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2020年九年级语文百校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29 浏览次数:9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红/闻    咀/味同蜡    惟妙惟/十二生 B . 镜/罗    细/陌交通    然长逝/鞠躬尽 C . 扰/念    辈/本色当    拨离间/三拣四 D . /恣    雅/耳目染    行甚远/笔耕不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告磬  陨石  荧光屏  不屑置辩  鸠占鹊巢 B . 严峻  急躁  嶂眼法  再接再厉  平心而论 C . 深宵  帐篷  摇控器  箭拔弩张  世外桃源 D . 追溯  辐射  掉书袋  心无旁骛  根深蒂固
二、情景默写
  • 3. 古诗文默写。
    1. (1) 水何澹澹,。(《观沧海》)
    2. (2) 晴空一鹤排云上,。(《秋词》)
    3. (3)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漫山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
    4. (4) 情景交融是古人作诗常用的手法。白居易漫步湖畔,用“”(《钱塘湖春行》)透露出诗人看到莺歌燕舞的早春美景的喜悦;崔颢登临高楼,用“(《黄鹤楼》)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
三、名著阅读
  •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水浒传》中一直安分守己、隐忍退让的林冲最后被逼上了梁山。请简要概括一个能反映林冲隐忍退让性格的情节。
    2. (2) 在斯诺看来,毛泽东是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描写,列举出两点。
四、语言表达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大街小巷的横幅标语都在陆续提醒居民注意个人防护。疫情当前,每个人都有了防护意识,这是形势所迫。但疫情过后,是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是一个未知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民众的文明素养却并未得到提升。随地吐痰、咳嗽喷嚏不掩鼻、食用野生动物等陋习依然随处可见。恰恰是这些不文明习惯,加剧了一些疾病的发生和蔓延,防疫期间,如果依然我行我素,不改掉坏习惯,就有造成疫情蔓延的风险。倡导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 这是一件既利己又利人的事情。

    1. (1) 材料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 (2) 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五、综合性学习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2015年底诞生于郑州的戏曲App“戏缘”, 是国内第一个“互联网+戏曲”的移动平台。“戏缘”凭借戏迷打擂、名家教学、大戏欣赏等栏目和诸多线下活动,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多个剧种的一大批知名院团和戏曲艺术家进驻线上工作室;90后设计师琚瑜将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非遗文化深度融合,他设计的版画元素被附带到了挎包、T恤、挂历、礼盒等事物上面,个性十足。他借助现代科技和互联网的风口,让非遗成为网络世界里的“爆款”,为传统非遗文化注入现代生活理念,更好地展现非遗之美、传播非遗之最。

    1. (1) 请结合上面材料的内容,提炼并概括保护和传承传统非遗文化的途径。
    2. (2) 如图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鸟绕日”,请用简洁的文字有序地介绍该标志的构成及寓意。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家缝纫店

    李  汀

    ①小店在一棵小叶榕树旁,绿油油的树叶遮挡了店名,只从窗户玻璃反射出“老家缝纫店”五个字。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经过这家小店,布料的那种青草和泥土味迎过来,感觉像置身在青草盈盈的田野,吸入的每一口气都那么干净纯粹。

    ②那天一时兴起,我在下班路上拐进小店。一位精神墨钎的老妇人静静坐在一台老式缝纫机前,埋着头,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她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笑容安静地绽放。她手上的鞋垫已经绣出一朵花的雏形,是桃花绽放的样子。她头也不抬,低声地招呼我一句:“随便看哈,”那声音温暖地传入我的耳朵,像极了母亲的一句问候。

    ③小店只有几平方米,却很整洁,一排木架子上一字摆好小布鞋,还有叠好的布围裙。这时,屋子里一幅“中国梦,我的梦”的十字绣吸引了我,我静静地欣赏着。老人依然头也不抬,低声地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我连连称是,随手又拿过一双绣好的鞋垫看,一朵朵花绽放在鞋垫上。

    ④我拿过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沉甸甸的,手摸上去,那种厚实感一下笼罩过来。我见过母亲做千层底布鞋,一张张白色的土布用面糊粘起来,再剪成各式鞋样,然后用细麻绳一针一线地钉。钉好一双千层布鞋底,需要密密麻麻钉上两千多针,母亲要费上十多个夜晚才能做好。

    ⑤我端详着这一双双千层底布鞋,心里盘算着,做一双鞋需要十几个夜晚,这些布鞋需要多少个夜晚?我眼前的这个老人,她把日子过得这么安静,这么平和。做好一双千层底布鞋,摆一双在木架子上,她为自己的劳动由衷地欢喜。我恭敬地把手上的一双千层底布鞋放回木架子上,深深地回望了一眼。

    ⑥我从木架子上抖开一张布围裙,摊开一看,心里一惊:好精致的围裙。一张橘黄色的布围裙,做成了双手拥抱的样子,优雅极了。这样的围裙系在身上,做一顿心爱的午餐或者晚餐,用双手拥抱那些蔬菜的气息,用双手感受生活的味道,想起来就满满的幸福。我问:“这围裙多少钱?”老人抬头看我,笑嘻嘻地说:“三十元。”我递钱给老人,老人满脸笑容地夸我:“一个懂生活的男人。”我摇摇头说:“我给母亲买的,母亲喜欢。”我确实觉得母亲系着这围裙,倚门看我吃着可口的饭菜,一定很温暖。

    ⑦小店在一条热闹的大街上,人声嘈杂,老人却视而不见。她要么专心绣着鞋垫,要么精心纳着千层鞋底,要么专注地转动着缝纫机,或给顾客缝补一个拉链,为顾客改一条裤子。走进这家小店,我或者买一双千层底布鞋,或者买一双鞋垫。每次我走进小店,和老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几句话,心里也会像被春风拂过一样,平展而安静。即便什么也不说,能够在小店门口呼吸一下那些布料的气息,心里也会安逸很多。

    ⑧一天,小店贴出一张告示,告知小店搬去了东城。我赶紧骑车去找。一条街上,清一色的小店,传出“嗒嗒嗒”响的缝纫店,散发着木香的小木工店,满屋子小背篼、小箩筐、小斗笠、小蒸笼的篾具店,还有摆着小铁锤、小锄头、小镰刀的铁具店。我走进“老家缝纫店”,老人一眼认出了我,不停地跟我说,这街上人气旺,整条街都是小商店。老人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个城市好呢,专门给我们腾出一条街来,让我们小店都经营得很体面。”

    ⑨我推着自行车走到一棵小叶榕树下,看着那些缝纫店、木工店、篾具店、铁具店,我很激动,为这个城市拥有这些小店激动,为这些小店的老人们激动。这个城市有这么多小店,为我们的日子积聚点点滴滴生活的便利与温暖。

    ⑩回到家里,我有了新的愿望,哪天退休了,我也要去东城开家小店,做老布鞋垫,做千层底布鞋,天天享受那种布料带来的幸福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12日,有删改)

    1. (1) 文章第④段回忆母亲做千层底布鞋的情景,运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2. (2) 文章第⑤段结尾说“我恭敬地把手上的一双千层底布鞋放回木架子上,深深地回望了一眼”,请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3. (3) 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要么专心绣着鞋垫,要么精心纳着千层鞋底,要么专注地转动着缝纫机,或给顾客缝补一个拉链,为顾客改一条裤子。

    4. (4) 试探析结尾段所蕴含的作者的丰富情感。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心存敬畏好读书

    北  雁

    ①很多年前在和朋友谈论读书,就听他说读书定要“三净”:一要净手,二要净口,三要净心。净手是要告诫自己万不得弄脏书页;净口则是要求在高声诵读时,切勿让口水沾染了书卷;净心就是要在每次阅读时除去心底的杂念,以虔诚和敬畏之心对待,方能真正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寻求并体悟与他的思想碰撞。

    ②限于各种环境的影响,“三净”之法,虽不是每次躬行,但我却始终对各种书卷充满敬畏。每有新书购到,第一件事总是要认真包好书皮;在阅读中尽量不乱画、不折叠、不污染书页;读完之后在书房存好,并且尽量不外借,以免遗失或是被人玷污;而对于一些旧书、古书,则要千方百计保存其原状,纵有万千感慨,亦不会信手涂画。的确,书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汇聚了历代先哲对社会万象和未知世界的无尽探求。

    ③然而天下精妙之书何其多。作为一个习作者,单以小说为例,我曾见到过洋洋数十万言,却简洁得所有标点全是句号,并且从头至尾仅为一个自然段的书;也曾见到过一个小说精短得就只剩下一句话的书;还曾见过洋洋几千页的超厚之书;更还有以辞书、志书等意想不到的形式写就的小说。然而回想这些书卷的历史,它的承载物居然从金属的樽鼎到兽骨、龟甲,到竹片、木简,再到绢帛、纸张,直至手机、电脑等平面媒介存储的漫长演变,有的甚至还要经历水淹土埋、烈火焚化、血雨腥风或是跋山涉水、漂洋过海的惨痛经历,但它至今却如同燎原之火,在历史长河中播撒演绎,亦如天上的繁星,散布在人类目之所及或是无法触及的任何角落,点亮文明之焰,竟是一件何等奇妙和庄严神圣的事

    ④让人感到敬畏的还是那些别出心裁又富有匠心的作家。或许正因为这一本书,他不得不忍饥挨饿、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甚至是因此惹来杀身之祸,肝脑涂地,却总是用他迥异于常人的坚韧和智慧,穷尽心血,创作出我们这个星球上绝无仅有的著作。并且事过多年,还能让我们在每每列举的时候,都会怀着一种由衷的敬畏,给他们戴上一顶唯他独享的桂冠和标签。比如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和“硬汉形象”、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肖洛霍夫的汪洋叙事、乔伊斯·詹姆斯的“意识流”经典、卡夫卡的扑朔迷离却又寓意深邃的内涵意蕴和开放式的情节构架;又比如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包罗万象、司马迁和《史记》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陶渊明和《桃花源记》让人神往千年的桃源诗境;再比如陈忠实的厚重博大、贾平凹独具地理特征的乡村人事、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传说、历史与当下”等。在漫长的人类文学长河中仰视历史,似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能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练就一套走上文学殿堂的独门秘诀,成就自己的伟大神话,从而跻身于世界文坛的苍茫星空。纵使我们这些后来者习得其中一招半式,都可以从此独步于江湖。

    ⑤心存敬畏好读书,就是要求我们对书心存敬畏,并且在读书时要有一种专注和膜拜的态度,不拘泥于书卷的教条,从书的万千智慧中寻找启发,学会创新,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立得更高、走得更远。

    (选自《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8年6期,有删改)

    1.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3. (3) 文章第③段的画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4. (4) 根据文章第④段表达的观点,为其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七、对比阅读
  • 9.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二)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 , 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侯,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悖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注释)①厅事:住所的堂屋。②遁逸:逃跑。

    1.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似职,意甚         暇:从容、悠闲。 B . 欲行             方:方才。 C . 一狼其中           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D . 屠自后断其          股:大腿。
    2.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 (3) 语段(一)最后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4. (4) 语段(一)和语段(二)两则故事中,作者得出的感悟有何不同?
八、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诗题中的“酬”字是指,诗歌首联中的“凄凉”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 (2) 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此联。
九、作文
  • 11. 题目:温暖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2. 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科研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关隘;新闻记者冲上去了,他们忠于职守,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报道疫情下无数感人的事迹……他们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给人希望;就像沙漠中的绿洲,让人不再干渴;就像炎炎烈日下的清风,给人带来清凉慰藉。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对这次全国战“疫”行动中涌现出的千千万万的英雄,你有什么想要表达的?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