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7 浏览次数:1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疫情期间,北京电视台联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进行了一场名为“博物馆里重新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探秘寻踪”的网上参观直播活动。以下直播活动内容中,我们可以用作对北京猿人进行科学研究的是(    )
    A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导览图 B . 博物馆讲解员下发给学生的任务单 C . 北京电视台有关此活动的新闻报道 D .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烧石和烧骨
  • 2.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
    A . 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B .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C . 当时以牛肉为主要食物 D . 孔子的这两位弟子属牛
  • 3. 下列商鞅变法措施中,使秦国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的是(    )
    A . 重农抑商 B . 推行县制 C . 奖励军功 D . 奖励耕织
  • 4. (2016七下·东城期末) 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统一天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    )

    ①统一文字    ②统一铸“五铢钱”    ③修筑万里长城    ④颁布“推恩令”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5.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设置的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机构是(    )
    A . 伊犁将军府 B . 西域都护府 C . 安西都护府 D . 北庭都护府
  • 6. 地图显示的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    )

    A .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B . 使曹操统一北方 C . 标志三国鼎立的开始 D . 是曹操以少胜多
  • 7.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指出,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如下图中的两座石窟均开凿于北魏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开凿较早,其佛像一般雄健可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较晚,其佛像则表现出更多的中原文化特征,姿态也变为温和可亲。出现上述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B . 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 C . 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 D . 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存在差异
  • 8.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B . 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C . 起到了防洪减灾作用 D . 发挥农业灌溉作用
  • 9. 一位同学在评价隋炀帝时,这样写道:“隋炀帝的一生有创举、多建树,也有暴政,致速亡。”可以看出,该同学对隋炀帝的评价(    )
    A . 全面肯定 B . 全面否定 C . 一分为二 D . 不置可否
  • 10. 如下图的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据此判断使用筒车的好处是(    )

    ①节省人力    ②便于纺织    ③节省时间    ④提高效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作品因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而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苏轼
  • 12. 以下关于安史之乱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 . 标志唐朝至此灭亡 B .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 C . 节度使的权势减弱 D . 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 13. 宋太祖曾说,五代十国时候,地方割据残暴不仁,百姓深受他们的祸害,我现今挑选文臣能人一百多人,分别去治理各地城镇,即使他们都贪污受贿,也是不能比过一名武将的祸害。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
    A . 重文轻武 B . 休养生息 C . 重内轻外 D . 裁减冗员
  • 14. 古钱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以下一组古钱币的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北宋的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B . 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 . 北宋鼓励海外贸易的发展 D . 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借鉴
  • 15. 一位同学在中国科技馆参观《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时,看到展板介绍中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了航海事业发展”,□指的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
  • 16. (2016七下·高阳期末) 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 .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 . 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 .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 .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17. 下列活动与如下图人物相关的是(    )

    ①改国号为元    ②被尊为成吉思汗    ③创制蒙古文字    ④“行汉法”,设立统治机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8.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市舶司 B . 澎湖巡检司 C . 台湾府 D . 枢密院
  • 19. 在我国南沙群岛中有一岛名为马欢岛,它是为了纪念航海家马欢。马欢将下西洋时亲身经历的二十国的国王、政治、风土、地理、人文、经济状况纪录下来,编著成《瀛涯胜览》。此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A . 玄奘西行印度 B . 鉴真东渡日本 C . 马可•波罗来华 D . 郑和下西洋
  • 20. 明朝中期,有一首军歌的歌词中写道:“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百姓),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率领这支军队九战九捷,荡平浙东地区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A . 戚继光 B . 岳飞 C . 郑成功 D . 寇准
  • 21. 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1420年明朝北京城基本建成,故宫成为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是北京城的核心。故宫的建造,主要体现了(    )
    A .  重视民生 B . 皇权至上 C . 中西合璧 D . 无为而治
  • 22. 清朝前期,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面清前期疆域示意图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

    A . 珠江流域 B . 岭南地区 C . 南海诸岛 D . 云贵高原
  • 23. 下列这组历史图片都可用于研究(    )

    A . 契丹族的兴起以及辽与宋的政权并立 B . 党项族建立西夏并仿效唐宋进行改革 C . 女真族建立金朝并先后灭亡辽与北宋 D . 中原政权历来重视加强与藏族的关系
  • 24. 某学生研学小组的研究课题中有以下关键词:“国粹”“乾隆80寿辰”“四大徽班进京”“皮黄戏”等。请判断该研究课题是(    )
    A . 傀儡戏 B . 元杂剧 C . 京剧 D . 蹴鞠
  • 25.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文化成就,将相同类别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二、综合题
  • 26.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灿烂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恢复丞相或相国的官职,而且自我任命担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屡次设置丞相或相国,几乎都是权臣自命或皇帝迫不得已而任命的,成为权臣篡位的一种过渡和信号。

    ——郑海峰《中国古代官制研究》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明太祖语)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四: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朱元璋》

    材料五:雍正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内廷秘书机构军机处……其最重要的职掌,是将皇帝口谕拟写为文字“上谕”下发……在拟旨过程中,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处于皇帝的严密监督之下,不能另立意见与皇帝相抗。故清人有言“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 (1) 以上示意图所示的中央官制创立于①朝。皇帝之下,设有三公,均由皇帝任命,其中负责行政的是②,负责军事的是③,御史大夫负责的是④
    2. (2) 依据材料一,指出相较于秦朝,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丞相任命发生什么变化?
    3. (3) 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和明太祖认为处理政务时“稳”的方法各是什么?
    4. (4) 为了达到“稳”,上述两位统治者都改革了中央官制,以下示意图属于唐太宗时期的是(填写序号),属于明太祖时期的是(填写序号)。

    5. (5) 依据材料四,说一说官员上朝礼仪发生的变化。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 27. 两宋时期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材料一: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占城)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

    ——(元)脱脱等《宋史》

    材料二:

    材料三:开封从1063年起取消了灯火管制,大家于夜间可以自由行走。贸易和消遣地点直到黎明都始终开放。但将商业和手工业活动限制在特定区域(厢坊)中的规章似乎失效得更早:店铺和作坊建立于整座城市中。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材料四:(宋)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契约文书)之法,交一缗(钱的量词),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造新换旧)……谓之交子。

    ——(元)脱脱等《宋史》

    1. (1) 请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内容,说出占城稻的优点。
    2. (2) 请观察材料二中两幅示意图,说出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在“宋代主要经济区域示意图”中“①”标注的地点在宋代发展为“瓷都”,请写出该地点的名称。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活动的特点。
    4. (4) 依据材料四和所学内容,说一说交子产生的地区和原因。
  • 28. 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朝,作为元、明、清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这里成为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北京孔庙院内 198 座进士题名碑,记载了元、明、清三代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

    文天祥祠,又称文丞相祠,始建于明朝,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曾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被元军关押的地方。在抗元兵败被俘后,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西城区什刹海的汇通祠内。汇通祠建于元朝,曾是元朝著名天文、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全国水利建设设计的地方。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他还主持修治积水潭,修建通惠河,保障了元大都的供水。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水头村,寺内及周围的山上现存有十几座风格各异、极具研究价值的古塔。其中 一塔建于开元十年(722年),里面雕刻的人物最多,保存最好。正中为一尊坐佛,东西两边共有10个供养人,其中一位深目高鼻,长着络腮胡子,与其它人物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与当时大量任用外国人为官有直接关系。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玉河、南锣鼓巷视察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1. (1) 某学生社团在参观孔庙后,对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以下表格中的信息内容补充完整。
      朝代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科举制的发展状况 分科考试,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增加考试科目,②成为最重要科目;还创立殿试制度。 宋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成为“③ 沿用科举取士,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直至1905年废除科举制。
    2. (2) 说一说人们纪念两位古人的做法有什么共同点?任选其中一位,谈一谈后人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内容,判断这座建于开元十年的塔属于哪一朝代?材料中划线的句子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4. (4) 传承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拟出一句保护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口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