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9月份...

更新时间:2017-11-20 浏览次数:675 类型:开学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 2. 小球以v1=4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0.01s后以v2=3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

    A . 100m/s2 , 方向向右 B . 100m/s2 , 方向向左 C . 700m/s2 , 方向向左 D . 700m/s2 , 方向向右
  • 3. 某电视台举办了一期群众娱乐节目,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群众演员站在一个旋转较快的大平台边缘上,向大平台圆心处的球筐内投篮球.如果群众演员相对平台静止,则下面各俯视图中哪幅图中的篮球可能被投入球筐(图中箭头指向表示投篮方向)(  )
    A . B . C . D .
  • 4. 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向上弹起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 . 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C . 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D . 从最高点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人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 5.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甲、乙两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拉着一个钩码,使之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甲弹簧秤拉力的方向不变,缓慢地调节乙弹簧秤,使两细线之间的夹角增大一些,则(  )

    A . 两拉力的合力可能增大 B . 甲弹簧秤的示数一定增大 C . 甲弹簧秤的示数可能减小 D . 乙弹簧秤的示数一定增大
  • 6.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o , 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b >多项选择题.</b>
  • 7. 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
    A . 质点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 质点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 质点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D .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 8. 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以速度v0从离地高度h处的平台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和滑板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v0越大,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B . v0越大,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越大 C . h越大,运动员落地位置离平台越远 D . h越大,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
  • 9. 质量m=1kg的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0﹣1s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第2s末物体达到的最大速度2m/s C . 第4s末物体速度为0 D . 第4s末物体回到出发位置
  • 10.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 . 卫星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 B . 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C . 卫星b的运行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D . 卫星b的周期小于卫星c的周期
  • 11.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 .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 . 质点在2 s末速度为2m/s D . 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为2.5m
  • 12. 如图1所示,一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小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物体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小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2所示,a、b、c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c B .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C .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经过的时间为
三、<b >简答题.</b>
  • 13.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 (1) 某实验小组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他们需要记录的是,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
    2.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 . 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 . 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 . 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3. (3) 弹簧测力计的指示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N.
    4. (4) 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选填“变”或“不变”)
  • 14.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的挂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

    1. (1) 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接在交流电源上,调整,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 (2) 该同学将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连接后,沙桶的质量(填“需要”、“不需要”)远小于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实验时如将细线拉力当作小车及传感器的合外力,则(填“需要”、“不需要”)先平衡摩擦力;
    3. (3) 先接通电源,小车由静止释放,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x1=3.62cm,x4=5.12cm,由图中数据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m/s2 , 第3个计数点与第4个计数点的距离(即x3)约为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b >计算题</b>
  • 15. 如图所示,倾角为α=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以速度v0=5m/s从底端滑上斜面.经0.5s时的速度为零,斜面足够长.g取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 (1)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1s时的位移.
  • 16.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两个质量均为0.2Kg的球A、B,将A球固定,并在两球之间夹一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N/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球C与A、B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短了10cm,两条线的夹角为60°,g=10m/s2 . 求:


    1. (1) C球的质量;
    2. (2) 若剪断B、C之间的细线,则剪断瞬间AC细线的拉力大小及B、C的加速度.
  • 17. 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1m的 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m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0.2kg的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由于存在摩擦力的缘故小球在圆弧轨道上的速度大小始终为2m/s.(g取10m/s2),求:(取π=3)

    1. (1) 小球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时间;
    2. (2) 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
    3. (3) 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θ=37°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时距B点的距离,如果不能,求落在CD面上的位置到C点的距离.
  • 18. 一木箱放在平板车的中部,距平板车的后端、驾驶室后端均为L=1.5m,如图所示处于静止状态,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现使平板车以a1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速度达到v=6m/s后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匀减速刹车(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 (1) 若木箱与平板车相对静止,加速度a1大小满足什么条件?;
    2. (2) 若a1=6m/s2 , 当木箱与平板车的速度都达到v=6m/s时,木箱在平板车上的位置(离驾驶室后端距离);
    3. (3) 若在木箱速度刚达到6m/s时平板车立即刹车,则要使木箱不会撞到驾驶室,平板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满足什么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