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11-27 浏览次数:741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古诗词名句填写</b>
  • 1. 补写句子
    1. (1) ,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2) 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3. (3)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
    4. (4) 愁有价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愁有滋味,“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愁有重量,李清照说:“。”
    5. (5) 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美景。
    6. (6)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总会替代旧的事物,正像刘禹锡在《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的“
    7. (7) 唐诗中有许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戍边情怀的名句,请你任选一类写出连续的两句:
    8. (8) 十八大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二、<b >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b>
  • 2. 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 3.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liàng)   哑(yīn)     骨(bì)        不知耻(tiǎn) B . 歌(lí)      妒(jì)      痛(zhì)       藏污纳(gòu) C . 齿(niè)     秆(jiē)     首(qǐ)        偻提携(yǔ) D . 责(jí)      脚(huái)    戒(chěng)      石垦壤(kòu)
  • 4.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 .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 . 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 .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 5.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 .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C .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D .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 , 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 . 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 7.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美丽”“端庄”“晶莹”“沸腾”“特别”都是形容词。 B . “红色记忆”“大别神韵”“振兴老区”“医圣遗风”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C . “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把中国农村生活的现实写得非常到位”一句中的“非常到位”作补语。 D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情景出现在眼前”。
  • 8. 读下面消息,用简洁的语言拟写标题。

        根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4月23日晨,正在中国钓鱼岛海域正常巡航的中国海监船51,23,46船编队发现多艘日本船只在我钓鱼岛海域活动。国家海洋局立即组织正在执行东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50,15,49,66,137船编队转赴钓鱼岛海域,与中国海监51,23,46船会合,从不同方向对日侵权行为进行监视取证、维权执法。

        截止23日10时许,迫于中国海监现场执法压力,日本渔船陆续驶离钓鱼岛领海。中国海监的维权执法行动,有力地挫败了日本右翼分子的企图。

        目前,中国海监编队仍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监视。

  • 9.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商场门口遇见一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去准备搀扶,我在钦佩他热心助人的品行之时,又担心他会因此惹上麻烦,于是拦住他说“。小华听后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但他看着老人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样子,还是决定救助。同时,他也留了一个心眼,叫我做些场外准备,也好有备无患,于是他对我说:
三、<b >浅层次阅读理解</b>
  • 10.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 (1)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
    2. (2) 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 11.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①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②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林冲,一同跟出林子来。

    1. (1) 下列关于《水浒》相关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 B . 《水浒》中有多位打虎英雄,其中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是武松。 C .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也是“义”。 D . 《水浒》中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封了马军五虎将,他们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将呼延灼、小李广花荣。
    2. (2) 选文中通过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鲁智深的性格特征,试作分析。
  • 12.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流云火焰。

        ③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 (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文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B . 第一段文字突出对色彩的描写,显示太和殿的辉煌壮丽;第二段文字突出对龙的描写,显示帝王的威严。 C .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中的“的”字可以删去,因为这样表达得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 D . 这三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太和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貌、用处。
    2. (2) 说明文在介绍建筑物时一般采用空间顺序,选文第二段在介绍大殿时也采用了这种说明顺序,请用具体的语言进行阐述。
  • 13.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考场作文)

        ①孟鸿寿,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投特别大,脚小而纤细,走起路来很艰难。但他下定决心苦学三年,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名丑。是挫折与艰辛使他功垂名就。

        ②电灯的发明,是发明大师爱迪生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才发明成功的。上千次失败充满了他对广明的渴望,也促使他将失败转化为动力,从而将光明带给人类。

        ③袁隆平,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便对权威发起了挑战,他不再迷信权威,他要为广大的农民兄弟干出自己的一番伟业。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他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成为了救饥救贫的人间天使。

        ④我不能说挫折就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条件,但我要说,如果没有挫折作为动力,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要想取得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

        ⑤江淹才思敏捷,妙笔生花,但终究还是“江朗才尽”;方仲永智慧过人,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但最终却“泯然众人矣”。

        ⑥绚丽的彩虹,成功的果实,决不会青睐那些整日碌碌无为的人。

        ⑦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夜以继日的研究就没有镭的发现;如果没有阿炳的苦心拉奏,就没有那如泣如诉,哀婉动人的《二泉映月》;如果没有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就没有“神七”、“神八”的升天、祖国的辉煌。我们要以勤劳为色彩,绘出我们人生美丽的彩虹。经历了风雨,也许我们才会抛弃高不可攀的幻想,才会忘记那不堪回首的沧桑,才会走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迷茫。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①的超然;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②的自信;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③的傲骨;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④的洒脱。

        ⑧这些都使我们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的真理。

        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篇用多个事例引出中心论点“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要想取得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 B . 第⑥段在文中可以删去,因为本文论述的是挫折、风雨与成功的关系,本段内容与此中心无关。 C . 文中采用了对比论证,用多个事例组成排比句展开论述,使论证更有气势。 D . 本文论述到第⑧段就已经很完整了,但第⑨段不能删去,它用反问句结尾,既呼应了标题,呼应了中心论点,又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发人深思。
    2. (2) 将下面四句引用的古诗词合理填入文章的画线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
      A . “众人皆醉我独醒” B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 D . “风景这边独好”
  • 14.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③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 , 约官职,从权制 ,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 (1) 下面选项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先帝称曰能诸葛亮为相国 B .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终邦域之内 C . 咨之徒有先生也 D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尽忠益时虽仇必赏
    2.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以陛下平明之理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百姓

      ④犯法怠慢者虽必罚

    3.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咸 畏 而 爱 之 刑 政 虽 峻 而 无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劝 戒 明 也

    4. (4)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5. (5) 【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
四、<b >深层次阅读赏析</b>
  •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能让我忘记(侯德云 )

        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怎么忘得了呢?

        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

        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

        ①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

        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②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心急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想法是,反正他们已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

        ……

        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

        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拧。

        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③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

        妈也放下了饭碗。她坐在炕沿上,一会儿撩起衣襟擦擦眼,一会儿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说:“我的沙眼病又犯了。”

        ④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爹的得意忘形,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

        也不能全怪爹。刘家庄到地球上定居了上百年,什么时候长出过大学生?

        ⑤好在,两天以后,爹就清醒过来了

        爹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祥,很博爱,也很无耻。那是他儿子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不好好看看,行么?

        我跟着爹,到集市上去卖过一次西瓜。

        那天很热,热得很不要脸。我的手指甲都冒汗了。集市上的人,却很少有来买西瓜的,好像吃了西瓜就会着凉似的。太可恨了。

        我脸上的沮丧像汗水一样欢快地流淌着。爹看见了。他皱了皱眉头,弯下腰,从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开,递给我。

        我说:“爹,你也吃。”

        爹说:“我不吃。我吃这东西拉肚子。你吃你吃。叫你吃你就吃,哈。”

        西瓜有点生。不甜,有一股尿臊味。我吃得很潦草,匆匆忙忙就打发了。扔掉的瓜皮上带着厚薄不均的一层浅粉色的瓜瓤。

        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走过去,将瓜皮一块一块捡起来。他用手指头弹弹瓜皮上的沙土,又轮流把它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

        我的眼圈红了。

        那些日子,妈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很少说话,她喜欢盯着鸡屁股看。不光看,还经常去抠,抠得一丝不苟。好像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大学,而是鸡屁股。

        爹说:“别理她,你妈跟鸡屁股有仇。”

        妈的确跟鸡屁股有仇。那一天,她又去抠芦花鸡的屁股。按她的说法,这个挨千刀的货,屁股里夹了一只蛋,两天了,还没生下来。是锈住了么?妈很生气。她把自己的手指头变成了挖掘机,在芦花鸡的屁股上开工了。她成功地从芦花鸡的屁股里挖出了一泡黄水和几小片鸡蛋皮。

        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天,可怜的芦花鸡死掉了。

        公共汽车开出很远了。我回过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

    (有删节)

    1.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画线句子②中“烟熏火燎”写出了父母等待录取通知书时焦急难耐的心情。 B . 文章画线句子③中“背着手”、“一挺一挺”等动作写出了父亲的自豪与得意。 C . 文章画线句子①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文章画线句子④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D . 文章画线句子⑤中“清醒过来”的意思是:不能光想着高兴,要为儿子筹措学费。这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2. (2) 文中有两处描写父亲看我的眼神,请找出来,结合重点动词体味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3. (3) 母亲为我筹措学费抠鸡屁股一段,幽默调侃,请分析作者当时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这一举动的深刻内涵。
    4. (4) 作者在结尾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与作用的?
    5. (5)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定会遇上许多让人感动、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他们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感恩亲人,感恩社会”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请拟一条相关的公益广告。(字数在10字左右)
五、<b >写作展示</b>
  • 16.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温暖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庙里人多热闹,但他不善管理账务,丢三落四,所以经常入不敷出;而韦陀虽是管账的好手,但他成天阴着脸,使得求拜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而韦陀一丝不苟,则让他管理账务,严格把关。在两人密切配合下,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团结协作方可铸就辉煌;发挥所长创造精彩;人无完人,关键看如何任用。

    请以与“团结协作”有关的故事为材料写一篇记叙文,或以结尾段所谈的两个观点中的其中一个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结构清晰完整;③写记叙文要叙事完整、有感染力,写议论文要论据典型充分、论证严密有力;④写记叙文字数在600字以上,写议论文字数在500字以上;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