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11 浏览次数:1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油挥发 B . 水果榨汁 C . 玻璃破碎 D . 钢铁生锈
  • 2.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M2.5系可吸入颗粒物,其直径比分子小 B . 空气质量级别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 . C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 3. (2020·漳州模拟) 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规范的是(  )
    A .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连接仪器 D . 滴加液体
  • 4. 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溶液,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下列物质可直接用作配制该营养液的是(   )
    A . CaCO3 B . NH4NO3 C . P2O5 D . KOH
  •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两个氨分子: 2NH4 B . 三个氖原子: 3N C . 两个铁离子: 2Fe2+ D . 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6. 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n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 .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 7. 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现用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速度降低一些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
    A . 硫酸铜溶液 B . 氢氧化钠溶液 C . 硫酸钠溶液 D . 碳酸钠溶液
  • 9. (2020九上·鞍山期末) 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A . 导电性 B . 腐蚀性 C . 不助燃 D . 沸点高
  • 10.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B .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 . 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和②之间 D . 曲线①是CO2能溶于水的结果
  • 11. 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锌、铁、铜都属于活泼金属 B . 水、干冰、赤铁矿都属于氧化物 C . 塑料、碳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 盐酸、食醋、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
  • 12. 符合题意佩戴医用口罩是一般人群简单有效的防病毒传播措施。聚丙烯是生产口罩的重要材料,其化学式为(C3H6n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聚丙烯是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 . 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g D . 聚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
  • 13. 丰富的化学知识能帮你识别伪劣商品,下列打假“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假商品

    替代产品

    鉴别方法

    A

    假戒指

    用铝制作戒指代替银戒指

    用盐酸浸泡观察是否有气泡

    B

    假钡餐

    用BaCO3代替BaSO4做钡餐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C

    假尿素

    用氯化铵代替尿素

    与氢氧化钠混合研磨闻气味

    D

    假羊毛衫

    用合成纤维代替羊毛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 . MgO、Ba(OH)2、CuSO4 B . NaOH、HNO3、K2CO3 C . NH3·H2O、MgCl2、Na2CO3 D . KOH、Ba(NO32、H2SO4
  • 15. 向盛有HCl和Mg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6. 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 17. 厕所用清洁剂(含盐酸)不慎洒到铝制容器上,会有气体产生,该气体是(填化学式)。
  • 18. 豆腐、鸡蛋、瘦肉等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会出现(填“溶解”或“乳化”)现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元素的食品。
  • 19. 碳酸氢钠(NaHCO3)可用作干粉灭火剂,灭火时,碳酸氢钠粉末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阅读题目,回答问题。

    如图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和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硒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硒元素和钠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1. 12C、13C、14C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12C、13C、14C。请据图回答:

    12C、13C、14C三种原子中,数目不等(填“质子”或“中子”或“电子”)。

    12C与O2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可表示为12CO。写出13CO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在图2所示的小方框中,把13CO与O2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 22. 某品牌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LiFePO4 FePO4+Li.该电池具有容量大、续航能力强的特点。该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实验题
  • 23. 根据下图所给的仪器和实验用品,回答相关问题:

    1. (1) 仪器F的名称是
    2. (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在该反应发生前后的质量和不会发生没变。
    3. (3)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组装一套能控制该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则可选择的仪器和用品是(填编号);若用L装置收集CO2 , 则气体应从口(填“a”或“b)通入,验满的方法是:
    4. (4) 为了研究装置图一的工作原理,在图一装置左侧连接压强传感器,测定制取二氧化碳过程中的压强变化,如图二所示。请描述ab时间段装置内出现的现象, cd时间段对应的操作是

四、科学探究题
  •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1. (1)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2. (2)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I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3. (3) (实验与结论)

      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3正确

    4. (4) 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____。
      A . 酚酞溶液 B . 氢氧化钾溶液 C . 稀硫酸 D . 氯化钡溶液
    5. (5) (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五、流程题
  • 25. 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MnO2+SO2=MnSO4

    ②MnCO3、Mn(OH)2均难溶于水,MnCO3在100℃时开始分解。

    1. (1) 碳酸氢钠俗名
    2. (2) 流程中“操作”的名称为,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3. (3)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Ⅱ需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若碱性过强,MnCO3粗产品中将混有(填化学式)。
    4. (4) 验证MnCO3粗产品表面附着有杂质,操作方法:
    5. (5) 为获得高纯MnCO3 , 需选择“低温”干燥的原因是
六、计算题
  • 26.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8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如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的质量

    12g

    12g

    12g

    12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4g

    m

    10g

    10g

    1. (1) m=g。
    2. (2) 48g该食用碱与足量加入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g。
    3. (3) 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4. (4)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以及适当的计算,请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的坐标关系图,请标出拐点数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