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复习试卷一

更新时间:2017-02-13 浏览次数:7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2014年“两会”期间,民生问题是代表们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会后代表们的饮食问题也是媒体们关注的话题,下列是代表们的部分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 . 香蕉、苹果 B . 南瓜、黄瓜 C . 米饭、馒头 D . 鲜鱼、鸡蛋
  • 2. 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 .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B . 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C .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D . 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 3.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

    A . 有酸味的物质 B . 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 . 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 . 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 4.

    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下面几幅图按能量转化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③④②
  • 5.

    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 B . 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C . 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降低了 D . 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了
  • 6.

    下列对于如图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A .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 . ②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淀粉 C .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胃蛋白酶,能消化蛋白质 D . 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 7. 下列有关内能和机械能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 一个物体举得越高,内能一定增大 D . 一个物体内能越大,机械能也越大
  • 8. 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比较归纳,有利于更好地学习科学。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归纳中,正确的是(  )

    A . H2、O2、CH4都具有可燃性 B . 浓硫酸、浓盐酸、酒精都具有挥发性 C . H2、C,CO都能和CuO发生置换反应 D . Fe、Al、Cu都能和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 9.

    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①干燥氢气 B . 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C . ③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                                 D . ④验证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 10. 某同学想设计一种能反映并可调节温度高低的电热毯电路,其原理是:顺时针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增大,产热加快,温度升高,反映温度高低的“仪表”(电压表)示数变大。下列电路图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已知G=18N,F=10N。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 绳子自由端上升0.4m B . 拉力F做功4J C .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D . 动滑轮重为2N 
  • 12. 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6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

    A . 65℃ B . 60℃ C . 55℃ D . 50℃
  • 13.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含有硝酸钙、碳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钙 B . 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钾 C . 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 D . 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组成
  • 14.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

    A .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 . 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 . 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 . 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 15. 已知Mg(OH)2 △==== MgO+H2O,Al(OH)3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NaAlO2 , 即Al(OH)3+NaOH=NaAlO2+2H2O,而Mg(OH)2不与NaOH溶液反应。现将ag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白色粉末的质量还是ag,则原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

    A . 60% B . 52.4% C . 40% D . 无法计算
二、<b >填空题</b>
  • 16.

    甬台温铁路和温福铁路是国家铁路网沿海高铁的一部分,其中浙江段全长351公里,平均时速200千米,最高时速可达290千米,沿线设有宁波、奉化、宁海、台州、温岭、瑞安、苍南等19个车站,结束了浙江台州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列车采用“再生制动”技术,在速度从250千米/时降到90千米/时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列车由于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把列车的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

  • 17. 人类丰富的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它们有不同的作用,如,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长期不吃新鲜水果、蔬菜,易缺乏,从而导致坏血病。

  • 18.

    汽车照明大灯的灯泡内,装有两根灯丝,一根是功率大一些的远光灯丝,主要照亮车前较远的路面,另一根是功率较小一些的近光灯丝,主要照亮车前较近的路面。你认为远光灯丝和近光灯丝的连接是联。小亮家汽车照明大灯上标有“12V60W/55W”的字样,在一段回家的路上,一个照明大灯消耗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10分钟内该大灯消耗的电能是J。

  • 19. 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样本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A

    -

    -

    1.6

    2.0

    0.0

    -

    -

    B

    0.1

    -

    0.75

    0.03

    0.002

    -

    -

    C

    -

    ++

    1.6

    1.5

    0.02

    ++

    ++

    属于原尿是样本(选填“A”“B”或“C”);

  • 20.

    某澄清溶液的溶质由HCl、H2SO4、MgCl2、CuCl2 、NaNO3五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直到沉淀不再产生。


    将混合液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后溶液呈现蓝色。根据以上实验推测,你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有种。

三、<b >综合题</b>
  • 21. 2014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期间,我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天然气供销合同。

    1. (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考虑节能减排,小吴想知道天然气和无烟煤哪种燃料更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他需查阅资料并计算,比较这两种燃料释放相同的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多少来判断。

  • 22.

    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可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面包、牛奶和鸡蛋等营养餐。下图表示面包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1. (1) 图中a物质的名称是,消化道内吸收该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2. (2) 若尿液中出现a物质,可能是由于肾单位中的发生病变,导致a物质不能全部被重吸收。

  • 23.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一个封闭式的循环运输管道。

    1. (1)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房室瓣、动脉瓣和静脉瓣,保证了

    2. (2)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其特点: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当血液流经大脑毛细血管时血液的变化是

  • 24. 海洋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 (1)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

    2. (2) 在实验室中完成粗盐的提纯实验,老师提供了烧杯、酒精灯和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 (3)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不重复操作)。

  • 25.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 , K2是活塞):

    1. (1) 关闭K1、开启K2 , 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关闭K2 , 开启K1 , 可以将d导管口出来的干燥的气体再从a通入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 C瓶中应装(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水                 C.石蕊溶液               D.浓硫酸 

      ② 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 26.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红柿”中选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下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重复三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千焦)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 量(单位:千焦)

    1

    9.58

    12.39

    2

    9.85

    13.86

    3

    9.76

    13.86

    1. (1) 选用“花生仁、核桃仁”实验,是因为它们更容易,有利于实验操作。

    2. (2) 在对表中数据处理时,应取值,减少误差。

    3. (3) 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5千焦、1克核桃仁储存的能量是32千焦。排除操作不当的影响,请你帮忙分析他们测得数据偏低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

    4. (4) 由上述实验可知,花生仁、核桃仁储存有一定的能量,人食用后,它们在人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胞的作用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 27.

    春节期间台州有一男孩将点燃的鞭炮扔进排污井内,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针对这起事件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排污井内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除N2和O2外)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成分(除N2和O2外)猜想如下:

    猜想Ⅰ:有CO2、CH4     猜想Ⅱ:有CO、CH4

    猜想Ⅲ:有CO 、CO2       猜想Ⅳ:有CO、CO2、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

    【问题讨论】

    1. (1) 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不正确.

    2. (2) 小明通过装置C处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异议,小芳认为要在B和C之间的位置,再增加一个图中(填“D”或“E”)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3. (3) 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CO,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全部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由此证明猜想成立.

    4. (4) 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 28.

    图甲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乙是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

    2. (2) 图乙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

    3. (3) 图甲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大小,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图乙实验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判断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 29. 阅读文章后回答下列问题:日前,媒体报料: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食品添加剂名为“一滴香”。经分析,“一滴香”是通过化工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长期食用将危害人体健康。“一滴香”的颜色呈淡黄色,质感黏稠。滴一滴在清水里,本来无色无味的清水上飘起了一点油花,一股鸡肉汤的浓香立刻产生。

    1. (1) “一滴香”的颜色呈淡黄色,质感黏稠.描述的是该物质的性质.

    2. (2) “一滴香”上注明的主要成分成分为乙基麦芽、酚、丙二醇、食用香料等.其中丙二醇是一种工业上的香精原料.分子式:C3H8O2 , 分子量为,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O-16  C-12 H-1)

  • 30. 公交公司最近更换了一批新型混合动力公交车,在进行新车测试时获得一些数据:新型公交车总质量为4×103 kg,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4 m2 , 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车总重的0.5倍,公交车在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 min内行驶了1 200  m(g取10 N/kg,忽略司机的质量)。求:

    1. (1) 新型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 (2) 2 min内牵引力所做功及功率各是多少?

  • 31.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组成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

    【活动与探究】去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

    1. (1) 【现象与结论】经上述操作,得到蓝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填化学式)。

    2. (2)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该实验小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取46.2g该粉末,溶于水配成174.6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计算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

      ②通过计算确定46.2g固体粉末的组成。(回答出物质名称和其质量)

  • 32.

    在渔船上安装“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发电,以节省燃油。“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由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充电器、蓄电池等组成,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寿命为20年,蓄电池约4年更换一次,项目价格如下表:

    项目

    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电池板

    充电器

    蓄电池

    安装费

    价格(约)

    5000元

    4000元

    1000元

    2000元

    2000元

    1. (1) “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中的风力发电机是根据的原理来工作的;

    2. (2) 渔船通讯、导航及照明用电原来是通过燃烧柴油发电提供的,如果柴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占柴油质量的84%,且完全燃烧时全部碳元素均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完全燃烧1千克柴油将释放千克二氧化碳;

    3. (3) “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为500瓦,正常工作1小时可产生多少电能?如图是不同发电方式的CO2排放量,若在1000艘渔船上安装这套“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则与燃油发电相比,一天(正常发电8小时)至少减少CO2排放多少千克?


    4. (4) 爸爸想在自己家的屋顶上安装这套“风光互补发电”装置,若该装置平均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目前电费价格约为0.54元/千瓦时,请你通过计算决定是否安装这套装置。

  • 33.

    小明的妈妈为了改善早餐的营养,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如图甲所示。图乙所示是豆浆机的主要结构:中间部位是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用来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负责对液体加热煮沸。下表是这个豆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图丙所示是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的“Pt”图像。

    请解答下列问题:

    ①豆浆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多大?

    ②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③在一次豆浆机工作的时候,小明将家里的其它用电器都关闭,他观察到豆浆机的电热管工作时,家里标有“2400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在2min内转过了80转。此时电路的实际电压是多大?

  • 34.

    科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取适量牙膏样品,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夹持仪器略去),充分反应后,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请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2. (2) 某同学认为不必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C装置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同样可以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3. (3) 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