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 阶段性检测卷(五) 世界近代史

更新时间:2021-11-22 浏览次数:99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16九上·宜兴期中)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启蒙思想 D . 巴黎公社
  • 2. (2016九下·临河月考)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 曙光”是指( )

    A . 文艺复兴 B . 新航路开 辟 C . 启蒙运动 D . 工业革命
  • 3.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于2013年4月8日辞世,英国女王对此感到悲伤。在英国历史上,英王“统而不治”的地位是下列哪部法律文献确定的?(    )
    A . 《人权宣言》 B . 《权利法案》 C . 1787年宪法 D . 《拿破仑法典》
  • 4. (2017九上·镇江月考) 下面这幅历史情景绘画反映了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是(    )

    A . 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 . 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 . 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D . 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5. 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这说明美国政治体制是通过(    )
    A .   立法确立 B . 会议形成 C . 总统确定 D . 人民决定
  • 6. (2016·新泰模拟)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查找攻占巴士底狱、处死路易十六、《人权宣言》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们正在探究学习(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美国南北战争 C . 法国大革命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7. 在探究性学习中,王晓波同学总结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三国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 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B . 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C . 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战争 D . 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性质
  • 8. 下图是玻利维亚一广场上的人物雕像。南美足球俱乐部为纪念这位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等国的英雄而命名了“南美解放者杯”。雕像人物是(    )

    A . 章西女王 B . 尼赫鲁 C . 玻利瓦尔 D . 卡斯特罗
  • 9.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


    A . 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B . 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 . 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D .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0.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面对严重的国内危机,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采取了重大举措,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也有利于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这一重大举措是(    )
    A . 实行农奴制改革 B . 发动十月革命 C .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 推行农业集体化
  • 11.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内容正确的是(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禁止土地买卖,土地收归国有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向欧美学习  ④“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2. (2016九上·娄星期末) 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纲领,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它”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13.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这一论断是(    )
    A . 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B . 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C . 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 D . 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 14. 阅读下图,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某一时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三角贸易”的进行 B . 殖民扩张和掠夺 C .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 工业革命的完成
  • 15. (2017九上·禹城月考) 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11分,第18小题12分,共30分)
  • 16.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 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2. (2) 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 (3) 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
    4. (4) 上述事件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 17. 近代以来,民主化、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君主政体)是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

    ——托马斯·潘恩《常识》

    材料二: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三: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吸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 (1) 潘恩所说的“关门下锁”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的?“新的共和政体因素”集中体现在哪一历史文献中?“新的共和政体”指什么?
    2. (2) 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发明有哪些?阐述法国大革命“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是哪一文献?哪一位“资产阶级的皇帝”用刺刀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3. (3) 在19世纪,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是什么?俄、中、日为摆脱危机而启动的改革有哪些?
    4. (4) 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依据。
  • 18. 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爱迪生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技术研究所……在这里,知识同工业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

    材料四: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 (4) 根据材料四,“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5. (5) 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