“笼”字富有韵味,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B . (乙)诗前两联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的名胜古迹,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C . (甲)诗中“犹唱”凸显诗人对统治者悲愤之切,(乙)诗中“不堪”表达诗人对歌者的同情之心。 D . 两首咏史诗都用后庭花的典故借古讽今,抒发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二、字词书写
三、名著阅读
  • 7. 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塑造了很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请先从以下四个人物中选出一个人物,然后说说其人物特点。

    祥子    虎妞    小福子   曹先生

四、句子默写
  • 8.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 (1) 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
    2. (2) 荡胸生曾云,。《望岳》
    3.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己亥杂诗》(其五)
    4. (4)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 (5) ,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6. (6) ,石又再转。《河中石兽》
    7. (7)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五、对比阅读
  • 9.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节选)

    【注】①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曾在《离骚》里以兰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芳:发出芳香。④不见:不被人知道。⑤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亭亭净

      乎众矣

      所谓  

      ④平居与萧艾不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3. (3)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其 香 蔼 然 在 室 满 室 在 堂 满 堂

    4. (4) (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然不同,但都具有的品质。
六、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

        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材料二)

        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

        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

        (材料三)

        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1. (1) 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A . 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转基因产品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类型。 B . 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 C . 材料三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 D . 甲醛次硫酸氢钠这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 (2)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结合相关内容分别提两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 11.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你是世间最暖的书

    包利民

        ①那时爷爷有满肚子的故事。也曾一度以为爷爷一定看过许多许多书,要不怎么一开口都是那些让我们流连的传说掌故?

        ②最喜欢夏日的夜晚,家人都坐在院里的老榆树下,微凉的风从每一片叶子上滑落 , 爷爷的烟袋便点燃了满天的星光。通常是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一番之后,爷爷也已满足地吸了一袋烟,把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地磕,然后再塞满烟丝。这个时候,我们就全安静下来,知道爷爷又要开始讲故事了。

        ③暖暖的夜,亮亮的星,还有围绕着爷爷的我们,苍老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回荡在院落里,回荡在我们心间。于是,那么多古老的故事,在我们心里生根。我们沉浸于其中,或惊讶,或迷茫,或惊恐,似乎每一种感受,都让我们眷恋,一如眷恋着那个温暖的身影。

        ④多年以后,每次回望,心中都会有着一幅遥远的画面。低矮的草房,茂盛的榆树,满天星月,树下长长胡子的老人,几个神情专注的孩子。那样的情景就镌在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

        ⑤甚至在白天时,疯玩儿够了的我们,也会跑到田地里去,提着水罐,等待爷爷休息。太阳明晃晃地在头顶,爷爷终于从田间走出来,坐在地头的树荫下,衔着烟袋,不停地用草帽扇着风。我们聚拢过来,将凉凉的井水递上,然后等着爷爷讲故事。爷爷看着无边的田地,便能讲出一个神奇的传说。他心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大地上的庄稼,不知生长了多少。

        ⑥上学以后,我们才知道,爷爷其实是不识字的,那时每条麻袋上他写上的名字,也都是照着无数遍才练会。我们终于问起,他的故事都是从哪里来的,他告诉我们,也都是听别人讲过的,听他的爸爸他的爷爷,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

        ⑦后来喜欢上了看书,有时会在书中与爷爷讲过的故事相遇。虽然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似乎少了那种氛围,少了那声音里的温度。当年,那些围着爷爷听故事的兄弟姐妹,最后都喜欢上了读书,我知道,那是爷爷的影响。

        ⑧渐渐长大的我们,有时也会相约着跑去爷爷那里,听他讲故事。爷爷的故事也有重复的,可是我们依然听得那么投入,如旧的星光月色,如故的人儿,我们倾听着的,其实是一种怀念,是一种流逝时光深处的温暖。爷爷讲完,便会让我们也讲,于是,我们便讲着各自听到的新奇故事,在爷爷明灭不定的烟袋的闪烁中,他的神情就如我们当年一般专注。

        ⑨十六岁那年,爷爷去世。而彼时,我们已搬进城里两年了,爷爷依然留在乡下。有多长时间没有过那样的夜晚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再听过爷爷讲的故事,而如今,爷爷坟上的草已经黄绿了二十四次,每次回去,都要在坟前呆上一会儿,一如当年坐在爷爷身畔,被他的故事萦绕。

        ⑩这许多年中,读过太多的书,包括当年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各种评书野史,每一相逢,无不重叠着过去的种种。其实,爷爷才是我一生中读到的最早的书,也是最温暖的书。他给了我想象的空间,给了我无尽的希望,为我开启了一扇美好的门。从而才能让我在以后的无数岁月里,以书相伴,心里的梦想生生不息。

        ⑪去年驾车回乡下,傍晚,云霞满天,驶过一个村子,看到在一个院子里,一棵树下,一个老人正给几个孩子讲故事。那一瞬间,在夕阳里,在车窗后,眼睛竟是不能自持地湿润。

    1. (1) 请简要概括作者主要回忆了儿时的哪件事。
    2. (2) 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滑落”一词改为“吹过”好不好?为什么?

      微凉的风从每一片叶子上滑落

    3. (3) 第⑦段中说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我”为什么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
    4. (4) 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请找出与第⑧段画浪线句子前后照应的句子。

      于是,我们便讲着各自听到的新奇故事,在爷爷明灭不定的烟袋的闪烁中,他的神情就如我们当年一般专注。

    5. (5) 第⑪段中“那一瞬间,在夕阳里,在车窗后,眼睛竟是不能自持地湿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6) 文中的“爷爷”并不识字,作者为何说爷爷“是世间最暖的书”?
  • 12.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若茶

    黄聪

        ①我不谙茶道,对于茶品的优劣我一窍不通,虽然也被请喝过西湖龙井、黄山毛尖、云南普洱等所谓的名茶,可除了入口的那一丝苦涩外,并无其他的不同,感觉这些名茶远不如家中父亲熬的红砖茶解渴。

        ②把一袋茶叶全都倒进玻璃杯中,像一粒粒圆润的绿豆,晶莹饱满,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儿。然后注水,茶叶豆儿随着水流在茶杯里翻滚盘旋,旋转着逐渐地肿胀起来,进而慢慢地舒展了,原来每一粒茶叶豆儿就是一片完整的茶叶,闷热的房间里突然就弥漫了浓郁的清香,似乎凝结了燥热的空气。

        ③茶是好茶,广东朋友寄来的铁观音,我珍藏了将近两年,不谙茶道,不知道这茶叶是否已经过期变质,但我依然视其为珍品,不忍糟践了。茶叶有保质期,朋友间的友谊却是永远保鲜的,就如同这馥郁不散的清香。

        ④天气酷热,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屋里更是热得如同蒸笼,闷热带来的直接反应就是烦躁,时间似乎凝固了看不到未来,曾经的烦恼一点点地涌上心头,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生活的那点甜蜜竟被覆盖得不留一点痕迹。

        ⑤定定地注视着那一杯茶水,渐渐变得青绿,茶叶儿一片片地舒展开来,全都飘在上边,不起眼的那么点茶叶豆展开了居然有大半杯。大概是茶香已经弥漫了小屋吧,已然嗅不到初始的芳香了。自嘲地笑笑,面对如此珍品,郁闷似不应该。那么,就喝茶吧,茶水够烫,轻轻地呷了一口,不由咧嘴皱眉,好苦!不由疑惑了这是好茶吗,怎么茶水不如干茶叶那般浓香?

        ⑥茶水的颜色渐渐变得深了,茶叶的顾色也更得重了,密密地挤在上面,似乎都要争得最上一层释放自己的芳香 , 但是在层层同伴的拥挤压迫下,仅凭一点热的浮力想要挣脱这种束缚谈何容易。慢慢地,拥挤的结构开始松散起来,终于,最下方一片吸足了水分的茶叶飘飘荡荡地沉了下来,然后,一片片茶叶摇摇晃晃地落在了茶杯底部区。突然悟到了些什么,我们的生活不就如同这茶杯里的茶叶吗,先是好高骛远地追求,经过无数磨砺摔打之后再渐渐地淡定沉寂。

        ⑦午后的天气更闷,空气像是燃烧起来,汗水湿透了衫衣,喉头干燥,想去隔壁的小卖部买瓶冰水降温,可又不忍心浪费这杯好茶,皱着眉头一口气把杯里的液体喝完:苦极,像是喝了某种汤药,居然出了一身的汗。稍作回味,若涩之外竟然还有一些淡香,同时,身上感觉到了一些凉,汗水居然是凉的。以为,找到了品茶之道。续上水继续品茗。

        ⑧渐入佳境,一切豁然开朗起来,过去的已然过去,过去的磨砺在今天来说更是一笔财富。三毛说过,要傲,傲得像兰,高挂一脸秋霜;要苦,苦得像茶,苦有一缕清香。生活,正如这一杯茶。

    1. (1) 在品茶的过程中,“我”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请在横线上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①当茶水渐渐变得青绿,我轻轻地呷了一口后,

      ②当茶水的颜色渐渐变得深了,我皱着眉头一口气把杯里的液体喝完,

    2. (2) 文章第④⑦两段反复写天气的酷热有何作用?
    3. (3) 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 (4) 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5. (5) 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读完文章后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七、作文
  • 13. 请以“让_______充满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文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 14. 写作

        一段路,走过,便会有风雨,阳光,欢乐与悲伤。当你在经历这些路程的时候,难免会错过一些动人的风景,也会遇见扣人心弦的景物。当你哪天回忆起来,它们也是段美好的记忆。

    请以“走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文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