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2021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试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

更新时间:2021-04-25 浏览次数:123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48分)
  • 1. 下图内容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

    ①背景    ②时间    ③地点    ④意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颁布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 《共同纲领》的颁布
  • 3.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经过谈判,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
    A . 1949 B . 1951 C . 1954 D . 1959
  • 4. 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的是(    )
    A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5.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三大改造 D . “包产到户”改革
  • 6. 60多年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生动地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八路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7.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 B . C . D .
  • 8.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②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 1919年 B . 1945年 C . 1956年 D . 1949年
  • 10. 河北省从2014年开始,将3月23日作为县以上领导班子集体“警醒日”,并举行“中国梦,赶考行”等系列活动。当年 “毛泽东进京赶考”要完成的第一个考题是(    )
    A . 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B . 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C . 争取西藏的和平解放 D . 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 11. 黄炎培说:在东半球大陆上,建造一所新的大厦。这座大厦是钢骨水泥的许多柱子撑起来的。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是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这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里“新的大厦”指的是(    )
    A . 全国人大召开 B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 中华民国成立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2. 在祖国大陆地区,每当星期一的早晨,各中小学校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会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 13. 周恩来总理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与下列哪些事件有关?(    )
    A . 中共“一大”、中共七大 B . 一二•九运动、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D . 鸦片战争、抗日战争
  • 14. (2020八下·奈曼旗期中) 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上世纪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经过西部大开发,它的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极大地发展。这里的“它”指的是(   )
    A .   新疆 B . 西藏 C . 内蒙古 D . 青海
  • 15. (2021·广东模拟) 《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
    A .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6.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起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盼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 . 7月1日 B . 8月1日 C . 10月1日 D . 12月25日
  • 17. 学者金冲及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奥秘在于中共在乡村中领导广大贫苦农民,把几千年没能解决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根铲除。”此处强调的是(    )
    A . 土地私有的必要性 B . 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C . 作战指挥的正确性 D . 政策宣传的合法性
  • 18. 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 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 巩固新生政权
  • 19.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这句话中的“敌人”是指(    )
    A . 英法联军 B . 八国联军 C . 日本侵略者 D . 美国侵略军
  • 20. (2020八下·孝义月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下图所示英雄人物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

    A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 B . 众志成城、自强不息的精神 C .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精神 D .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
  • 21. 1953年4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专门接见了一位来自四川农村的老母亲邓芳芝,因为她和毛泽东一样,儿子也牺牲在了朝鲜。她的儿子,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去堵住敌人机枪口的(    )
    A .   邱少云 B . 黄继光 C . 彭德怀 D . 邓稼先
  • 22.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不包括(    )
    A . 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 . 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 . 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 23.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 港澳回归祖国
  • 24.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意味着(    )
    A .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 .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 结束了西藏农奴制
二、综合题(52分)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中国政府采取的什么战略决策?是在什么时间在谁的带领下去完成该战略决策的?
    2. (2) 图二反映的是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哪位英雄?再列举一位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的英雄。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3) 图三中,A处发生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哪一次著名的战役?
    4. (4) 我们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世界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的剥削的结果。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

    材料二:今天出现了第一次的中国人民的统一。人民已经成为中国土地的主人,而反动派在中国的统治就从此永远不可挽回地被推翻了。中国人民所消灭的敌人既然是由美国政府所武装,那么就可以完全确定:中国人民不但对国内敌人取得胜利,同时也对国外敌人即美国的帝国主义干涉者取得了胜利。

    ———摘编自周恩来《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1950年9月30日)

    材料三:
    当今世界人均GDP为单位1

    年份 1820 1900 1950 2001 2015
    人均GDP 0.98 0.43 0.21 0.59 1.16

    中国人均GDP的变化

    1. (1) 指出材料一中“占世界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历史事件以及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
    2. (2) 据材料一、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
    3. (3) 据材料三,分别指出1820-1950年和1950-2015年中国人均GDP变化的趋势。
    4. (4) 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与“1950-2015年中国人均GDP变化的趋势”之间的关系。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 (1)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为什么要建立这座纪念碑?
    2. (2) 材料二中的“三年”起止何时?“三十年”又起止何时?这一时期革命的性质是什么?1840年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 (3)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