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17-11-02 浏览次数:558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急(tuān)    安(tián)    销声迹(nì) B . 唐(tuí)       挑(xìn)     审时势(duó) C . 工(jùn)       论(bó)      刚正不(ā) D . .阻塞(sè)        贬(bāo)     风一时(mǐ)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B . 晴天之下,旋风忽来,那雪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C . .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D . 改了国藉 , 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B . 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 C . 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 . 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我市妇联、总工会联合召开会议,全面部署2015年寻找“最美柳州人”。 B .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巩固思想道德基础、弘扬社会新风正气。 C . 为了让患病的弟弟早日康复,哥哥带上他的两个孩子踏上了漫天的寻医之路。 D . .在“法网”四分之一决赛中,纳达尔以0:3负于德约科维奇,令球迷非常颇感意外。
  • 5. 根据上下文的衔接,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何建设“生态乡村”?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                             。           。也就是说,“生态乡村”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乡村。

    ①也有人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标准

    ②有的人认为“生态乡村”就是植树种草,引水修路

    ③然而,乡村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符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乡村”④依照这些观点,“生态乡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齐、绿树成阴、处处美景”的现代化新农村。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②①③
  • 6.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给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例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三调芭蕉扇等等。 B . 《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一古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C .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社会现实。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擦金,是一个在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
二、现代文阅读
  • 7. 现代文阅读,回答1-3题。

    苗族银饰

    韩宗树

          ①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当你行走在苗乡时,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集市,还是在石板铺路的村寨,都会有三三两两的苗家阿雅(妇女)、黛帕(少女)穿着由五彩的花边和闪亮的银饰镶成的民族盛装映入你的眼帘,让你感受到苗族银饰悠久、神奇、精美的文化魅力。

         ②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生息繁衍,服饰(特别是银饰)都会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据有关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苗族的银饰文化得到一脉相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苗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尤其女性更胜,主要有三项。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银镯、耳环等饰品做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时,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银两则不能成婚。二是日常家珍饰银、存银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征。日常生活中,用银子来馈赠也是常事。为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苗人从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脚、耳等处均系上适量的祀保银钏。三是给老年人祝寿或送终都离不开银子或银饰物。总之,“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成为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③由于苗族在国内外散居很广,其银饰的品种也纷繁多样,主要有银雀凤冠、银牌耳环、银项链、银手镯、银脚环等等。在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图案则多为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造型生动,玲珑精美。

         ④从古迄今,苗族银饰的工艺水平从粗糙不断走向精美。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奇葩,都是由银饰工匠们手工制作的,工艺方法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制作流程大抵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抛光五道工序。苗族银匠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在造型设计上也堪称高手,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经过银匠精心设计和加工,件件银饰各具其妙。其中最具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银匠聪明才智的是“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它比现代魔方环2巧妙,由四个连环组成,每个连环上有“L”形状物,平折成90度 , 其上饰有数朵梅花,每环交错套在一起,能分能合。此戒指若分开后,不熟悉之人难以复原,故名“呆四连环套”。

         ⑤苗族银饰丰富多彩,天成一韵,就像一首用白银写就的美丽诗篇,那么纯净,那么隽永,那么令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

    1. (1) 下列关于“苗族银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苗族银饰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是苗乡亮丽的人文景观。 B . 苗族的银饰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其传承发展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 C . 苗族银饰的图案由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与苗家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一致。 D . 令人叹为观止的苗族银饰都是由民间银饰工匠手工制作二成的。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 . 苗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是“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 B . 银饰文化渗透于苗家人日常生活,男婚女嫁、祝寿送终、遗产继承都离不开银制饰物。 C . 苗族银匠锤砧劳作的行家,是造型设计的高手,其所制作的银饰堪称民间艺术奇葩。 D . “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是最具苗族民族特色、充分展现银匠才智的苗族银饰。
    3. (3) 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描述苗女的民族盛装,点明苗族银饰之美,引出下文,是全文形成“总—分”的结构。 B . 第④段中加点的“大抵”一词准确说明苗族银饰基本的制作流程,符合实际,也不排除例外。 C . 第④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具体而形象地说明“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的特点。 D . 第⑤段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展示了苗族银饰的非凡魅力,体现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 8.
    • 现代文阅读,回答1-4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来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 (1) 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 (2) 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 (3) 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 (4) 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三、文言文阅读
  • 9. 文言文文阅读,回答1-4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注释]①廪(lǐn)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说(shuì):游说。④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⑥趣:催促。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B . 所识穷者得我与 (乏:贫苦,缺乏) C . 孔子不受 (辞:推辞) D . 弟子曰 (谓:认为)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行道人弗受 录毕,走送 B . 万钟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C . 景公致廪丘为养    太医王命聚之 D . 行 思不学则怠
    3. (3)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万钟”的态度对比,论证了不能失去“本心”。 B . 【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善”的本性。 C . 【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D . 【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
    4. (4) 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②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四、诗歌鉴赏
  • 10.
    • 古诗词赏析,回答1-2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1) 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

    2. (2) 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  ,该联表达了作者的 。                       

五、默写
  • 11. 古诗文默写。

       ①所谓伊人,  。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④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⑥    ,不亦君子乎?(《论语》)

       ⑦鸢飞戾天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面朝黄土背朝天”,生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表现这种情景的诗句是“     ,背灼炎天光”。

       ⑨德不孤,    。(《论语》)

六、综合题
  • 12. 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西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接云贵,贯穿广西,东接粤港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实施“双核驱动”站略,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得战略支点。柳州—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江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再次面临发展良机。

    【材料二】在柳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书记郑俊康介绍了柳州市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自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以来,柳州市积极探索新常态下促进发展的新办法、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取得了打造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良好开局。柳州已成为国内第五个汽车年产量突破200万辆的城市,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13.7%。另外,柳州市新增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4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8.3%.

    【材料三】从各方面的优势来看,柳州市都具备成为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条件,以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为龙头的柳州工业对周边城市有着重要影响力。毗邻柳州的来宾、河池两市期望与柳州“老大哥”开展全面合作,建立“柳来河”一体化经济区,整合三市资源,优势互补,组团发展,比翼齐飞。贵港市也希望与柳州仔交通的互联网、港口的联系对接方面加强合作,让两地经济扩面提质,互利共赢。                                                          

    1. (1) 【给柳州战略定位】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了解柳州应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战略思想,填写下表。

      柳州的战略思想

      柳州的有利条件







      优势一: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有汽车、机械、冶金三大龙头产业,并且增加了不少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优势二:② 


    2. (2) 【向柳州领导提问】假如你正在柳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为了进一步了解柳州市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你向郑俊康书记提一个问题,你将怎么说?

    3. (3) 【为区域合作点赞】下面是关于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的一条宣传标语,请你将它补齐,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

      口口口口  共赢利,组团发展口口口 

七、写作题
  • 13.
    1. 请以“坚守”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文体不限。

    (2)全文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