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

更新时间:2021-04-22 浏览次数:10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yíng) 形(qī) 刻(juān)  振聋发(kuì)      B . 战(dū)  要(sè) 采(hè)   枯拉朽(cuī)  C . 亮(cèng) 农(diàn)  浩(hàn) 波壮阔(lán)  D . (zhǔ)  改(cuàn) 杀(lù)  砺前行(dǐ)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封琐     愚钝    眼花潦乱     坦荡如砥     B . 狼藉     题拔    纵横绝荡     器宇轩昂     C . 镌刻     蔓延    交头接耳     无暇顾及     D . 云霄     序暮    濒临绝境     暗然失色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 4.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B .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C . 为了预防冬季流行感冒病不再发生,学校请了卫生院的医生作了预防流感的安全讲座。 D . 中国 69 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假肢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
  • 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 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 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A

    /

    如果

    而且

    那么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C

    一定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默写
  • 6. 默写。
    1. (1) 其间千二百里,。(郦道元《三峡》)
    2. (2)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3.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
    4. (4)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5) 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
    6. (6) 兴尽晚回舟,。(李清照《如梦令》)
    7. (7)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8. (8) 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名句是
三、古诗词赏析
  •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 . 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 . 颈联运用了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 . 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的《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 (2) 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四、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孝景三年,吴楚反 . 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 , 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 , 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 , 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 , 太尉使备西北。 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购⑧吴王千金。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释】①吴楚反:以吴王濞为首的七国发动叛乱,后称“七国之乱”。汉景帝拜周亚夫为太尉,平定叛乱。②剽:强悍。轻:轻捷。③梁:当时汉朝诸侯国。 ④深壁:加高营垒。⑤便宜:有利,适宜。⑥弓高侯:名韩颓。当。⑦陬(zōu):角落。⑥购:悬赏捉拿。

    1.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之                            许:赞同、同意 B . 太尉兵东北走昌邑                引:带领 C . 欲挑战,终不出              数:多次、屡次 D . 而与壮士数千人亡           走:行走
    2. (2)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愿以梁委      域民不以卦疆 B . 深壁守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C . 于太尉帐下      霸上及棘门军 D . 遂尽虏 , 降其兵      甚矣,汝不惠
    3. (3)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

      ②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4. (4) 选文中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分析。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 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 未成,弃    去:出去 B . 达于汉    阴:山北水南 C . 始一焉    反:同“返”,返回 D . 渤海之尾    诸:兼词,“之于”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汝心之     国不以山溪之险 B . 君之力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C . 不已    将固可袭而掳也 D . 虽我死,有子存焉    女子嫁也
    3. (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 (4) 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
五、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草木恩典

    李丹崖

    ①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②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③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才能彻彻底底地闻到草木的香味。

    ④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孩发育完善。旧时,在乡间,我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

    ⑤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菜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⑥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⑦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

    ⑧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⑨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培育了高雅,构建了和谐。

    ⑩草木的恩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它们一直在照做。也多亏了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己;闻香,愉悦心智;观色,养眼醒神。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恩典】旧指帝王按定制给臣子的赏赐。后泛指恩惠。

    1. (1) 把下面的诗句填入第⑩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岁一枯荣 B . 城春草木深 C . 道狭草木长 D . 野火烧不尽
    2. (2) 赏析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氛。

    3. (3) 第⑤段中加点的“轮回”一词具体指什么?请概括。
    4. (4) 通读全文,你认为草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恩典”?
    5. (5)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恩典,请再列举一例并说说为什么。
  •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河﹣﹣黄河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我 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 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农 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 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 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 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 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 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 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果 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更加生气,并且 用更加严厉的方式教训我们。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1. (1) 请结合本文内容,分别概括说明黄河姓“黄”的原因和成为“悬河”的原因。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3. (3) 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1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的四位恩师

    季羡林

           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人皆然,概莫能外。别人先不说了,只谈我自己。关于才能,再自谦也不能说自己是白痴。但是,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谈到勤奋,我自认还能差强人意。但是,我把重点放在第三项上:机遇。如果我一生还算得上有些微成就的话,主要是靠机遇。机遇的内涵十分复杂,我只谈其中恩师一项。

           我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机遇,就是我一生碰到了四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知遇之恩的恩师,我不一定都听过他们的课,但是,只读他们的书也是一种教导。我在清华大学时,读过陈寅恪先生所有发表的著作,旁听过他的“佛经翻译文学”,从而种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种子。当了一年教员之后,由于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机遇,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入学第二个学期,瓦尔德施米特先生调到哥廷根大学任印度学讲座教授。当在教务处前看到他开基础梵文的通告时,我喜极欲狂。难道这不是天赐的机遇吗?最初两个学期,选修梵文的只有我一个外国学生。然而教授仍然照教不误,而且备课充分,讲解细致。几乎是我一个学生垄断课堂,受益之大,自可想见。二战爆发,瓦尔德施米特先生被征从军。已经退休的原印度讲座教授西克,虽已年逾八旬,毅然又走上讲台,教的依然是我一个中国学生。西克先生不久就告诉我,他要把平生的绝招全传授给我,包括他费了20时间才解读了的吐火罗文,在吐火

           罗文研究领域中,他是世界最高权威。我非天才,六七种外语早已塞满了我那渺小的脑袋瓜,我不想再塞进吐火罗文。然而像我的祖父一般的西克先生,告诉我的是他的决定,一点征求意见的意思都没有。我唯一能走的道路就是:敬谨遵命。回忆起来,冬天大雪之后,在研究所上过课,天已近黄昏,积雪白皑皑地拥满十里长街。雪厚路滑,天空阴暗,路上阒静无人,我搀扶着老爷子,一步高一步低,送他到家。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现在我真觉得,我身边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他为了学术,不惜衰朽残年,不顾自己的健康,想把衣钵传给我这个异国青年。此时我心中思绪翻腾,感激与温暖并在,担心与爱怜奔涌。我真不知道是置身何地了。

    二战结束后,听说寅恪先生正在英国,我连忙给他写了一封致敬信汇报成绩。很快就收到了回信,问我愿不愿意到北大任教。北大为全国最高学府,门槛一向极高,难得进入。现在竟有天赐机遇落到我头上来,焉有不愿意之理!寅恪先生把我推荐给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寅恪先生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声望,一言九鼎。胡先生立即接受。于是我这个三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在国内学术界尚无籍名,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北大的大门,而且,还做了北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此后三年内,我在适之先生领导下学习和工作。我同适之,虽然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但是见面的机会非常多。他那间狭窄简陋的校长办公室,我几乎是常客。作为系主任,我要向校长请示汇报工作,他主编报纸学术副刊,我又是撰稿者,免不了常谈学术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笑容满面,对教授是这样,对学生是这样,对职员和工友也是这样。从来没见他摆当时颇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我作为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决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春风中。

    (节选自《二月兰》作家出版社)

    1. (1) 根据上下文,在第一段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词语。
    2. (2) 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差强人意:

      ②如坐春风:

    3. (3) “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现在我真觉得,我身边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我”为什么会这么想?
    4. (4) 季羡林先生说:“我一生碰到了四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者知遇之恩的恩师。”

      ①他们分别是谁?请列举出来。

      ②其中你最佩服哪一位?说说你的理由;并概括他对季羡林的影响。

六、作文
  • 13. 根据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作文。

           有位作家曾说:“不管生活多么繁忙,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是极大的喜悦。唯独这 份喜悦任谁都夺不走。”相信你也有各种各样的喜悦,这喜悦使生活多了趣味,让心灵得以舒展,为人生增添亮色。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