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一次月考综合检测卷(第1、2章)

更新时间:2017-01-11 浏览次数:467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做过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的育龄妇女,一般将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其原因正确的是(  )

    A . 卵巢不能产生和排出卵细胞 B . 卵巢不能产生雌性激素 C . 卵细胞不能在输卵管与精子相遇 D . 子宫内壁丧失种植胚胎的能力
  • 2. 下列有关桃的花和果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花属于营养器官②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③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④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3.

    婷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此受精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子宫完成的 B . D由B经分裂和分化后形成,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 C . 婷婷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D . 进入青春期,婷婷体内会出现月经,这与睾丸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
  • 4.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 . 入射角是30° B .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 反射角是60° D .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 5.

    百合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将其雌蕊用刀切开后观察,图示如下,则将来可能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 细菌的分裂生殖 B .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C . 青霉的孢子生殖 D . 蒲公英的种子繁殖
  • 7. 如图是植物的生殖方式图示,属于有性生殖方式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B . 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 C . 家蚕、蜜蜂、果蝇均为完全变态发育 D . 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在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 9.

    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的实像最小 B . 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的实像最大 C . 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的实像最大 D . 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10. 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加盖后坛口必须密封。用水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

    A . 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 .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发酵 C . 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 .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 11. 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此刺激的感受器的存在部位和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    )


    A . 均在手指受伤处   B . 分别在指尖和手指受伤处 C . 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D . 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伤处附近
  • 12. 书本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字都看得特别清楚,之所以能看清楚的主要原因是(  )

    A .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 . 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 .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D . 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色光
  • 13. 下列有关青春期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脑兴奋性强,易接受新事物 B . 身材高大是男性的第一性征 C . 遗精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及时治疗 D . 性器官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随意与异性交往
  • 14. 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 . 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 . 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 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 . 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 15.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是点燃的蜡烛,B是没有点燃的蜡烛。下列正确的是(  )

    A . 为了便于观察,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 . 蜡烛A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 实验中应选取较薄的玻璃板,并竖直放置 D . 实验中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与B蜡烛仍然重合
  • 16. 在日常生活中,要测试病人额头的温度,一般用    (    )


    A . 手掌      B . 指尖  C . 手背 D . 温度计
  • 1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 . 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 18.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其中樱桃的可食用部分由花的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

    A . 子房壁 B . 子房 C . 胚珠 D . 受精卵
  • 19.

    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 .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 . 减小车辆噪声 C .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 20. (2016七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A . B . C . D .
二、<b >综合题</b>
  • 21. 现有①玉米、②绿豆夹、③西瓜籽、④高粱、⑤桔子五种物品,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上述五种物品中,属于种子的是(填序号);

    2. (2) 高梁是五谷之一,其营养主要来自

    3. (3) 桔子的食用部分由发育而来。

  • 22. 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小强同学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他经常打电脑游戏到半夜.第二天早晨来不及吃早餐就上学,上午常常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普通现象;中午在校门口购买街边小吃、碳酸饮料、方便面、袋装零食等食物作为午餐。

    1. (1) 材料可知道小强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同学,青春期显著特征是____

      A . 身高突增 B . 体重增加 C . 心肌增厚 D . 呼吸加强
    2. (2) 小强在购买袋装零食的时候还应该注意食品包装袋上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请你在如图图标中帮他找到______

      A . B . C . D .
    3. (3) 为了改善小强同学午餐的这种状况,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他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一碗、红烧牛肉一份、鸡蛋汤一碗,这份食谱中在增加下列哪项更合理?______

      A . 清蒸鱼 B . 炒香菇油菜 C . 糖醋排骨 D . 烤鸭
    4. (4) 小强常以方便面等零食代替正餐,这符合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吗?

  • 23.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光的 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朵花,这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 反射.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红花时,看到的花是 色的.

  • 24. 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
  • 25. 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 (1) 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4]和[7]
    2. (2) 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 (3) 桃子由[3]发育而来。
    4. (4) 采用的方法,可以让毛桃树上结出油桃。
  • 26.

    放映电影、幻灯机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可利用(选填“漫反射”、“镜面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所示),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在点处。(选填“A”或“B”)。所以,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


三、<b >实验探究题</b>
  • 27.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 (1) 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播的。

    2. (2) 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这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

    3. (3) 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弱)于玻璃板。

  • 28.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


    1. (1) 小华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其中B是跳棋子A在“平面镜”中的像,C是一张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绘有相同方格的纸,OO′是方格纸的中线。请写出由此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要求写出两条)

      结论一:

      结论二:

    2. (2) 小明将一枚跳棋子放在平面镜前某一位置后,镜面、物和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这说明:。补救的措施是:按图中箭头(填“甲”或“乙”)的方向转动镜面。

  • 29.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 (2)

      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调整后,蜡烛在图上位置固定不动,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选填“实”或“虚”)。

    3. (3) 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四、<b >解答题</b>
  • 30.

    图是人耳和脑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 (1)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2. (2) 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产生的;

    3. (3) 一位战士的耳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以避免耳被震聋。

  • 31.

    图1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 (1) 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 (2)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 (3)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 (4)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理由是:

    5. (5) 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③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 32. 课外活动小组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充满水的直的铁管道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另一位同学在距离敲击点510米的地方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到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15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是V=5100m/s。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最短时间为0、1s。通过计算(可不用公式)说明同学能听到几次声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