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2020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4-22 浏览次数:16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检查四个篮球的质量,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检查的结果如下表:

    篮球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与标准质量的差(g)

    +4

    +7

    -3

    -8

    其中最接近标准质量的球是(   )

    A . 1号 B . 2号 C . 3号 D . 4号
  •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3a-a=2 B . a2+2a2=3a2 C . a4·a3=a6 D . (a+b)2=a2+b2
  • 3. (2020八下·崆峒期末) 已知某菱形的周长为 ,高为 ,则该菱形的面积为(   )
    A . B . C . D .
  • 4. 已知m≠0,函数y=-mx2+n与y=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 5.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的身高变化呈现一定的趋势,7~15岁期间生子们会经历一个身高发育较迅速的阶段,我们把这个年龄阶段叫做生长速度峰值段,小明通过上网查阅《2016年某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表》,了解某市男女生7~15岁身高平均值记录情况,并绘制了如下统计图,并得出以下结论:

    ①10岁之前,同龄的女生的平均身高一般会略高于男生的平均身高;

    ②10~12岁之间,女生达到生长速度峰值段,身高可能超过同龄男生;

    ③7~15岁期间,男生的平均身高始终高于女生的平均身高;

    ④13~15岁男生身高出现生长速度峰值段,男女生身高差距可能逐渐加大.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175π+450 B . 700π+450 C . 700π+1500 D . 250π+1050
  • 7. 已知 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满足 ,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 无解,那么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a的个数为(    )
    A . 6个 B . 7个 C . 8个 D . 9个
  • 8. 以下四个命题:

    ①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3: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在实数-7.5, ,4, ,-π,( )2中,有4个有理数,2个无理数;

    ③有一个圆锥,与底面圆直径是 且体积为 的圆柱等高,如果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圆,那么它的母线长为

    ④二次函数 ,自变量的两个值x1x2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y2 , 若|x1-1|>|x2-1|,则a(y1-y2)>0.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1,3)、B(1,1)、C(5,1).规定“把▱ABCD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8次变换后,▱ABCD的顶点D的坐标变为 (   )

    A . (-2015,3) B . (-2015,-3) C . (-2016,3) D . (-2016,-3)
  • 10. (2018·富阳模拟) 如图,线段 是⊙ 的直径,弦 ,垂足为 ,点 上任意一点, ,则 的值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17.            
    1. (1) 计算:2-1+ cos30°+|-5|-(π-2021)0
    2. (2) 若关于x的方程2x-m=3(x-1)的解也是不等式组 的解,求m的取值范围.
  • 18. 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ECFADF , 且BCCD

    1. (1) 求证:△BCE≌△DCF
    2. (2) 若AB=21,AD=9,BCCD=10,求AC的长.
  • 19. 如图,要测量小山上电视塔BC的高度,在山脚下点A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BAD=40°,塔底C的仰角为∠CAD=30°,AC=200米,求电视塔BC的高.(结果用含非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及根式表示即可)

  • 20. 为积极响应“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某学校倡导全校1200名学生进行经典诗词诵背活动,并在活动之后举办经典诗词大赛,为了解本次系列活动的持续效果,学校团委在活动启动之初,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调查“一周诗词诵背数量”,根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部分)如图所示.

    大赛结束后一个月,再次抽查这部分学生“一周诗词诵背数量”,绘制成统计表

    一周诗词诵背数量

    3首

    4首

    5首

    6首

    7首

    8首

    人数

    10

    10

    15

    40

    25

    20

    请根据调查的信息分析:

    1. (1) 活动启动之初学生“一周诗词诵背数量”的中位数为
    2. (2) 估计大赛后一个月该校学生一周诗词诵背6首(含6首)以上的人数;
    3. (3) 选择适当的统计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两次调查的相关数据,评价该校经典诗词诵背系列活动的效果.
  • 21. (2019·绍兴模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与x轴相交于点M,与y轴相交于点N,Rt△MON的外心为点A( ,﹣2),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过点A.

    1. (1) 求直线l的解析式;
    2. (2) 在函数y= (x>0)的图象上取异于点A的一点B,作BC⊥x轴于点C,连接OB交直线l于点P.若△ONP的面积是△OBC面积的3倍,求点P的坐标.
  • 22. 为了防控新冠肺炎,某校积极进行校园环境消毒,第一次购买甲、乙两种消毒液分别用了240元和540元,每瓶乙种消毒液的价格是每瓶甲种消毒液价格的 ,购买的乙种消毒液比甲种消毒液多20瓶.
    1. (1) 求甲、乙两种消毒液每瓶各多少元?
    2. (2) 该校准备再次购买这两种消毒液,使再次购买的乙种消毒液瓶数是甲种消毒液瓶数的一半,且再次购买的费用不多于1050元,求甲种消毒液最多能再购买多少瓶?
  • 23. (2018·十堰) 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过点D作FG⊥AC于点F,交AB的延长线于点G.

    1. (1) 求证:FG是⊙O的切线;
    2. (2) 若tanC=2,求 的值.
  • 24. 如图,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分别交y轴,x轴于A,B两点,且tan∠ABO= ,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

    1. (1) 求k的值及抛物线的解析式.
    2. (2) 直线x=t在第一象限交直线AB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当t取何值时,线段MN的长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 (3) 在(2)的情况下,以A,M,N,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并直接写出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判断面积是否都相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