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31 浏览次数:8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 . 可燃性 B . 挥发性 C . 酸性 D . 氧化性
  • 2. 医用活性炭口罩的制作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 棉布里层 B . 铝条 C . 合成橡胶皮筋 D . 活性炭
  • 3. 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袁隆平 B . 郑和 C . 侯德榜 D . 钟南山
  •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含量稀少,没有使用价值 B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臭氧属于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之一的物质 D .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常用作保护气
  • 5.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变小 C . 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 . 1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分子体积小
  • 6. 铯是制造真空件器、光电管等的重要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8 B . 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2.91 C . 铯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铯元素的符号是Cs
  • 7. 2020年5月10日,云南昆明安宁发生森林火灾。关于森林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顺风快速跑离火场 B . 春季易发火灾的原因是气温高、风大、少雨、植物体内含水量少 C . 扑打可除去可燃物 D . 喷水可降低植物的着火点
  • 8.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CO2检验 B . 收集O2 C . 加热液体 D . 取粉末状药品
  • 9. 下列对化肥和农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KNO3属于复合肥 B . 常见的磷肥: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都属于混合物 C . 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D . 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利措施,施用越多越好
  • 10. 味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C5H8NO4Na)。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谷氨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9 B . 谷氨酸钠分子中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 C . 谷氨酸钠由5个元素组成 D . 谷氨酸钠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比为5:8:4
  • 11.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同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如高锰酸钾不易溶于汽油,却易溶于水。能溶于水的物质可称为亲水性物质。下列属于亲水性物质的是(   )
    A . B . 食盐 C . 米粉 D . 石灰石
  • 1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 . 在镁条中滴加稀盐酸,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 D . 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时,试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
  • 14.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验证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 15.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观察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丙、丁的微粒个数比为1:1:1:1 B .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都发生变化 C . 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7:32 D . 该反应中有水生成
  • 16. 如图是四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60℃时,将50g氯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到10%,需加水的质量是50g B . 80℃时氯化钠和氯酸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 . 90℃时,等质量的四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是:NaClO3>KCl>NaCl>KClO3 D . NaClO3中混有少量杂质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去除杂质
  • 17.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中Y、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11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该反应可能是 D . M可能是催化剂
  • 1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及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

    物质选项

    A

    C

    CO

    CO2

    CaCO3

    B

    NaCl

    Na2CO3

    Ca(OH)2

    H2CO3

    C

    Ca(OH)2

    CaCO3

    CO2

    CuO

    D

    H2SO4

    H2

    Fe

    Fe3O4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 . 向一定量pH=0的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C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D . 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
  • 20. 下列说法和判断正确的有(   )

    ①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NaNO3、CuSO4、Ca(OH)2、BaCl2四种溶液一一鉴别

    ③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采用仰视的方法量取液体体积,最终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将16克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则此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⑤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200g18.25%盐酸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分别向两端烧杯中加入62gMg(OH)2和84 g MgCO3固体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

    A . 1条 B . 2条 C . 3条 D . 4条
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两个硅原子
    2. (2) 四个一氧化二氮分子
    3. (3) 标出金刚石中元素的化合价
    4. (4)
    5. (5) 写出元素周期表中第17号元素与第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6. (6) 写出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1) 将以下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碳酸钙b维生素A c生石灰d氯化钠e碳酸氢钠

      ①可以做食品干燥剂的是

      ②缺乏会引起夜盲症的是

      ③可配制农业选种的溶液的是

      ④可用于面粉发酵剂的是

    2. (2) 目前三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面临枯竭的危险,新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可燃冰”是一种沉睡在海底和高寒冻土的独特能源。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海底生物

      ②燃烧热值高、污染少

      ③可燃冰储存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

      ④说明水可以变成油

      ⑤可燃冰被誉为“未来的能源”

  • 23. 水是生命之源,以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1. (1) 我们饮用的自来水就是通过上述流程进行净化的,在净化的过程中,“1”中加入了明矾,目的是;“2”中加入了,用以去除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 (2) 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工业上则采用的方法制取纯净水,此方法是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3. (3) 纯净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装置如右图所示,连接电源正极的是(填“a”“b”),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其目的是;通过实验可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4. (4)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Ⅹ的化学式为,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4.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镁、锌、铜是常见的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实验,其中试剂选择正确的是(填字母)

      A 镁、锌、铜、稀硫酸       B 铜片、硫酸镁溶液、硫酸锌溶液

      C 硝酸镁溶液、硝酸铜溶液、锌片           D 镁片、铜片、氯化锌溶液

    2. (2) 现将一定量的锌粉、铁粉加入到硫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的金属是;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3. (3) 共享自行车方便了我们的出行,然而共享单车“坟场”在多地频现,废弃的自行车锈迹斑斑。可有效防止单车链条锈蚀的方法是(答一条即可),用化学方法除去铁锈的物质属于(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三、流程题
  • 25. 近年来高锰酸钾在饮用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消费增长较快,实验室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其部分流程如下:

    1. (1) 因瓷坩埚中含SiO2 , 能被氢氧化钾腐蚀,反应原理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请写出SiO2与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反应只能在铁坩埚中进行。
    2. (2) 加热浓缩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其目的是
    3. (3) 在烘干箱中烘干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实验题
  • 26.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1) 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该发生装置存在的缺点是
    3. (3) 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能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是
    4. (4) 实验室可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则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五、科学探究题
  • 27. 无土栽培技术,关键在于营养液。一种含氮、钾的营养液中可能含由(NH42CO3、(NH42SO4、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1. (1) 根据物质性质的分析可确定,该营养液中一定不会含有的物质是;判断的理由是
    2. (2) 为进一步探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提出问题)营养液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KCl、(NH42CO3

      猜想二:

      猜想三:KCl、(NH42CO3、(NH42SO4

    3. (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营养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

      猜想二不成立

      ②向上述试管中继续滴加

      猜想一成立

六、计算题
  • 28. 碳酸氢镁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行业,它微溶于水,能溶于稀酸,在20g含杂质的碳酸氢镁固体样品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相关数据如图所示。(温馨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请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g。
    2.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