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1-04-25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江西)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 . 建立隋朝 B . 统一全国 C . 开通大运河 D . 创立科举制
  • 2. (2019·南通)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 . 注重门第家世 B . 取士方式多样 C . 关注道德品质 D . 公开公平竞争
  • 3. 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从简”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 位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宋太祖
  • 4. 通过对唐朝历史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各自统治时期都共同 注意到的问题是(    )
    A . 重用人才 B . 整顿吏治 C . 减轻刑罚 D . 虚怀纳谏
  • 5. 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    )

    ①创制了筒车 ②出现了翻车 ③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④出现了曲辕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2019·荆州) 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
    A .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 丝织工艺的精湛 C . 垦田面积的扩大 D . 长安商业的繁荣
  • 7. (2017七下·新县期中) 《西游记》描述了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下列与其有关的是(    )

    A . 唐朝与新罗的交往 B . 唐朝与波斯的交往 C .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D . 玄奘西游天竺
  • 8. 唐朝时,我国和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含(    )
    A . 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B . 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 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D . 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 9. 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    )
    A . 形成五代十国 B . 危害国家统一的局面 C . 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D . 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 10. (2017七下·新县期中) 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际上是(    )

    A . 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 B .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 C .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D . 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替
  • 11. “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这一歇后语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    )
    A . 杯酒释兵权 B . 陈桥兵变 C . 玄武门之变 D . 郾城大捷
  • 12. 宋代宰相大多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晏殊等。这表明当时(    )
    A . 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已杜绝 B . 科举制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 C . 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 D . 科举制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
  • 13. (2017七下·新县期中)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北宋—赵匡胤   ②辽—契丹族   ③西夏—阿保机   ④金—女真族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4. 两宋时期是多元化碰撞与交融的时期,下列史实能反映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
    A . 楚汉之争 B . 赤壁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澶渊之盟
  • 15. 岳飞《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 . 女真统治者 B . 匈奴统治者 C . 契丹统治者 D . 党项统治者
  • 16. 下列各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
    A . 辽和南宋 B . 辽和北宋 C . 金和北宋 D . 西夏和北宋
  • 17. 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民族政权并立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8.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标志是(    )
    A . 郾城大捷 B . 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C . 南宋收复建康 D . 南宋偏安江南一隅
  •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来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 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 . 筒车的广泛应用 B .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 . 纸币交子的出现 D .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 20. (2017七下·新县期中) 刷卡消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时尚,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 北宋的交子 C . 唐朝的开元通宝 D . 南宋的交子
  • 21.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
    A . 隋朝时期 B . 唐朝时期 C . 北宋时期 D . 南宋时期
  • 22.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 . 建立元朝 B . 设置郡县 C . 统一蒙古 D . 开通运河
  • 23.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其中,分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是(    )
    A . 太尉 B . 禁军 C . 枢密院 D . 御史台
  • 24.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是在(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25. (2019·东营)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台湾府 B . 宣政院 C . 澎湖巡检司 D . 台湾省
二、综合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大百科全书》: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孙中山说: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我们从中国学过去的。”

    请回答:

    1. (1) 材料中提到的 “考试制度”是指我国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何时诞生?
    2. (2) 该制度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 (3) 从这两种材料能得出什么结论?
    4. (4) 作为一名学生,你对我国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何看法或建议?(看法或建议任答一种即可)
  • 27. (2017七下·新县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夫治国犹如裁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以上皆出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2. (2)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很重视什么?

    3. (3) 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治国安民有何进一步的认识?

    4. (4)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为什么出现这祥的治世局面?

  • 28. 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

    材料三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日本派使者来唐朝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唐朝时对外交往的史实。据此可知,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 (3)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专门机构”的名称。请写出当时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 (4) 通过对唐宋时期对外关系的学习,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 29. (2017七下·新县期中)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所关注与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他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材料二: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宋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从外国引起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些地区的农民进行播种。

    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开始出现并流行……。

    1. (1) 依据材料一,分析归纳唐太宗的经济思想。

    2. (2) 结合所学知识,“优良水稻品种”指的是什么?引自于哪个国家?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请分析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