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11-07 浏览次数:901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元素的是(   )
    A . H2O B . HCl C . Ag D . CH4
  • 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河水蒸发 B . 石蜡熔化 C . 钢铁生锈 D . 辣椒剁碎
  •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药品的气味   B . 溶解固体   C . 测溶液的pH值 D . 点燃酒精灯
  •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硫磺 B . 铁丝 C . 红磷 D . 木炭
  • 6. 下列物质中,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A . 石灰石﹣NaHCO3 B . 食盐﹣NaCl C . 烧碱﹣NaOH D . 孰石灰﹣Ca(OH)2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吸烟有害健康 B . 一氧化碳气体有毒 C . 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 D . 可以用甲醛给食品保鲜
  • 8. 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 . 氢气 B . C . 天然气 D . 石油
  • 9. 下列不是天然纤维的是(   )
    A . 棉花 B . 尼龙 C . 羊毛 D . 蚕丝
  •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 . CaCO3+2HCl═CaCl2+H2O+CO2↑﹣﹣化合反应 B . 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C . Ca+2H2O═Ca(OH)2+H2↑﹣﹣化合反应 D . 2KClO3+MnO2 2KCl+MnO2+3O2↑﹣﹣复分解反应
  • 11. 下列各框图中的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电解水可得到氧气和氢气﹣﹣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B .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苯分子﹣﹣分子很小 C .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D . 600L氧气在加压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4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 13. 我国环保部门2001年11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PM2.5指的是(   )
    A .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总含量 B . 空气中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 C . 空气中含SO2气体的体积分数 D . 空气中含SO2、NO2、CO、O3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
  • 14. 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装置可吸附色素,除去臭味 B . 粒状活性炭可长期使用,不用更换 C . 水的流向是a水口进,b水口出 D . 装置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 15. 下列各组物质稀溶液可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出来的是(   )
    A . H2SO4、NaNO3、CaCl2 B . HCl、BaCl2、Mg(NO32 C . HCl、NaOH、Na2CO3 D . NaCl、NaOH、Ca(OH)2
  • 16. 下列是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X可与Y(NO32溶液反应 B . X可与盐酸反应 C . Y可与AgNO3溶液反应 D . Y可与稀H2SO4反应
  • 17. 将浓H2SO4、NaOH、盐酸三种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液中原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不会有变化 B . 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大,盐酸变小 C . 都会变小 D . 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小,盐酸变大
  • 18. 某有机物32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入装有浓H2SO4和澄清石灰水的装置中(假设生成物全部被吸收),装有浓H2SO4装置质量增加了36g,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质量增加了44g,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下列中的(   )
    A . C2H2 B . CH4 C . CH3OH D . C2H5OH
  • 19.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给塑料加热

    熔化

    是热固性塑料

    B

        取两张相同的纸,将其中一张浸没于水,再拿出来,并马上分别放到酒精灯火焰上

    浸过水的纸很难燃烧,而另一张很快燃烧

    浸过水的纸着火点升高了

    C

    将稀醋酸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两种物质间无反应

    D

    将肥皂水滴入待测水中,搅拌

    产生大量泡沫

    待测水是软水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某固体中可能含有CaCO3、MgCO3、ZnCO3、NaHCO3、KHCO3中的两种的物质,取100g该固体加入足量的盐酸,可收集到44g气体.以下对该固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可能含有CaCO3、NaHCO3 B . 可能含有ZnCO3、NaHCO3 C . 可能含有KHCO3、NaHCO3 D . 可能含有MgCO3、KHCO3
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 (1) 用元素符号表示一种金属元素、一种非金属元素
    2. (2) Na+
    3. (3) Cl
    4. (4) 硝酸
    5. (5) 2个氢分子
  • 22. 请找出下列图片和意义描述相对应的关系,并用短线连接.

  • 23.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健康密不可分.请在下列物质中作出正确选择,并用序号填空.

    ①鸡蛋白②干冰③腈纶T恤④尿素⑤氯化钠⑥氧气⑦甲烷⑧盐酸

    1. (1) 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酸是
    2. (2) 占空气体积约21%的气体是
    3. (3) 富含蛋白质的是
    4. (4)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5. (5) 属于氮肥的是
    6. (6) 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7. (7) 属于清洁的气体燃烧的是
    8. (8)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4. 下表是氯化铵、硝酸钾在0℃到50℃范围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H4Cl

    29.4

    33.5

    37.2

    41.4

    45.8

    50.4

    KNO3

    13.3

    20.4

    31.6

    45.8

    63.9

    85.5

    1. (1) 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是(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2. (2) 在10℃时,各取NH4Cl、KNO3固体30g,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物质是.在溶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填“升温”或“降温”)将此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3. (3) 依表中数据,若在坐标图中绘制出两条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出现交点的温度范围是
  • 25. 硫酸的浓度不同,化学性质会有很大差异.下表列出了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的现象.请你完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条件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稀硫酸、铁片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液为浅绿色

    浓硫酸、铁片、加热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溶液为黄色

三、简答题
  • 26. 如图中的①②依次是碳元素和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 (1) 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
    2. (2)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3. (3)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4. (4) 碳元素与B所代表元素可形成一种化合物,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该化合物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如图3所示),则该分子的化学式为
  • 27.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小华模拟化工厂的生产流程,以海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为主要原料,生产金属镁,其设计工艺流程如图1

    1. (1) 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操作甲的名称是.如果在实验室中完成该操作,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2. (2) 试剂A是一种溶液,其溶质是(填化学式).生产上制备物质都有工艺流程图,例如生产CuSO4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Cu CuO CuSO4

      请画出生产试剂A的工艺流程

    3. (3) 金属材料往往以合金的形式出现,有一块含镁的合金,为测定它的成分,将它碾成粉末,慢慢加入到100gHCl溶液中,产生气体与合金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是镁铝合金,则m>0.2g B . 若是镁铁合金,则m>0.2g C . 若是镁铜合金,则m=0.2g D . 若是镁锌合金,则HCl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7.3%
四、实验与探究题
  • 28. 某兴趣小组用纯净干燥的氢气与金属钙反应制取氢化钙,所选的仪器、装置如下:

    查阅资料:金属钙易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气体.

    1. (1) 称取20g锌粒用到上列仪器中的(填序号,下同),量取40mL稀盐酸用到上列仪器中的
    2. (2) 在C装置中,用锌粒、盐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请按气流方向连接仪器a→i.
    4. (4) 实验装置中E的作用是,G的作用是
    5. (5) 登山运动员常利用氢化钙固体作为能源提供剂,在需要时可用氢气作燃料,其反应原理是:CaH2+2H2O═Ca(OH)2+2H2↑,如与直接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6. (6) 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F装置硬质玻管中少量固体,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向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判断该固体为CaH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样判断不准确,他的正确理由是
  • 29. 小明学习了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发现最终产物是Na2CO3
    1. (1) 他对制“碱法”的名称产生了疑问,带着疑问去查找资料发现:

      Na2CO3属于类(填酸、碱、盐),俗名,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水溶液显碱性.他又对Na2CO3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产生了兴趣.

    2. (2) 【提出问题】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NaCl、CaCl2溶液显中性,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电离生成Na+和CO32

      【提出猜想】猜想一:Na+与水作用,使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水分子单独起作用,使溶液显碱性.

      猜想三:

    3. (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一定量的NaCl溶于水,滴入2滴酚酞

      溶液不显红色

      猜想一不成立

      向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滴入2滴酚酞

      溶液不显红色

      猜想二不成立

      将一定量的Na2CO3溶于水,滴入2滴酚酞,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Cl2

      溶液先显红色,加入CaCl2后红色消失,出现

      猜想三成立

    4. (4) 【讨论与交流】小明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大家肯定了他的结论: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在溶液中生成了新的微粒.请你写出可能产生的微粒(至少填两种).他们在交流中还发现强碱与强酸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中性,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酸性,强碱与弱弱酸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碱性.Na2CO3溶液可以看成是强碱与弱弱酸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所以显碱笥.由此可推出NH4Cl溶液显性,KNO3溶液显性.
五、计算题
  • 30. 已知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溶质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图所示,a容器中是盐酸,b容器中是氢氧化钠溶液,c溶器中是反应生成物.

    请回答问题:

    1. (1) a容器中H+和Cl的个数比为
    2. (2) c容器中含有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3. (3) 若1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 (4) 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倾倒c溶器中的溶液,并每次用30g的水对c溶器进行洗涤,共洗了两次.若每次倾倒溶液后,c溶器中均有残留液1g,则最后一次倾倒的残留液浓度与c溶器中的原溶液浓度之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