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0 浏览次数:109 类型:中考模拟
一、综合性学习
  • 1.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我校学生积极响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多种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第一组通过广播向全校发布实施校园垃圾分类的倡议。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今年五月,北京市正式开始生活垃圾分类。你居住的小区已经开始垃圾分类了吧?相信你也一定(甲)。学校是同学们每日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为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改善校园环境,我们特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请你成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和监督者。

          请你从自身做起,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在校园里自觉分类投放垃圾。当发现有同学随意丢弃垃圾时,也请你发扬(乙)精神,及时制止劝导,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营造人人参与①人人有责的良好围。

          习主席曾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行动起来,从垃圾分类做起,在校园里刮起一阵“环保风”,为建设美丽北京贡献自己的力量。

      ⑴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围(fēn) 风(xuán)             B.围(fèn)  风(xuán)

      C.围(fēn) 风(xuàn)             D.围(fèn)  风(xuàn)

      ⑵文中(甲)(乙)两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甲)不甘人后 (乙)主人翁     B.(甲)不甘人后 (乙)东道主

      C.(甲)冲锋陷阵 (乙)主人翁     D.(甲)冲锋陷阵 (乙)东道主

      ⑶文中①②两处填入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A.①顿号  ②逗号                   B.①顿号  ②分号

      C.①逗号  ②逗号                   D.①逗号  ②分号

    2. (2) 第二组依据搜集的资料,改写了一段科普短文。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为什么要垃圾分类?这个事情挺复杂的。首先,垃圾填埋场快填满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填埋都是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甲),垃圾填埋场的容量是有限的。随着生活垃圾越积越多,填埋场的容量已经趋于析出了。那再多建点儿填埋场呗!填埋场越来越多,会挤占生活空间,造成“垃圾围城”的景象;(乙)垃圾不能及时填埋,很短时间内就会臭气熏天,导致更严重的污染。

          你可能会说,那可以焚烧啊,可以生物处理啊,可以回收利用啊。没错!可真正实行时就会遇到问题。比如,生活垃圾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含水量高的厨余垃圾,这些垃圾会降低焚烧效率;再比如,只有保证所有垃圾都是可以快速降解的,才可以实施生物处理;更别说,那些废旧塑料、纸张等,本来可以回收利用,但被厨余垃圾沾污后,回收利用价值就不大了。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居民端直接进行垃圾分类。这样就能      , 实现良性循环。

      ⑴文中(甲)(乙)两处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甲)所以 (乙)既然           B.(甲)所以 (乙)况且

      C.(甲)但是 (乙)既然           D.(甲)但是 (乙)况且

      ⑵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更有针对性地分流不同种类的垃圾,让各种处理手段有效地运转起来

      B.让各种处理手段有效地运转起来,更有针对性地分流不同种类的垃圾

      C.更有针对性地减少生产生活中的资源浪费,让节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D.让节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更有针对性地减少生产生活中的资源浪费

      ⑶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找出并修改。

      修改:

    3. (3) 第三组负责为分类垃圾桶拟写宣传语,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厨余垃圾桶:我是挑食的垃圾桶,剩菜残羹是我的最爱。 B . 可回收垃圾桶:分类投放责无旁贷,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C . 有害垃圾桶:你的砒霜,却是我的蜜糖,请赶快投喂我! D . 其他垃圾桶:背井离乡的游子啊,请快快回到我的怀抱!
    4. (4) 第四组在制作“垃圾分类指南”时,就选择下面两种设计方案展开了讨论。你推荐采用哪一种书体?请简要说明理由。

       

      (甲)

      (乙)

    5. (5) 第五组撰写了一则推送信息,请帮他们将标题补充完整。

      有序分类垃圾少,积极参与

      自复学以来,我校九年级师生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在校园中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学校制作宣传页,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教学楼每层都放置了分类垃圾桶,并张贴了显著标志和宣传语,同学们自觉地分类投放垃圾,秩序井然。学生会发起的“废弃资源再利用创意大赛”,也得到各年级同学的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实施后,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率大大提高,校园内垃圾存量明显减少,垃圾桶附近不再“一片狼藉”。同学们都表示,尽管学习紧张,也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让校园更加干净整洁。

二、诗歌鉴赏
  • 2.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1) 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热播电视剧《清平乐》的插曲《渔家傲》在网络上点击率很高,其歌词正是朝词人范仲淹的同名作品,其作曲不仅复原了原词的风格,又融合了流行元素,脍炙人口。

      A . ①唐   ②苍凉悲壮 B . ①唐   ②新奇壮丽 C . ①宋   ②苍凉悲壮 D . ①宋   ②新奇壮丽
    2. (2) 如果你作为电视剧《清平乐》插曲《渔家傲》的MV导演,想再现原词中的情景。请选择词中最具画面感的一句,描述你将呈现的画面。
三、课内阅读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汤问》)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九十    道阻长    得过 B . 相许    屋舍俨    焕一新 C . 不惠    览物情    持以恒 D . 始一焉    窥谷忘反    辗转
    2. (2)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翻译:我跟你们尽力克服艰险,让道路直通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

      理解:愚公用反问的语气,强调移山之易,说服家人积极投入移山大业之中。 B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并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坚信人力是无穷无尽的,对移山大业定能成功充满了乐观和自信。

    3. (3)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愚公和蜀地贫僧具有哪些共同之处。

      (链接材料)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③钵: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④顾:难道,反而。

四、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填埋场觅食的垃圾猪、被废弃的渔网紧紧缠绕的海豹、因吞食塑料袋而死亡的中华鲟……类似的画面经常进入我们的视线。无论在遥远的北极,还是在高耸的珠穆朗玛峰,甚至是世界最深的海沟,到处都有垃圾的踪迹,垃圾已经成为地球最沉重的包袱。

        在中国,2012年起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预计2020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将达到2.65亿吨,较上年增加7.5%。目前我国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已无填埋的场地。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大气、水和土壤,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研究表明,_______________。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每年产量不低于6000万吨,年均增速预计达10%以上。这些有机垃圾中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原料。2016年,我国废钢铁、废玻璃等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2.56亿吨,同比增长3.7%,回收总值约5902.8亿元。2017年回收量达到2.82亿吨,同比增长11.0%,回收价值达到了7550.7亿元。如果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充分利用,在减轻环境负荷的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资源。

       

        2013-2019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量及回收价值情况图

        (材料二)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原因何在?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落实起来并不容易。我国大多数城镇居民居住在密度很高的公寓,家中面积普遍不大,无法放置用于垃圾分类的多个垃圾桶,造成了垃圾分类的不便。调查显示,尽管一些小程序、科普文章对许多垃圾类型进行了细分,但落实到生活中,人们还是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同样是海鲜,螃蟹壳算厨余垃圾,而贝壳就属于其他垃圾。垃圾分类看似简单,能正确投放却是一门学问。同时,现在的垃圾回收工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社区虽然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垃圾车来了却混倒进一个车里运走,导致前期的分类前功尽弃。

        (材料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之时,生活垃圾分类的文明新风蓬勃兴起。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生活垃圾需要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分类投放。条例明确了个人垃圾分类责任,遇到违反规定的个人,先劝阻,再警告,再次违反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北京正多措并举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精投率,促进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各区公众号平台和小区的告示栏都有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小区居民也纷纷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中,在垃圾站旁经常有社区志愿者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为了激发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地区也频出妙招:有的倡导居民用可回收废弃物兑换花卉绿植,有的设计“垃圾题板”引导儿童参与垃圾分类趣味小游戏,还有的贴心上线“垃圾分类宝典”小程序,最吸引人的是安装智能回收机,以积分回馈的方式鼓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1. (1) 结合(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
    2. (2) 依据(材料二)和下面图表,判断当前最应加大工作力度的方面,恰当的一项是(   )

      A . 增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力度 B . 规范垃圾处理的各环节管理 C . 完善垃圾分类相应配套设施 D .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奖惩机制
    3. (3) 综合三则材料,针对自己所在社区垃圾分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 5. 阅读《拍卖你的生涯》,完成小题

    拍卖你的生涯

        我参加过一堂很别致的讲座,讲座名为“拍卖你的生涯”。老师发给每人一张纸,其上打印着一些选项:和家人共度周末、豪宅、巨富、一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直言不讳的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真诚、一门精湛的技艺、一个小岛、一座宏大的图书馆、三五个知心朋友、一个勤劳忠诚的仆人、一张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一份价值五十万美元并每年可获得25%纯利收入的股票、名垂青史……

        老师拿起一只小锤子,说:“我手里是一只旧锤子,但今天它有某种权威——暂时充当拍卖锤。我要拍卖的东西,就是在座诸位的生涯。”

        大家听明白了,好奇地跃跃欲试。

        老师说:“我现在象征性地发给每人一千块钱,代表你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我会把这张纸上所列的诸项境况,一一举起,开始拍卖。你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积蓄,购买这些可能性。一百块钱起拍,欢迎竞价。连喊三次,无人再出高价的时候,锤子就会落下,这项生涯就属于你了。注意!我说的是可能性,它的意思就是——你竞得了豪宅,但并不等于真的拥有了它。只是说你将穷尽一生的精力,来为自己争取它。把目标当成整个生涯的支撑点,相信只要竭尽全力,就有达成的可能。”

        教室的气氛骚动之后有些凝重 , 这游戏把我们人生的繁杂目的约分并形象化了——拼此一生,你到底要什么?

        老师举起了第一项拍卖品——拥有一个小岛,起价一百元。

        全场寂静,一个小岛,它在哪里?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大西洋还是太平洋?面积若何?人口多少?有无石油和珊瑚礁?风光怎样?

        疑声鹊起,大家迫切希望获得更详尽的资料:关于那个小岛,关于风土人情……老师一脸肃然,坚定地举着那张卡片,拒绝做更进一步的解说。

        于是,我们明白了。小岛,就是平平凡凡的无名小岛。你愿不愿以一生作注,去赢得这片海洋中的港湾?

        终于,一个平日最爱探险的女生,大声地喊出了竞价:“我出二百!”

        一个男生几乎下意识地报出:“五百!”显然他认为,买下荒凉岛屿这样的事,就该是男子汉的作为。

        那位个子不高却意志坚定的女生志在必得,她涨红着脸,一下子喊出了:“一千!”

        这是天价了!每个人只有一千块钱的储备,也就是说,她已下定以毕生精力赢得这个小岛的决心。别的人,只能望洋兴叹!

        那个男生有些悻悻地,说:“竞价应该一点点攀升,比如你出六百,我喊七百……这样可以给别人一个机会。”

        老师淡然一笑,说:“这只是象征性的拍卖,所以可能不合规矩。大家要记住,生涯如战场,假如你确认了自己的目标,就紧紧锁定它。机遇仿佛一闪而逝的流星!”

        大家明白了竞争的激烈,肃静中有了暗藏的紧迫和敌意。

        拍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时,争抢空前激烈起来。聪明人已发现,所列的选项,有些可以互相替代。有同学小声嘀咕:“有了信用卡,想干什么,还不是探囊取物!”于是信用卡成了最具热度的香饽饽,最后被一女将自重围中斩获。

        其后的诸项拍卖,高潮迭起,有些简直可以说是个人价值取向甚至隐秘心理的大曝光。一位众人眼中极腼腆内向的男同学,取走了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让人刮目相看。一位助人为乐的同学,居然选了勤快忠诚的仆人,让人大跌眼镜。一位爱喝酒的同仁,一锤定音买下了“三五个知心朋友”,让我在想象中狠掴了自己一掌。从前,我劝过他不要喝那么多酒,他笑说:“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我不死心,便再劝,他却一直不改。此刻看到他的选择,我方晓得朋友在他的心秤上竟如此沉重。

        光顾看别人的热闹,差点耽误了自己的选择。同桌悄悄问:“你到底打算买何种生涯?”

        我说:“没拿定主意啊。我想要那座图书馆。”

        同桌说:“傻了不是!我看你不妨要那张价值五十万美元且年年递增25%的股票。要知道这可是一只会下金蛋的火鸡。只要有了钱,什么图书馆置办不出来呢?你要把图书馆换成别的资产,就很困难了。如今信息时代,资料都存储在光盘里,整个大英博物馆也不过是若干张碟的事,图书馆是落后的工业时代的遗物了……”

        他话还没说完,老师举起了新的一张卡片。他见利忘友,立刻抛开我,大喊了一声:“嗨!这个我要定了。一千!”

        我定睛一看,他倾囊而出购买回来的是——一门精湛的技艺。我窃笑道:“你这才是游牧时代的遗物呢!”

        他很认真地说:“我总记着老爸的话,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

        我暗笑:哈!人啊,真是环境的产物。

        想想同桌的话也不无道理,有了足够的钱,当然可以买下图书馆或是任何光碟,但没有这些钱之前就只能干瞪眼。钱在前?还是图书馆在前?两者的顺序便有了原则的不同。我愿自己在两鬓油黑耳聪目明之时,就拥有一座窗明几净汗牛充栋庭院深深斗拱飞檐的图书馆。再说,光碟和图书馆哪能同日而语?我不仅想看到那些古往今来的智慧头脑留下的宝藏,还喜欢那种静谧幽深的空间和气氛,让弥漫在阳光中的纸张味道鼓涨自己的肺……这些,用钱买来的新书和光碟,给得了吗!

        正这样想着,老师举起了“图书馆”,我也学同桌,破釜沉舟地大喊了一声:“一千!”于是,宏大的图书馆就落到了我的手中。那一刻,虽明知是个模拟游戏,心中还是扩散起喜悦的巨大涟漪。

        当老师说:“游戏到此结束!”教室一下静得不可思议,好像刚才闹哄哄的一群人,都吞炭为哑或羽化成仙了。老师接着说:“有一个现象,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有三项生涯,没有人应拍,也就是说未能成交。卖不出去的物品,按规矩是要收回的,但我决定还是把它们留下。也许你们想想之后,还会把它们选作自己的生涯目标。这三项是——名垂青史、和家人共度周末、直言不讳的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真诚。”

        同学大眼瞪小眼,刚才都只专注于购买各自的生涯,不曾注意被遗落冷淡的项目。听老师这样一说,就都默然。

        游戏结束了,不曾结束的是思考。

    (作者:毕淑敏选自《养心妙药》,有改动)

    1. (1) 结合讲座中同学们的表现,说说“拍卖生涯”游戏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2. (2) 老师解释游戏规则之后,“教室的气氛骚动之后有些凝重”。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骚动”和“凝重”的原因。
    3. (3) 游戏结束时,还有三项生涯未能成交。请结合文章,补写一段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守住老屋,留住乡愁

        ①一口井、一棵树、一方庭院、一幢老屋,是中国传统村落的典型意象。一座座老屋,犹如慈祥的老人,怀抱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蚀刻下五彩斑斓的记忆,留着祖祖辈辈的故事,寄托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②老屋在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同时,也在风雨洗礼中饱经沧桑。有的年久失修、土墙坍塌,有的屋顶漏水、柱子霉烂,老屋日益破败,甚至逐渐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乡村老屋都没了,我们还到哪里去找“乡愁”?如此说来,老屋的消失,从小的方面看,是让人们失去“乡愁”的寄托;从大的方面看,是截断了我们民族“思乡”的文化根脉。

        ③2016年以来,由国家文物局倡导的拯救老屋行动在各地推进。在浙江松阳,在云南石屏,在江西金溪,不少凋零衰败的传统建筑再次焕发生机。

        ④拯救老屋行动不仅是在拯救传统建筑,更是在拯救传统文化。单纯从经济角度看,维修老屋或许还不如重建新房“划算”。但作为古代历史与地域文化的完美标本,民居里的土木结构、榫卯工艺、雕砖画壁,构成了中式建筑的美学意蕴,保留了一代代人的乡愁和记忆。同时,保存着农业文明印记的老屋,还将为现代建筑、优秀文化传承提供可借鉴的传统智慧。所以,保护老屋的“形”,实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神”,保留传统村落的“魂”。从这个层面上看,修护老屋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文化账”。

        ⑤拯救老屋的主要目的仍是有效利用,不能停留于粉墙刷漆“表面光”,而应该活态保护。外面修旧如旧,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力图保留传统风貌。里头则要注重实用,既契合当地生活习俗,也要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毕竟,保护古建筑,不等于回到旧生活。在保证安全、不破坏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增加现代生活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让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⑥在去年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拯救老屋行动被列入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工程。繁荣文化,关键在人。除了政府、村民的参与,还需社会各方“动起来”,为老屋积攒人气。除了家庭居住外,也不妨在闲置的老屋中发展乡村旅游,借助民俗文化、地域特色寻找传统建筑活态保护的多元途径,为乡村振兴鼓劲助力。

        ⑦传统村落在青山绿水间展现的水墨画卷,是用青砖黛瓦写就的诗意文章,是凝固历史、延续乡愁的地方。拯救老屋,留住日渐消失的古村落,更会留住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故乡,让人们在低吟“      ”时不再彷徨。我们期待:传统与现代交织成令人神往的诗画田园,能够保留住我们的乡愁。

    (作者:周珊珊来源:《人民日报》,有添改)

    1. (1) 结合文章,说说“守住老屋”与“留住乡愁”之间有何关联。
    2. (2) 结合上下文,第⑦段横线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山重水复疑无路 B . 我报路长嗟日暮 C . 日暮乡关何处是 D . 到乡翻似烂柯人
    3. (3) 下面(链接材料)中的案例可以对文中哪个观点提供佐证,简要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1996年,中国和挪威合作在贵州六枝县梭戛成立了文化生态博物馆,旨在保护长角苗(苗裔的一支古老支系)的生活方式。然而几年之后人们再去调查,发现那里的文化生态情况并非如最初建设时所计划和预期的那样,文化生态博物馆变成了真正的收藏馆:资料还存放在那里,苗民也还在那里生活,但想要保护的传统生活方式几乎已消失。

五、名著阅读
  • 7. 近日发布的《微信战“疫”数据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微信读书用户每百人比上月平均多读110本书。在这段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选择“云生活”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重拾书本,寻找心灵的慰藉。英国作家毛姆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阅读能平息焦躁,让人心归宁静,更能生发强大的精神力量,点亮希望之光。请结合疫情期间你读过的一部名著,谈谈对此的感悟。(100字左右)
六、作文
  • 8. 按要求作文

    如果想得到从未拥有过的东西,就必须去做那些从未做过、不习惯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突破,做你不习惯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成长。

    请从“突破”“改变”“成长”中任选其一作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②③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9. 按要求作文

        据网络报道,在北太平洋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群岛之间的海域,科学家用卫星观测到一个“新大陆”正在慢慢生成。它是由来自亚洲东海岸和美国西海岸的各种漂浮物组成。据粗略估计,占地约140万平方公里,面积堪比4个日本。人们称之为世界上的“第八大陆”。1997年,美国船长查尔斯·摩尔驾船误入其中,用了一周时间才突围而出。20多年后的今天,各种垃圾还在不断向这里汇集,并且随着海水的缓慢流动,这片巨大的垃圾场正缓慢地向日本、中国方向移动。

    请以这则传闻为背景,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①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