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茂名市二十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7-11-06 浏览次数:4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李东真是别出心裁 , 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 .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 .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地设计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 . “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2016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 2.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阅读名著,使我的语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B . 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C . 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D . 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二、<b >语言表达</b>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百许头/不知其源 B . 起行/佁不动 C . 卷石底出/其境过清 D . 解衣睡/实是界之仙都
  • 4.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根据新闻的结构完成题目。

    ①中国“新飞人”苏炳添创造黄种人百米历史。

    本报讯  ②中国人百米跑进10秒大关!③这不仅是中国人,也是黄种人第一次在10秒内跑完百米!④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季军。⑤苏炳添成为历史上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同时也打破了张培萌保持了两年的10秒的全国纪录。⑥苏炳添是继“飞人”刘翔之后中国田径史上的又一面新旗帜。

    这则新闻中,第①句是新闻的,第②③句是新闻的,第⑥句是新闻的(填写序号)

    A.标题

    B.电头

    C.导语

    D.主体

    E.结语

三、<b >文言文阅读</b>
  •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1) 潭中鱼可百许头
    2. (2)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 6.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节选)

    【注释】①攲(qī):倾斜。②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 ③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 ④洄:水回漩而流。⑤悬:水从高处流下来。

    1.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不可久(居住) B . 而从者(随从) C . 都邑之境(风景优美的) D . 乃记之而(离开)
    2. (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 . 折蛇行 C . 其岸势犬牙差互 D . 木异竹
    3. (3)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作者寓情于景,抒发了被贬之后内心的凄凉苦闷和抑郁忧伤之情。 B . 【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周围的景物,写出了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C . 【乙】文写清流,突出水波冲击岩石的迂回激荡,使溪水富有动势。 D . 【甲】文中画线句子从正面描写了水的清澈、透明,【乙】文第一段从侧面描写描写水清石怪境幽,为下文做铺垫。
四、<b >填空题</b>
  • 7. 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要求运用恰当的比喻)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假如生命是

五、<b >名著导读</b>
  • 8. 阅读下面材料,并填空。

    此人在梁山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生的豹头环眼,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曾得鲁智深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雪夜入梁山,为白衣秀才王伦不容,后火并王伦,三打祝家庄擒获扈三娘,极力反对招安,在征讨方腊时,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合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材料中的故事选自《》(书名),“此人”名字是(人名)。

六、<b >默写</b>
  • 9. 默写填空。
    ​诗词默写填空。
    1. (1) 山川之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 (2) 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3) 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4. (4) 何夜无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5)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借写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的句子是“”。
七、<b >现代文阅读</b>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个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亲还在为那首诗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 (1) 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是为了表现巴迪的心情。
    2. (2) 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3个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

      得意  信任  醒悟  愤怒  失望

    3. (3) 用文中原句回答,能够体现本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①我被护士领着离开病房,准备去八楼手术,一位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两大袋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我从手术室出来后,老公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去公司打理业务去了。

        ③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这次她没有打哑语,而是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哎哟,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嘛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纷纷指着桌子上的面包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呆站在原地,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躺在病床上暗自庆幸:幸亏老公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任她站在那里,也不会和她目光对接,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动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不待够五分钟她是不会离开的,但大家这次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是对她最大的冷遇。我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我的话,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你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出病房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房里的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嘭”的一声把她关在病房门外。

        ⑧医生给我做了各项检查,说我手术恢复得不错,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老公一早赶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事情,他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她的行为不是欺骗,三元一个面包不贵,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跟他在这件事上无休止地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下午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病房里都没出现小女孩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她一直都没来,我心里有点儿牵挂了,是不是我那句话刺激或伤到她了?

        ⑩我悄悄问护士,卖面包的小女孩咋没有来?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冬天天冷风硬,极易引发她的哮喘病发作。她家里也不宽裕。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⑪“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⑫“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

        ⑬“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赶紧离开,也好早点回家呀。“

        ⑭“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

        ⑮我走出护士站,老公帮我办完出院手续,收好行李坐在病床上等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老公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让她转交给小女孩,出了医院,老公问我信里写了啥,我说,什么都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2016年第2期)

    1. (1)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的形象特点。
    2. (2) 本文中老公对小女孩的态度和众人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写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结尾处“我”给小女孩的信“什么也没写”,请你替“我”写几句话送给小女孩。
    4.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⑥⑦段中写大家懒得理小女孩,甚至会把她赶出病房,是因为她打扰了大家休息。 B . 第⑧段中老公所说的“心理阴暗”,是指“我”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 C . 第⑨段写小女孩第二天、第三天都没来,“我”心里有点牵挂了,是因为“我”一直是同情她的,只是受了大家的不良影响。 D . 本文告诉我们:善良是纯洁的,不要因为沾染上世俗的灰尘而伤害他人。
八、<b >命题作文</b>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心与心沟通的纽带。回首我们成长的历程,总有一些眼神让我们刻骨铭心,甚至给我们震撼的力量。浮躁的时候,爸爸的眼神让我们警醒;失落的时候,妈妈的眼神给我们力量;怯场的时候,老师的眼神使我们自信;苦恼的时候,同学的眼神令我们振作……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眼神?

    请你以“一个难忘的眼神”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